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36)

七、孔孟之道是封建社會的產物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秦始皇雖然繼承封建社會的一些形式,但他把最具封建形式「五等」廢了。班固在《漢書.異姓諸侯王表第一》說「秦既稱帝,患周之敗,以為起於處士橫議,諸侯力爭,四夷交侵,以弱見奪。於是削去五等,墮城銷刃,箝語燒書,內鋤雄俊,外攘胡粵,用壹威權,為萬世安。」1可以看出,秦始皇是破壞封建制度的始作俑者,他把分封的「五等」廢了,沒有了諸侯建國,取而代之是「郡縣」制。他的「郡縣」,是派官員去治理,而不是分封建國。漢高祖取得政權後,亦作了許多恢復封建制措施。不過他吸取了東周滅亡的經驗,他封的諸侯國更小了。《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說:「天子觀於上古,然後加惠,使諸侯得推恩分子弟國邑。故齊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吳楚時,前後諸侯或以適削地,是以燕、代無北邊郡;吳、淮南、長沙無南邊郡;齊、趙、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納於漢。諸侯稍微,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上足以奉貢職,下足以供養祭祀,以蕃輔京師。而漢郡八九十,形錯諸侯間,犬牙相臨,秉其阨塞地利,強本幹,弱枝葉之勢,尊卑明而萬事各得其所矣。」2與周王朝不同的是,漢的「大國不過十餘城」,比起周四百里的公、侯國更小了;而且還間雜著秦朝發明的「郡」行政機構(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省市)。這個「郡」的行政機構,是秦滅諸侯國而設置的行政機構。漢初為了獎勵有功人員,安撫人心,雖也回潮採用一些周王朝的封建制做法,但其也多採用秦始皇設置的郡制度,這說明漢以後就開始慢慢放棄封建制度了。而且漢代君主權力過大,宮廷鬥爭非常激烈,經常廢封,分封不久的諸侯很快就被廢掉。呂后掌權後,又封她的外戚,打破劉邦非劉姓不封的規矩,幾經折騰,極大地破壞了封建制度的穩定性。到了唐代,柳宗元已完全看好秦始皇創立的這個君主制,他在〈封建論〉裡為君主制辯護,說周王朝不是不想改變這個封建制度,而是形勢使然,使他們不得不採取封建制的形式維持統治。其言下之意,就是封建制在唐朝這個時代已完全過時了,皇帝沒有必要採取這種制度,設置郡縣制度更適合君主專政。皇帝直接發號施令,沒有諸侯國坐大的後顧之憂。

如依柳宗元的說法來看中國的歷史,夏、商、周就是封建制;秦漢至清,就是君主制(當然中間亦間雜有封建制形式)。

封建制度的主要形式,就是將土地的所有權,封給某人去建立一個國家。他完全擁有這塊土地的使用權和設置他的行政機構。我們從春秋戰國的各國情況來看,諸侯國還擁有自己的軍隊。與現代定義的國家所擁有的權力沒有什麼兩樣。天朝與諸侯的關係,是靠「禮」來維持的。天子很少,也很難直接干涉他的內政。有人分析商紂王荒淫無度,是當時的物質文明很發達,而作為天子又無事可做。久而久之,就物足思淫慾了。這從側面說明封建社會的封建,是將生產資料真正落實到個人身上,封這塊土地給他建國,這國就是他的了,他擁有治理這個國的一切權力。

秦漢以後的王朝就不同了。皇帝的權力很大,秦始皇設置的郡縣,是派官員去治理,而不是封建。一切疆土都是皇帝的。秦始皇滅六國後,實行的君主專制,國就是一國——秦國;國王就是秦始皇。諸侯世襲的王國就沒有了。後來的中國歷史,也有許多「諸侯並起」,如「三國」、「五代十國」之類,但這些諸侯國,並非周朝時代的、真正意義的「封建」國,是他們自立為王的諸侯國。又如歷史所謂的「藩王」,如唐朝的史思明、安祿山,明朝的寧王朱寰濠等,他們雖然割據一方,擁有一個地方政權,但也不是真正意義的封建國。現代中國大陸的教科書說北洋軍閥「封建割據」是錯誤的,沒有那個皇帝封他們為王,是他們自己割據一方,根本談不上「封建割據」。當今大陸還將封建與迷信連繫在一起,叫做「封建迷信」,這就有點不倫不類了。封建是一種制度,而迷信是一種信仰程度,這完全是兩回事。執政當局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來劃分中國的歷史,說秦朝至清朝是封建社會,而把「夏、商、周」定為奴隸社會,極大地錯置了中國的歷史面貌。我們為什麼要把秦漢以前,有明顯封建制度形式的「夏、商、周」定為「奴隸制」?如果說中國有奴隸社會,只有秦始皇的暴政短暫出現過。典型的歐洲奴隸制,在中國歷史上真的很難找得到。(待續)@

1《漢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64頁。
2《史記》,中華書局出版,2005年3月第一版,681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我們從人性的,非常人性的角度去看孔子,他所說的「知人」,即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辨別人的言行,提高你的人生境界而已。
  • (shown)孔孟辯「知言」(「知人」),是要提高你做人的境界,使你往上提升,做個品德高尚、智勇雙全的君子、大人的人物。不要做那品德低下、無能無才的小人。
  • (shown)孔子說「知人」,並不是其最終目的,其知人只是一個中介,一個橋梁,最終目的是為了「知天命」。
  • (shown)從孟子與告子論性的言論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所說這個「性」,不僅說人有動物界(禽獸)那種性欲,而是更強調人有比動物更高一級的人性。
  • (shown)聖人治天下,不是靠他的作為,而是靠他的德性召感力而使天下太平的。而德性的至善,就是要通極天道。
  • (shown)我們從《易》和《中庸》兩書看到,天命(天道)不可說,前面我們已分析過,他要在極虛靜、無思、無為的境況下才能有所悟覺。
  • (shown)孔子何以不「打開天窗說亮話」,將天命攤開來說?實則是不可為也。「天何言哉?」所以「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
  • (shown)孔子以「知天命」作為最高理念,以禮作為實踐行為,以知人之辯作知識論來鞏固禮的實踐行為。
  • (shown)《論語》記載孔子說「仁」很多,據統計,仁字出現109次。其對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試舉幾個例子......
  • (shown)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