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夏商还债

满仓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8日讯】 夏商是河间人。他父亲夏东陵,豪富侈汰,每次吃包子,动辄扔掉包子角,非常浪费。人因为他肥重,称他“丢角太尉”。晚年家里贫困,每天吃不上一顿饭,四肢瘦如垂革,肚子如同挂袋,人称“募庄僧”。临终前对夏商说:“我生平暴殄天物,老天发怒了,所以被冻饿至此。你应当惜福力行,来弥补我的过错。”

夏商为人诚朴,躬耕自给。有个富翁可怜他贫困,出资让他去学贩卖,总是亏本。夏商请求去富翁家当佣人偿还,富翁不肯。夏商不能自安,抵押了自己的田宅,去偿还富翁。富翁赎了又还给他,又借他重金让他去经商。夏商说:“十几金尚且不能偿还,难道要让我来生变驴变马还吗?”于是富翁招来别的商人,让夏商跟着他们。几个月回来,仅仅能不亏本;富翁也不收他利息,让他再去。一年后买了许多货物,经过长江时,遭遇飓风,船几乎覆没,货物丧失大半。所剩的大略可以偿还富翁,夏商对商人说:“老天让我贫困,谁能救我?都是因为我连累了大家!”把账簿交给商人,回去继续耕地。富翁再三叫他,夏商也不去了。

夏商五十七岁那年,偶尔修葺院墙,掘地挖到一只铁釜,揭开来看,白镪(白银)满瓮。夫妻俩搬到屋里,称得一千三百二十五两。邻居知道了,去告诉了县宰。县宰为人贪婪,派人来索要。他妻子想藏一些,夏商说:“不是我们的,留下来只会惹祸。”都给了。县宰又追要那只铁釜,看正好能装满,就把夏商放了。不久,县宰调任南昌同知。一年后,夏商因事去南昌,那个县宰死了,他妻子要回去,变卖家里粗重,有许多蒌桐油,夏商见价格便宜,就买了回来。到家后,有一蒌桐油开始渗漏,夏商就泻注到别的容器中,发现里面有两块白金。探看别的蒌,都是这样。拿去兑换,正好一千三百二十五两。

夏商由此暴富,越发体谅苦寒之人,慷慨他人从不吝啬。妻子劝他给子孙留些,夏商说:“这就是我所要留给子孙的。”邻居赤贫成了乞丐,想来求夏商,但心里有愧。夏商知道了,对他说:“从前是我时运未到,所以命运假借你的手罢了,你又有什么过错呢?”全力周济邻居。夏商后来活到八十岁,子孙数世不衰。

(出自《聊斋志异》)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许叔微,字知可,是昆陵人,曾受乡里推荐,参加春季的科举考试,没有考中。他在归家的途中,船经过吴江平望地方时,晚上梦见一位白衣人说:“你没有积下阴德,所以考不上。”许叔微就说:“我家境贫寒,没有钱财可以施与别人。我该如何是好?”白衣人说:“为什么不学医呢?我可以帮你精通医术。”
  • 清朝时有个村民在一年的冬天到邻镇探望亲友,在路上他经历了一段“特殊遭遇”。而他经历的梦境竟然对应上了现实中的实况,真令人惊震!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雷州半岛南渡河畔小镇窑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国家各项运动对个人命运深刻影响下,展现坚强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状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过河时吟诵的诗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状元的资格便被褫夺了……
  • 上天慈悲祐护众生!历史上留下的行善避疫的实例,留下的如刘伯温《救劫碑文》的大预言,都是在人间最大劫难的当下,神给人的慈悲指引!
  • 宋朝文学家洪迈有一巨著《夷坚志》,写作了四十年(1162年—1202年,始刊于绍兴末年,停笔于嘉泰二年壬戊),记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闻趣事等等。他的朋友余文特曾经告诉他一件四岁儿知晓自己轮回转生的奇事,他也记载在此书中,彰显轮回果报的存在,给世人指引善道。
  • 明朝时期,浙江嘉兴府李定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却不顺利,十几年屡考不中,就在他已经慢慢放下了对功名的执著时,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转!他是怎么积的阴德呢?
  • 可能有不少人心抱疑问:为什么常能见到作威作福的坏人一生荣华富贵,依然享福终老呢?清朝人李福就有这样强烈的疑问,他到了冥府对阎王质问:为何恶人无恶报?结果阎王怎样让他解惑?
  • 很多中国人都注意到了,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各种灾害,比如地震、水灾、旱灾、火灾、瘟疫等一直在密集爆发,可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多灾多难。对于信神者而言,这些灾难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冥冥中其实一切都是有安排的。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在水、火、刀、兵等灾难前,冥府都要制作造劫簿,这大概是为确定发生灾祸的范围、类型和相应的死亡之人。
  • 人间道:“善恶有报!”有些时候,追诉恶人在人世间并不明现,却是在阴间审判执行的。 亡灵告状的事件很多,来看二则案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