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初試(下)

泰源
font print 人氣: 74
【字號】    
   標籤: tags: , ,

現在再論回父親的八字,父親命屬甲木,天干透出三木、地支再見三木一水,水能生木,更加強木勢,只有一點火可洩木氣,可見八字中木的氣勢專旺,屬於特殊格局中的從強格論命,故行運可順不可逆,順從木之氣勢,如水生木,木與木,木生火等則發,逆其木之氣勢,如金剋木,木剋土等則敗,吉凶明顯。

所以,運喜水、木、火,忌金、土。取出喜忌後,便套上運程和流年來驗證了,運程亦是由命中所起,以月柱為基礎,按一定的口訣和規則順推和逆行,一柱運程(俗稱大運)主十年,每個字各主五年,其力量大小,不是相等的,也要看其間的生剋制化而定,其中又以地支的力量為重些。

父親三十五歲前一直走水運、火運和木運,都與命中木的強勢相符,因水生木,木生火,或木與木,都順從了木的特性。行順運則發,是從強格的特點,所以父親早年讀書、上大學等都十分順利,家境亦安順如意,一九三七年中山大學畢業。在三O年代的中國,能讀上大學的人不會太多,幾乎等於古代中了科舉一樣,所以沒有一定的家境或運程相助是不可能的。

大學畢業後,一直做教書和編輯等文化工作,亦接觸不少當時的達官貴人,可謂青少年得志。唯到三十五歲至四十歲,此期間得一土運,命中眾木爭剋一土,命書有云:「群劫爭財,凶禍立見。」猶如成語中的僧多粥少,供不應求,非善事也。

此期間正是中共在大陸奪取政權之際,因而父親在解放後被中共政權判了三年勞改,正是在此運中也,其後四十歲至四十五歲,此為木運,木與命中木的強勢相符,因而為好運,所以父親勞改三年後放出來。

大概因解放初期,大陸仍缺乏人才,父親重新被招進大學當教師,此為自己少年時期記憶中最幸福、快樂的日子。記得父親常帶我們去茶樓飲茶,看足球比賽,也跟學校的教師們一齊去郊遊和游水等。

唯好景不常,一交四十五歲至五十歲,出現第一個金運,金能剋木,逆其命局中木之旺氣,謂之「犯旺」,主官非災咎也。

果然適逢六O年代初期,大陸經濟困難時期,各行各業都在大批壓縮精簡人員,父親既屬歷史有問題的人,於是被清出教師隊伍,下放到農村當農民,從高資收入的家庭一下子跌到一文不名,又適逢大陸鬧饑荒,是為天災人禍的年頭,父親在農村得了水腫病,幾乎喪命,而我們在城市裏,則靠變賣以前的傢俱舊物來艱難度日,真是屋漏更兼連夜雨也。

期後五十歲至五十五歲,得一辰土運,土運本為不利,但辰土與命中的寅、卯木合成一個木局,反成木局為用,於是可逢凶化吉,父親後來從農村遷回城市,但由於原來的學校已解散並被合併,不復存在了,父親奔走多時,亦無法恢復原工作,只好無業在家。其時我已十七歲了,看到家境如此困難,便要求自動退學,出來打工以幫補家計。

此段時間亦屬平順之年。五十五歲至六十歲,重行一金運,金剋木犯旺,官非又來了,真是不到你不信邪,大陸開始文化大革命,父親再次被踢上場當運動員,先是抄家,然後一夜之間,被紅衛兵勒令二十四小時內遷出城市,趕回農村,否則如何如何。

父親只好連夜收拾行裝,第二天一早,便有人上門,將其押送到農村,再次當農民了,就在此運中,父親在農田中勞動時病倒,後半身不遂,抬回城市後不到半年,便與世長辭,再也無力與逆運抗爭了,死時之年剛好六十歲。為此,我完成了命學研究考察的第一道實習題,卻是在如此的情景和氣氛中完成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每個人皆以宿世(過去世)之善因,而成今生之佳命,以宿世之惡因,而成今生之劣命,可見命運優劣成於宿因也。
  • (shown)《易經》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從其編排體例及文字內容看,似乎是上古人類占卜用的書。
  • (shown)在命學八字上,是如何看出疾病來的呢?命書有云:五行和者..................
  • (shown)人們修煉正法氣功,煉功打坐,就會健身增慧,現代生物醫學也逐漸的證實了這點。
  • (shown)用理數的方式算命,至多只能算到七成準,還有八字以外的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的影響力。
  • (shown)雖然我們不執著於數字、時間、年代,但對這些術數上甚至科技上頗有根據的論述可不能掉以輕心。
  • (shown)縱觀天時地利人和,好像老天要弘實醫師從常人觀點講清生活的真相,不生病的生活在於(1) 正確的飲食、 (2)良好的生活習慣、(3) 健康的動機╱精神力量。
  • (shown)人們總是希望找到十全十美的好風水,殊不知,一是不容易碰到,二是物極必反,絕好的風水可能孕育著極大的災難,除非你的命理八字也特好,般配得上,否則,好風水終究不能為其所用。
  • (shown)香火錢給出許多,就像殺了一頭牛,可結果還是不如真正心懷誠信,德善爲本的人。
  • 中國人歷來很注重陰德,經常勸人立身處世,要多行善積德,善有善報,福有所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