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滔:特首选举第一个高潮

张滔

标签:

【大纪元3月20日讯】三月一日,特首选举的两个候选人–曾荫权和梁家杰,举行了首次公开辩论。这次辩论,虽然只限有权投票的选举委员会成员入场,但透过电视的现场直播,以及事后反复重播,据统计,收视率远超热门剧集,可谓全城轰动。其后传媒的评论分析,也非常热闹。比起回归以来的前两次特首选举,真有天渊之别。不管这次辩论的胜负,以及最后的投票结果,单是改变了过去两次特首选举的情况,已是香港公民力量的一次壮大,从长远来说,有助于民主制度的推进。

财政司唐英年为曾荫权造势

在评论这次辩论之前,先来谈谈在辩论的前一天–二月廿八日,财政司唐英年发表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唐英年是曾荫权现有内阁的重要成员,他的财政预算,必然要为曾荫权的竞选造势。

唐英年公布:估计过去一年香港政府的财政盈余,高达五百五十一亿,是原来预算五十六亿的九倍多。这样,一方面显示了香港经济已经全面复苏;另一方面,巨大的盈余可让曾荫权政府向市民大力“派糖”,争取民心,有利于他的竞选。根据民意调查,百分之六十二的市民满意这次财政预算,是八年来最高的一次。

唐英年能够这样去为曾荫权造势,当然最重要和基本的原因是香港经济的好转。但我们还是要问:这好转的趋势,在一年前已经出现了的,为什么他没有发觉而这样保守,以致这一年度的财政盈余竟是估计的九倍多?是不是他有意保守,保留实力,以备这一次大洒金钱,去制造有利曾荫权竞选的局势?

普选是辩论中最尖锐焦点

既然有上述的造势,曾荫权在这一次辩论中,是否就取得了压倒的胜利呢?

整个辩论过程是一个半钟头,其中最突出和尖锐的问题,就是二○一二年的普选。梁家杰鲜明地提出,要在二○一二年实行普选;并指出北京并不一定反对普选,因为务实和推行政制改革,也是中国的国策,堵塞了好一些左派人士指责“反中”的攻击。

至于曾荫权,一直以来对普选都不表态,这次也不能不表示,假如当选的话,会在任内解决这个问题。深究其言辞,何谓“解决”呢?“解决”不等于“实行”,否决了也是一种“解决”。他始终没有表示要尽力向北京为港人争取普选。虽然他善于辞令,早已估计得这是辩论中的一个焦点,准备怎样去回应,但仍然让港人看清楚了他对实行普选的暧昧态度立场。在这个问题上的辩论,曾荫权是失分的。

梁家杰说出港人心声

另一个辩论的焦点,是教育界多年来争取的小班教学。这不单只是教育界最关注的问题,也关乎教育质素的提高,是得到家长的广泛支持的。

在过去一年多,曾荫权对这个问题都没有积极的回应,只说小班教学的成效未得到证实,正在进行试验,小班教学并不比减少教师授课节数好,等等。这次,在梁家杰的鲜明支持的对比下,他不得不承诺在五年内落实这个问题,态度比以前有了进步。

曾荫权长期担任政府高官,最近还做了十八个月特首,对政府运作和行政经验,当然比梁家杰占优势,是在辩论中可以取得上风的一个环节。但梁家杰很聪明,抓住在任者也必然会在职务上出现过缺失和漏洞,朝着这方向发动攻势。他特别针对曾荫权做了十八个月特首的政绩,质问:你做特首以来,有什么政绩?第五号政制改革报告书,为什么会被立法会否决了?西九龙建设文化艺术区的计划,为什么胎死腹中,要修改再上马?拆除天星码头,受到强烈反对,为什么仍一意孤行?……这些都这一年半以来强烈的民意,梁家杰在辩论中,说出了市民的心声。

舆论界认为辩论梁胜曾

在辩论后的民意调查,虽然曾荫权的支持度仍比梁家杰高,但曾比原来的下降了,梁比原来的上升了,两人差距拉近了。在辩论中的表现,绝大部分的舆论都认为是梁家杰胜过曾荫权,更认为梁家杰比在此之前的表现,有脱胎换骨的进步。

评论两人表现的焦点如下:梁家杰说话平民化,一洗过去木讷的形象,尤其是在辩论的开头和结尾,不说教地谈政纲,而是讲故事,成功地拉近了与听众观众的距离。在发言中,他说出了“还票于民”、“港人求变”等激动人心的口号,赢得台下热烈的掌声。对时间掌握得很好,恰恰好用尽所规定的时间。

反观曾荫权,说话缺乏人情味和神采,每当受到对手攻击时,便面色下沉,明显流露不悦,使人觉得他胸襟浅窄,没有气量。整个过程,都显得太拘谨和太严肃,缺乏亲和力。他的发言时间掌握得不好,曾被主持范徐丽泰中止其发言,他要求延长而不获准。

有一家报章将两人辩论中的发言和态度,分作以下各项去评分:内容、词锋、反应急才、身体语言、风度。根据三个评论员的评分结果,在这五项中,梁家杰胜过曾荫权的项数为多;至于五项合计的总分,都是梁家杰胜出。

这次竞选会对国内有所影响

这次特首选举还有第二场的候选人辩论,日期定于三月十五日举行。竞选的双方必会认真总结经验,整装再出发,去迎接第二个高潮。港人也必刮目以待,看看双方有些什么改进?会不会改变策略?

三月十五日的第二次辩论后,再过几天,三月二十五日便正式投票。不论第一次和第二次辩论的结果如何,即使第二次梁家杰取得更大得多的胜利,任何人都会知道是不会改变投票的结果的,曾荫权一定会当选连任。即使如此,这次的竞选和辩论都很有意义,并且达到了目的。

有一些评论还说,这一次竞选的消息传到国内,尤其是辩论的电视转播,让国内人民收看了,必引起他们很大的感慨。同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香港发生的事,国内却禁绝出现?他们必然会想到国内的各级选举和言论自由。这也会变成推动国内民主的一种力量。

集思广益,谦虚反思

从宣布参选到首次辩论,梁家杰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期待他在第二次辩论中有更大的进步。其他民主派人士,要想一想,他为什么能够取得进步呢?“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他竞选的两个口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不怕精神和肉体的艰苦,全力投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不着眼这一次的胜负,只求一个开始,以后不懈地继续努力,期望终有一天达到目的。

据闻,在这一次辩论之前,梁家杰的竞选办公室请了不少演艺、传媒、学术、政坛方面的人,提供意见,给予训练。这样集思广益,才会进步的。更重要的是,自己能反思,谦虚地接受意见。

锻炼才会出人才,梁家杰接受了锻炼,也在被造就中。

转自《动向》2007年3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张滔:否决政改方案后的民主运动
张滔:中共在香港的渗透活动
张滔:中共在港使用“三大法宝”
张滔:曾荫权“亲疏有别”说解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