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坏了一半的碗

作者:青松
孩子区分坏了的一半和完好的一半,在大人看来,这是幼稚的想法。不过,大人在不愿意面对现实或寻求自我安慰的时候,也会用同样的逻辑。(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122
【字号】    
   标签: tags: , ,

傍晚,在花园偶遇朋友。她带小女儿去超市购物回来,顺手把东西放到花坛边上,站着同我聊天。

孩子们凑到一起很开心,在花园里跑来跑去,做各种游戏。玩累了,就找大人要水喝。朋友没有没准备水,但刚刚在超市买了孩子爱喝的饮料,就让女儿自己去拿。小家伙听了,高高兴兴去翻购物袋。

我们大人继续聊天,但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小姑娘可能用力过猛,从购物袋取饮料时碰到一个碗,碗摔到地上,碎裂了。这明明是闯祸了,但孩子很平静地蹲下检查碎碗。其中一半已经碎成几块,另外一半还相对完整。

大人看到这个样子,都知道碗是彻底废掉了。小姑娘却丝毫没有觉得惋惜,而是告诉妈妈“坏了一半”。言外之意,另一半完好,还能用,所以这次闯的祸没那么严重嘛。朋友听了笑出声,回说知道了,让孩子别再碰碎碗片,继续去玩游戏。

等孩子跑开,朋友收拾碎片,开玩笑说刚从超市买个碗,还没到家,想不到就这么快 “碎碎平安”了。新东西没来得及用就摔坏了,大人多少有点心疼。孩子不会顾虑那么多,尤其那“坏了一半”的逻辑十分可爱。

孩子的话属实,碗的确只坏了一半。在她眼里,另一半碗依然完整,应还是有价值的。现实却是,剩下的半个碗完全没法用。很多东西都和碗一样,坏了一半,就只能报废了。所以,坏了一半和坏了全部,程度看似有差,其实是同样的结局。

孩子区分坏了的一半和完好的一半,在大人看来,这是幼稚的想法。不过,大人在不愿意面对现实或寻求自我安慰的时候,也会用同样的逻辑,区分搞砸的部分和尚且安稳的部分,强调那剩余的一半还完好,等等。今天孩子摔碗的闹剧,倒是给大人提了醒。

我们一边聊着,朋友捡起碗的碎片,连同那依然完整的一半,一起扔进垃圾桶……@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记得有一次我从电视上听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位母亲讲,她在面临分娩疼痛难忍时,突然想到肚中的婴儿那么小就要带着离开母体的不安,还要突破眼前挤出母体的难关,这对一个小小的婴儿来说,该是怎样的困难和不安啊。
  • 几乎人人都注重自己的智力,都愿意想办法提高智能。但心理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所谓的提高智商训练其实是一种错觉,似乎那种渴求提高智能的心理才有根本作用。该研究结果恰巧和成语“心想事成”有相似之处。
  •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红楼梦》后四十回的文字气象,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富贵和抄家剧变的读书人写出来的。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贾母。高鹗笔下的贾母和曹公笔下的贾母,是对不上的。其本质上的心性、志趣不是同一个层次的,人格落差剧烈到有云泥之别。
  • 病真的是想出来的吗?研究发现,一些容易忽视的心理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疾病的状态,甚至有的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安慰剂效应和反安慰剂效应就是很好的例证。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注意他们与病人交谈的方式和他们描述程序的方式来抵消反安慰剂效应。
  • 剑仙张青奴功夫了得,他为何下人间锄强扶弱劫富济贫?清朝会稽人氏,具有豪侠气的冯生(字少文)意外与他相识,看他们展开的锄强扶弱、劫富济贫的义行。
  • 过去不少人认为,独生子女从小就曝露在大人的世界中,可能得到较多父母的注意力;反观有手足的孩子,从小就必学会分享,对发展未来的社交生活是有帮助的。但真的是如此吗?手足对孩子发展的影响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 地处广西边境,世代多出美女,但多有一种奇怪的病。有钱的人家的女子到了十五岁,就用千两银子引诱远方的外地人来假结婚……。陈绮就这样不知情地成了这不幸的“女婿”,他怎么逃脱不幸的命运?
  • 感恩创造奇迹,昏睡四年的植物人成为镜头前耀眼的明星。从瘫痪到舞林高手,她是如何做到的?
  • 罗宾斯说,看神韵是“醍醐灌顶的体验(enlightening)”。我想这太有意思了,我觉得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看舞蹈表演会有“醍醐灌顶”的体验,但我是一个佛教徒,我想,哇!有人说看神韵“醍醐灌顶”,我简直无法等待了。这就是为什么我来看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