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雅樂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盛唐藝術的鐵三角:唐玄宗、李白、楊貴妃

作者:文逸飛

元 錢選〈楊貴妃上馬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80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極具藝術涵養的君王,不但能鑒賞音樂,自己更是一位卓越的作曲家,有著絕對音感。

眾多樂曲中,唐玄宗最喜愛出塵飄逸的道家法樂。有一次,他創作了一首新曲「道調法曲」,讓三百多位伶人歌舞此曲,「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新唐書》卷二十一),在龐雜的聲音中只要有誰的唱奏些微失誤,玄宗都能立即指出;李隆基完全是個出色的指揮家,自己就能當所有節目的藝術總監及節目編導。

這樣一位帝王,在政治上也許不乏輔佐的臣子,但在藝術方面,他的靈魂肯定是孤寂的,因為知音難尋。

玄宗會如此深愛楊玉環,不僅僅因為她的美貌,或許更因她是能真正觸及自己藝術心靈的伴侶。

元 錢選《楊貴妃上馬圖》。(公有領域)

相傳玄宗創作〈霓裳羽衣曲〉時,楊玉環只稍加瀏覽,便依韻舞蹈起來,那姿態翩然飄逸,猶如天女一般,也造就了霓裳羽衣舞的最初樣貌。

43530322_711
明 仇英《千秋絕豔圖》局部。(公有領域)

有了新製的樂曲、空靈的舞姿,玄宗美好的藝術追尋獨獨只缺一個別出心裁又不落俗套的歌詞了。

李白的加入可說是使這個藝術團隊終於得到了完整!如果玄宗的音樂是骨肉,貴妃的歌舞是華裳,那麼李白的詩句就是靈魂、是血脈,它使整個創作流動起來。

李白受到玄宗賞識,受封的官職是翰林院供奉,這職務負責替皇帝起草詔書,並常隨侍左右,寫些詩文以增風雅。

玄宗皇帝對李白也特別禮遇,他曾賜李白坐在華貴的七寶床上,親手調羹給他吃。貴妃曾為李白親自研墨;而對於這位詩仙奉詔時總是喝醉酒的失儀表現,帝妃二人也是一笑置之,不予追究。這恐不是「帝眷甚隆」四字可以形容的了,他們三人間的關係,既是帝妃、是君臣,更是藝術家們的任真隨興。

清蘇六朋繪《太白醉酒圖》。(公有領域)

雖享有如此恩寵,一身傲氣的李白終究還是適應不良,不久便得罪權貴,不容於時,自行辭官離去了;而玄宗對此的反應竟是:「賜金放還」。註(1)

一個臣子幹不好工作,任性要離開,皇帝不但不責難,還厚賞一大筆黃金,和顏悅色地放他走。與其說是明知留也無益而做的寬容(李白不容於朝臣,無法與人共事),更不如說知己間的默契;做為藝術家,玄宗懂得李白的個性,也願意成全詩人這無法束縛的心靈吧!

一位天才作詞者,一位傑出作曲家,還有一位美麗的舞蹈精靈;李白、玄宗、楊玉環三人結成了藝術的鐵三角,不但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更將盛唐時期的詩樂,推向高峰。

註:

(1)《新唐書·卷202‧李白傳》:「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歎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

《獨釣寒江雪》封面。(文津出版 提供)

選自《獨釣寒江雪──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文津出版
大紀元讀者購書優惠 https://goo.gl/27qA1k

責任編輯:芬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孟浩然年長李白十二歲,當時已經是名滿天下的詩人了,而年輕的李白才初出茅廬呢。他們一見如故,時相往來。李白彷彿像見到了一座高山,一心只想親近與登攀;孟浩然的胸懷磊落,恬淡自然,讓李白寫下了「吾愛孟夫子」的滿腹欽仰:
  • 李白應是深具仙根的,據《李太白全集》裡記載,他與東巖子在山中養了一千多隻珍禽,並能召喚牠們;這段時光想必也奠定了李白詩文中具有的「神仙氣息」。
  • 公元七二七年,年輕的李白來到湖北安陸,一腳踏進秀麗的碧山,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這裡有山巒疊翠,花樹如仙,甘泉清冽、鳥語低迴,……
  • 離別,給人的印象似乎總是悲傷的,壯年時離別,是一種沉痛的割捨;暮年時離別,是一份對逝者的自傷;然而,離別發生在意氣風發的青年時代,卻可能於殷殷相送中,寄託了更多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與祝福。
  • 賈島對韓愈再三拜謝,兩人變成了好朋友;韓愈騎上馬,與賈島一路討論著詩文回去。一如月下劃破寂靜的聲響,賈島與韓愈的相逢,也敲開了他人生與仕途的大門。賈島後來以韓愈為師,並正式還俗參加科擧,只可惜內向孤靜的性格,使他鬱鬱不能得志,一生在排擠、貶謫,與謗議間度過。
  • 王維羈旅在外,好不容易遇上了一位剛從故鄉來的客人,想打聽家鄉的近況;沒想到滿腹鄉愁的他,千頭萬緒,不知從何問起,最後,卻提起了梅花。
  • 宋神宗元豐二年(公元一○七九年),御史何守正等上表彈劾,言蘇軾詩句譏諷朝政,暗藏不軌;神宗大怒,將蘇軾逮捕入獄待死,史稱「烏臺詩案」。這是蘇軾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他在獄中歷盡折磨,三不五時接受嚴刑拷打,「詬辱通宵不忍聞」,幾度將要命絕;……所幸最終免死,改謫黃州團練副使。
  • 盛唐,是帝國領土最為擴張的時期;塞外遼闊的風光,英雄策馬的景象,拋頭顱、灑熱血,建功立業,是每個好男兒心中都有過的夢想。在這個時期也產生了許多傑出的邊塞詩人,他們的作品得到百姓的普遍共鳴,也被人們所廣為傳唱,而其中最傑出的當推王之渙。
  • 王昌齡的好友辛漸準備北上洛陽,詩人特地陪伴著他,直送到潤州,在芙蓉樓作別。〈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 人稱「詩佛」,在他的詩中常常看不到作者個人的形象,只是如畫般描繪出自然的本來面目。由於長年修佛,王維的詩總表現出一種「無我之境」,沒有過多的情感,只是靜觀萬物紛陳而已。〈竹里館〉一詩卻打破了這個常例,詩中不但出現了主角清楚的自我,而且還是一個極度孤獨的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