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宿山中奇遇 王積薪聞棋

作者:史然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

唐玄宗南巡巴蜀,文武百官隨同一起前往。翰林院擅長下圍棋的王積薪也是隨行人之一。蜀道狹窄而又險要,由於隨行人員太多,每到一處歇息投宿時,這個地方的郵亭館舍,多為官位顯貴的人占用了。

王積薪沒有地方歇宿,只好沿著溪流向遠處找尋,借宿於山中孤姥之家。那家中只有婆媳二人,只提供他飲用水和取暖的火。

天剛黑,婆婆和媳婦就閉門歇息。王積薪棲身在房檐下,夜已經深了可還沒有入睡。忽然聽到屋裡兒媳對婆婆說:「良宵卻沒有什麼好玩的,咱們婆媳倆下盤圍棋怎麼樣?」婆婆回答說:「好吧!」

王積薪聽了心中好生奇怪:「屋裡無燈照明,婆媳又各在東、西二屋,她們怎麼能下圍棋呢?」於是將耳朵貼在門縫仔細諦聽。

過了一會兒,婆婆說:「起東五南九置一子。」媳婦回答說:「在東五南十二置一子。」婆婆說:「起西八南十置一子。」媳婦說:「在西九南十置一子。」婆媳倆每下一子都思考很長時間。

快到四更天了,王積薪暗中記下婆媳倆下的三十六子,忽然聽到婆婆說:「你敗局已定。我已經贏了九子!」對屋裡的媳婦也認可了。

天亮後,王積薪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叩門請教。婆婆說:「你可以按你的想法擺一盤棋我看看。」王積薪立即從隨身攜帶的行囊中拿出棋盤與棋子,盡平生之秘妙而布子。

還沒有布十幾個子,婆婆就對媳婦說:「可教這位先生幾個常勢。」於是,媳婦指導王積薪攻、守、殺、奪、救應、防拒的方法,說的都很簡略。王積薪請求進一步講授一些較為深難的方法,婆婆笑著說:「只這些就可以讓你在人世間沒有敵手了!」於是王積薪真誠地表示感謝,告辭出來。

走了十多步,又返回去想找找兩位婆媳,卻怎麼找也找不到了。自此以後,王積薪的棋藝沒有人能趕得上。他布下兩位婆媳下的那盤棋,罄竭心力想布出勝九子的格局,始終也布不出來。後來,就把這局棋名為「鄧艾開蜀勢」,至今還有棋譜,而當世的人誰也解不了這局棋。

其實,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神傳於人。在眾多的神仙故事中,都有仙人下棋的記載,此故事中的婆媳實際是神仙,神仙下的棋,我們普通人自然是很難解的了。

(出《集異記》)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正史記載,北宋的太祖皇帝有很多德政,開創了繁榮的北宋王朝。
  • 六講 中國的傳統節日
  • 過去有一人柳勝,用不正當的手段在當地取得官職,便濫用權威,橫行鄉里,貪婪、凶惡,只要能得到錢財,不擇手段欺詐百姓。恰好又遇上殷述慶這個貪官,到這個地方來管理,他們互相勾結,狼狽為奸,一得到錢財,就彼此瓜分。受到他們毒害的人,無不向神明哭訴。不到半年,柳勝忽然暴死。沒過幾天,殷述慶也得惡疾暴亡。
  • 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老嫗能解,廣為民間所傳頌。他任左拾遺時,寫了大量的反應社會現實的詩歌,希望以此補察時政。
  • 前面兩章,孔子分別講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和「君子不器」。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請注意,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