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39)

七、孔孟之道是封建社會的產物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我們知道,孔孟之道,強調以德治人。德行是君子的風範,君子這個德風一吹,草民盡偃了,從而就達到天下大治。儒家如此強調君子的德行,這個德行是如何得到的呢?「修身」。靠自己修行來完善道德規範。但自我修行這個道德行為要有一個形式的保證,即制度上的保證。就如我們現代人所說的,「做好人的都吃虧,做壞人的都吃香」,做好人沒有一點好處,誰願意去做好人?這就要尋求一個制度上的保證。當年周文王、周武王消滅紂的暴政,其德如日中天,其對社會進行重新封建,建七十二國,姬姓五十二,基本上保證封建社會「親親殺、尊尊等」的合理性:有德之人得到褒揚,無德之人得到懲罰。武王殺紂後,還封他的後代祿父建國,你可以猜度是周武王為了拉攏殷民的手法,但你也可以體驗到當年封建社會君子的德性。帝王(君子)要以德服天下,這正是孔孟之道所強調的。封建制度的形式,主要是保證上層建築權力平衡,即荀子說的「分均」。上層建築的權力分配合理後,下面建構和諧社會就容易了。

但是,到了孔子春秋時代,封建社會就開始土崩瓦解了,即進入「禮崩樂壞」的時代。封建形式已名存實亡,「五等」沒有了,天朝天子不能話事,諸侯沒大沒小彼此爭奪;而「親親之義」等同兒戲,父子互相殘殺屢見不鮮。孔子著《春秋》,就是記這些禮崩樂壞的事,他的目的,是要恢復周文王那套封建典禮制度。他念念不忘要「克己復禮」,他以為恢復周的「典禮制度」就可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沒有想到要創造一個新的制度來保證這個「尊尊等」和「親親殺」的實行。周天朝已名存實亡,不能主導形勢;而諸侯各自為政,爭權奪利。就是說,做好人吃虧,做壞人得利,在這種局面下,孔子沒有什麼新的措施和方法,他只是游說各諸侯回復到過去,回復以前的封建制度。可是,誰來做天子主持公正?誰來做「公、侯、伯、子、男」遵守「尊尊等、親親殺」的道義?季氏富過周公,無視封建等級的制度,在自己的宮殿裡舉行天朝的八佾音樂會。誰來懲罰季氏呢?周公不可能懲罰他,其他諸侯也不能懲罰他。孔子對這種現象忍無可忍也沒有用。他要想恢復周禮,只有再來一次革命,出一個像黃帝、湯武、周武王這樣的強人,掃蕩諸侯,重新組合,再來一次新的封建。後來的孟子,隱若中有看到這點,有人問他周武王殺紂,是不是犯上作亂的殺君行為?他說「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1。孟子已有「無德之人可取而代之」的一定民主思想,他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2也是此思想的反映。可惜孔孟未能從中發展出現代的民主思想來——用民選的方法來去掉「無德之人」。秦始皇雖滅掉了諸侯國,其走的路不是重新分封建國,恢復封建制度,而是聽從李斯的建議,搞出一個「郡縣」的君主專制制度來。秦嬴政這個「郡縣」制度,從其社會架構及其對人民管制打壓的程度來看,與歐洲定義的羅馬帝國奴隸制不相上下:人民為黔首,沒有行動自由,有嚴格的戶口管理制度;任用酷吏打壓剝削人民,政府隨時可以調動他們從事徭役、打仗等,秦嬴政實際上是把中國從封建制拉入奴隸制的罪惡禍首。如以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分界來說,秦始皇把中國的歷史拉向倒退:從封建制倒退到奴隸制。孔子自稱他的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可是他還有很大的人身自由:周遊列國;秦嬴政的時代就不同了,陳勝、吳廣他們戍漁陽遇大水誤期就要遭殺頭,可見秦的制度嚴厲多了。秦滅亡後,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初期還作些封建分封制形式,但其政體基本上是繼承秦制。到了漢武帝這個強人執政,可以說封建制度已經滅亡了。秦漢以後的歷代王朝,宣揚的主流文化雖有些不同(如兩晉興老莊玄學,唐朝宣揚佛教,宋明講儒學)但都是延續秦漢的君主制度。就是說,內容是有變化的,但其形式沒有變。(待續)@

1《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51頁。
2《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396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從孟子與告子論性的言論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所說這個「性」,不僅說人有動物界(禽獸)那種性欲,而是更強調人有比動物更高一級的人性。
  • (shown)聖人治天下,不是靠他的作為,而是靠他的德性召感力而使天下太平的。而德性的至善,就是要通極天道。
  • (shown)我們從《易》和《中庸》兩書看到,天命(天道)不可說,前面我們已分析過,他要在極虛靜、無思、無為的境況下才能有所悟覺。
  • (shown)孔子何以不「打開天窗說亮話」,將天命攤開來說?實則是不可為也。「天何言哉?」所以「夫子以仁發明斯道,其言渾無罅縫。」
  • (shown)孔子以「知天命」作為最高理念,以禮作為實踐行為,以知人之辯作知識論來鞏固禮的實踐行為。
  • (shown)《論語》記載孔子說「仁」很多,據統計,仁字出現109次。其對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試舉幾個例子......
  • (shown)孔子這個「仁」,確是有些含糊其辭,但你要找出它的毛病,又找不到。其下,則與道德倫理相聯結,其上,則與天命相連繫。
  • (shown)如果我們將孟子「自得」之道與牟宗三先生說聖人無體,不可言且無可訓來看,孟子這個「仁」,還是「有執的存有論」。如依莊子說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來看,這三者孟子都未能達到。
  • (shown)後儒把孔子的仁說成是「惻隱之心」,又說「仁也者,人也」,把仁同等於「愛人」、「博愛」等等,都是一種意為的構造,這對孔子的仁,只能說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 (shown)《易.繫辭傳下》說「天地設位,聖人成能」就是這個意思。聖人與仁人是劃等號的:能做到聖人也就是仁人,能做到仁人也就是聖人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