二十分钟的江湖梦

作者:黄致凯
这个“去我”的过程,似乎也在提醒自己,不要那么直观来看世界,过度单一的视角,就像是被固定的监视器,这样拍出来的人生风景,也太过无趣。(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54
【字号】    
   标签: tags: , , ,

小时候游戏中的刀光剑影,

延伸为日后剪不断的江湖;

当我们长成悲伤超载的大人,

幸好还有那些故事,还有梦。

*我找我

这本书出版前,有个小插曲。

我找了几个艺文界的朋友来挂名推荐,其中一位是三金视觉设计师方序中。他看完我的某篇文章之后,沉吟了一下,淡淡说了句:

“你用了好多的我……”

我不太懂他的意思,他接着说:“你看这段,每一句话的开头,都会重复一次主词。”

我一看文章,果然如此,当下对他设计师的敏锐感有点小小的佩服,也有点小小的不服气。我解释那篇文章是在很赶的状态之下写出来的,所以还没有润过。

他老兄不知哪来如诗人般善感地说:“你有没有发现,‘我’跟‘找’,这两个字只差一撇。”

我小声惊呼:“真的耶,你这么一说,这两个字好像真的有某种关连……”

事后我问自己,为何没有用力经营文字时,就会潜意识地用“我”当每一个句子的开头?

或许因为这些文章都是我自己的真实故事,书写的过程中,也算是在耙梳自己纷乱的前半生,所以会不断地出现“我”这个字;但润笔之后,剔除了一些赘字,许多平白直叙的句子也变活泼了,“我”这个字似乎也消融在文章当中……

这个“去我”的过程,似乎也在提醒自己,不要那么直观来看世界,过度单一的视角,就像是被固定的监视器,这样拍出来的人生风景,也太过无趣。

“去我”的过程,抹除了那撇自己的主观,让“我”变成了“找”,寻找的过程中,反倒可以让自己重新整理和定义对世界的看法。

但换个角度,“我”和“找”,差的这一撇,也仿佛是种价值的追寻,或者是找到自己舒适的生命姿态,一种不须向人解释、不在意他人是否理解的怡然自得。有了这撇,就成为了“我”,少了这撇,就还在“找”。

从二○○二年进入屏风表演班担任见习生,从此正式踏入剧场,在二○一三年恩师李国修过世后,成立了故事工厂至今,算一算,我在剧场工作了十八年。十八年的时间,刚好让一个小孩从出生到成年。这些日子来,我没有一刻不在思考:观众为什么要看戏?我又为何要做戏?

我给自己的答案是:“我们在故事里,投射内心的欲望与恐惧;我们在舞台上的角色,看见那个还没有完成的自己。”

对我来说,戏剧并不是给观众一个人生的标准答案,而是向观众提出许多问题。今天我做一出关于爱情的戏,例如《男言之隐》,并不表示我对于爱情有多了解,反倒是透过作品呈现出自己对于爱情的困惑,让观众看戏时,与角色一同为了人生难题来苦恼。我相信,不会有任何一位观众因为看完这出戏之后,立马成为恋爱达人,从此感情一帆风顺;但许多人会因为这个作品,而开始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和态度来面对感情问题,这就够了。

“剧场编导”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说故事的人”,听起来是个蛮浪漫的职业。所以这本书可以算是“说故事的人的故事”,里面有我充满惊喜的成长历程、创作排练时的点滴心情,还有荒诞不经的亲子趣事。散文集中的每篇文章,几乎都有一个我所经历过的心灵冲突,而冲突正是戏剧的本质,冲突就是自我固有的价值观与他人或是外界的矛盾,面对冲突时必须做出抉择,从抉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把抉择的答案连在一起,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人生。

也因此,这本书是一个“我找我”的过程,希望我的剧场故事学,能对各位有所启发,祝福各位朋友都能找到“差的那一撇”,完整了“我”;或者抹除“执念的那一撇”,让“我”成了“找”,重新追寻对于世界的新定义。◇

——节录自《二十分钟的江湖梦》(自序)/麦田出版公司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分钟的短片,拍了足足一个月。原因很简单,因为等待。等风,等雪,等雨,等心中期待的景色。这种等待是一段修心的历程,有苦闷,有煎熬,亦有释怀之后不期而至的惊喜。走过之后再回头品味,很享受这创作历程中的每一步。这更像是与自然共同参与创作一部作品,我在努力实现心中设想的同时,也用心感受并接纳自然的给予。
  • 人说“烟花易冷”,在欧文这儿,电焊的花火凋落之后,却凝结出了让人惊叹的艺术果实。
  • 神韵艺术团舞蹈演员范徽怡告诉我们,她童年时曾观赏过一场神韵演出,深深地被打动,自那一刻,她决心刻苦学习中国古典舞,长大后成为神韵的舞蹈家......
  • 善良是童真最美的表现,孩子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爱护小动物,关心身边的朋友,甚至愿意和陌生人分享笑容。这份善良源于纯真的心灵,不计较得失和付出。孩子的心灵如同一片澄澈的湖泊,不受尘世的扰攘,泛着淡淡的光华。
  • 在人际交往中,会有很多摩擦,心里总会有一些放不下的东西,总想和别人争个我对你错,在坚持自我中不肯退让。那种状态很像苏东坡在诗词中说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 生活中大小事都是训练自信的成长机会,试着从中学习,当我们做到后,总会带来小小快乐与满足感,然而这些小小自我肯定会强化自信心,日积月累的耕耘,使自信更强壮。
  • 中国古人常说一句话:“见贤思齐”。当你和台湾同事接触多了,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态也很阳光,就像向日葵一样,希望自己一直能向着有光的地方努力生长。
  • 有一天,先生忽然问我,他说:“如果你是一棵仙人掌,敢不敢跑到南极证明自己的生长能力?”
  • 在这好似无边际的时空中,我们如微尘粒子,穿梭于斑驳的光影之间。每一道光线都是一个故事的开始,每一片阴影都是一段记忆的深处。
  • 当心静了,画面开始动了,时光在画面中流淌不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