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救世的方舟 华人的骄傲 神传文明之光

2018年,2月10日晚,神韵艺术团在罗德岛州的普罗维登斯表演艺术中心的演出呈现爆满的盛况。(戴兵/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930
【字号】    
   标签: tags: , , ,

徜徉在繁华的街头,或是在电视节目中、互联网上、乘坐通勤的地铁或是行驶在车水马龙的高速路上,不经意间,神韵的广告就印入眼帘——清新亮丽的色彩、美丽动人的服饰、优美典雅的舞姿,还有那纯善纯美的笑容,忙碌间,心头不禁一动:这是什么样的演出啊?!

纽约的林肯剧院、华盛顿DC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悉尼帝苑剧院、伦敦大剧院、意大利罗马歌剧院……这些表演艺术场所的新贵,或是曾今在人类历史上上演过艺术经典的传奇,都迎来了神韵演出的盛典。神韵艺术团每年在全球约20个国家15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2019年,在全球上演了近670场演出,覆盖百万现场观众,所到之处一票难求,缔造了全球表演艺术界的奇观。

神韵之美,传遍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赞美之声也从世界各地响起:

“这是我观赏过的最令人惊叹的演出!”好莱坞著名影星、金球奖得主Stacy Keach说。

加拿大总督在贺信中称赞神韵演出“震撼着人心,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力”、“创造出举世无双的舞台呈现”。

美国联邦参议院少数党领袖Charles E. Schumer在贺函中说“以神韵总部设在纽约为荣”。

定居美国的著名新西兰作家、演说家Trevor Loudon先生说,“神韵是一束强光,照亮世界,会有大量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神韵年复一年地在全世界演出,仅此就能在正邪大战中获得全胜。”

“这么多年来,中国文明那种可贵的东西,我在今天的晚会当中我看到了,在中国大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一位中国大学教授在观看神韵演出后如是感慨。

从政要名流到文艺精英,从王宫贵族到平民百姓,从黑眼睛、黑头发到蓝眼睛、金头发,这是怎样的一台演出能够让这么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为之倾倒,深深着迷呢?

真正再现五千年神传文明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尧眉八彩,舜目重瞳。”“文教南宣,武帝平蛮开百越;义旗西指,韩侯扶汉卷三秦。”“山中梁宰相,树下汉将军。”这些韵律悠扬,朗朗上口的词句让人感受汉语音韵平仄之美的同时,更承传着传统文化的故事与内涵。而在古代这只是儿童的启蒙读物罢了;但在今日,莫说稚子儿童了,多少大人又完全明白这其中的典故与内涵呢?正如今天,中国人可能要到日本去体验唐朝文化遗存;而一些我们忽略的文化传统却被韩国人抢着申请为文化遗产。虽然千百年来,中国的信仰体系博大精深。佛家、道家及其他信仰一直是社会生活的核心。但中共将此视为对其意识形态的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系统地毁掉了中国人的传统信仰。像文革这样的一次次政治运动几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灭绝殆尽。

滚滚长江,逝者如斯,曾几何时,中华文明是世界的明灯——周、汉、唐、宋、明、清,每一朝的文化都曾经光芒万丈。但如今“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壮观不再,郑和下西洋把中华文明散播世界的壮举难寻。今天,真正的传统中国的文化在哪里?

过去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弘扬中华五千文明、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但在现代艺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们的努力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更不用说那些背离真正传统文化,却打着传统文明的旗号,表演着粗制滥造东西的文艺商人,让世界完全曲解和笑话中华传统文明。

在今天的中国大陆,您无法观看到真正反映纯正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节目了。而总部设立在海外的神韵艺术团,可以自由地以艺术形式再现着这个失落的文明并将她传扬世界。从2006年成立至今,神韵艺术团已经在世界收获了无数的赞誉,成为世界一流的演出团。不同国家的人们得以通过神韵的演出认识了解真正的中国文化,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奥妙、高雅和美好。虽然每个时代的艺术潮流都在变化,但是人们内心的普世价值观却没有太大的改变,人类对善良、真诚和勇敢的向往是永恒的,所以全世界各国的人们在观看演出时不仅能获得视听之娱,也能感受到灵魂深处的共鸣 。

绝顶的艺术呈现

1)舞蹈与音乐

“歌非人间曲,舞似天上来”这是神韵艺术团艺术总监D.F.创作的歌曲“传神”中的词句。

神韵把古老的中国乐器与旋律和西方交响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古典音乐的新篇章。这些神韵原创曲目,植根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融合了东西方器乐的精华,从各朝各代的历史和灿若星辰的人物中获得灵感,复兴着亘古的主题乃至旋律。正如捷克共和国人权部长同时也是著名的作曲家和歌手Michael Kocab先生在观看了神韵演出后所感叹的:“神韵作曲家通贯古今,令人震撼!”

而在今天说到舞蹈,人们大多会想到芭蕾。其实中国古典舞更是一个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和传统价值的艺术瑰宝。“舞”、“武”同源,“文”、“舞”相融,几千年来,她在民间、宫廷以及传统的戏剧中世代相传,历经各朝文化的基奠和淬炼,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完整的舞蹈体系之一。中国古典舞讲究“身韵”、“身法”和“技巧”,神韵演出中的中国古典舞既撼动人心又充满活力,超越了国界和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刻画人物生动细腻,描绘场景准确清晰;优美而独特的肢体语汇和舞姿可以传达深刻的情感。翻腾、旋转、跳跃,以及其它高难度的毯子功技巧构成了一个中国古典舞完整的艺术形式,令世界各地的观众惊叹不已。中国古典舞柔中有刚、刚柔相济;刚健与柔美的舞姿一起构成了这一辉煌的艺术形式。神韵艺术团本着传统的道路,找回舞蹈最高境界和神传文化精髓,“身带手,胯带腿”放长的身法要求,已经走到舞蹈最高的身法境界中来了。而在中国大陆,随着社会的下滑,在赶时髦的潮流中不断变异着传统古典的东西,难怪一位在中国多次获得中国古典舞大赛一等奖的北京舞蹈学院的专家在看过神韵演出后感慨:“神韵舞蹈才是最正宗中国古典舞!”

2)服饰

中国又称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一朝文化,一朝服饰”,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带来了丰富又各具特色的神传文化,因此中国历朝服饰也蔚为大观。然而今天,人们只能从文字的记载或者褪色的绘画、斑驳的雕像中管窥一斑,感叹之余却难再见那神传文化服饰流光溢彩的真实展现了。不要遗憾,神韵艺术团真实再现了中国传统的服饰和色彩:服、袍、衫、衣;冠、冕、帽、巾;从帝王龙袍到凤冠霞披,从兵勇的兜鍪甲衣和天女的翩翩衣袂到满族、藏族和蒙古族的民族服装,一台演出,数百套神韵自己设计制作的服饰流光溢彩,涵盖了中国各地区、各朝代以及各个民族的服饰特点,丰富多彩,栩栩如生,伴随着数字动画天幕,一起化出引人入胜之境,让人仿佛回到真实的过去,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神韵艺术团以复兴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中国古典歌舞艺术为形式,原创的神韵音乐,东西合璧的乐队带来独特的现场音乐伴奏。舞蹈演员们身着传统中国的服饰,翩翩起舞,生动演绎了传统中国的故事与美德。全新的演出将带您领略优雅、艺术、戏剧、力量和希望,让你开怀大笑,让您感动万分,让您充满希望……不过,还是把更多惊喜留待您自己发现吧。

传统是回归的天梯

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创世的传说,都继承着自己神传的文明。神传给人的传统文化是人的行为标准,是人连结上天的根、回天的梯;在纷繁缭乱的世界,在天灾大难面前,回归传统更是人生存的保障,得救的方舟。

神韵展现的正是真正的最纯正的神传文化的精髓!艺术是修行,艺术是提升人道德和境界的道路之一,神韵的舞蹈者以“真、善、忍”的法理修心养性,纯净着自己的身心,展现着纯正的能量与神之韵,很多观看了神韵演出的观众都有相同的感受:一般好的演出是“动之以情”,而神韵是那种纯善纯美的圣洁之美,让人从心里升华感动而落泪!其实,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人们共同的文化宝藏。而神韵正在复兴着这神传文明的主旨。神韵当真是华人的骄傲,神传文明之光!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自神韵艺术团网站

(神韵网站授权转载,版权归神韵艺术团所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中国古典舞中,人们常常会发现许多与武术类似的动作,如“弓箭步、大射雁、大刀花、飞脚”等动作,这些动作只听名字就充满了武打的意味。其实中国古典舞的身法的确是来源于武术,舞蹈与武术同宗同源,舞蹈武用是武术,武术文用是舞蹈。舞蹈采纳了许多武术的身法,然后将肢体动作拉长放缓,变成富有美感、韵律感的观赏性表演,完全没有了武术强硬的特质,反而会以美的形式唤起人们的崇慕之心。历史上,许多智者发现了武舞相通的特性,并将用于两军对战的武术化为观赏性的舞蹈,如商汤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南北朝的《兰陵王入阵曲》等,而历史上最著名的武舞当属唐太宗时的《秦王破阵乐》。
  •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追溯历史,艺术的起源往往与信仰有关。当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太过强烈时,就会将其表达出来,用歌声、用图画、用舞蹈。在上古时期,人们对神明的敬仰之心、虔诚之意超越于其它的任何一种感情,因此,在任何一种人类艺术的滥觞阶段,我们最常看见的就是描绘天国神佛的作品。
  • “飞天”一词是跟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的,“飞天”在佛教中的含义是天上掌管音乐和舞蹈的神,每当天上举行盛大的佛会时,她们就凌空飞舞,以舞蹈、音乐和鲜花礼赞神明。在敦煌壁画的创作过程中,她们的形象被虔诚的工匠亲眼目睹并描摹、雕刻、记录下来流传后世。
  • 中国古典舞是五千年庞大中华文化基奠中,艺术体系里面的一支肢体表演形式。几千年来,它在民间、宫廷以及传统的戏剧中世代相传,历经各朝文化的基奠和淬炼,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完整、庞大的舞蹈体系之一。
  • 花木兰的故事被记载在南北朝时代流传下的民歌中,花木兰本是闺中少女,适逢乱世征兵,木兰可怜父亲年迈,于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奔赴战场。2009年,神韵以纯正纯美的中国古典舞艺术形式将这一深入人心的故事生动再现在舞台上,舞剧《木兰从军》获得全世界观众的赞赏。
  • 前面两章,孔子分别讲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君子不器”。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请注意,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