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

家有賢妻 福蔭陶門幾代人!

作者:慧勉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209
【字號】    
   標籤: tags: , ,

《晉書》記載:

陶侃的母親湛氏,是豫章新淦(江西南昌境內)人。以前,陶侃的父親取她為妾,生下了陶侃。陶家貧窮,湛氏就靠紡織掙錢,供養兒子,讓他結交勝過自己的朋友。這位湛氏賢妾,福蔭了陶門的幾代人!

陶侃年輕時,在尋陽縣做小官,曾負責監管水產,他就利用職務之便,送給母親一壇糟魚。湛氏將魚封存,又寫信責備兒子說:「你做官,用公家的物品相送,這不僅不能利益我,反而增加我的憂慮啊!」

鄱陽孝廉范逵,遇上大雪,借宿陶侃家。湛氏將自己床鋪下新鋪的稻草抽出來,餵范逵的馬,又偷偷割斷自己的頭髮賣給鄰居,以購買食物款待范逵。范逵聽說後,歎息道:「不是這樣的母親,養育不出這樣的孩子!」後來,陶侃果然考取功名而顯貴。

陶侃。(公有領域)

陶侃是晉代名將,其功業和人品,已永載史冊。而這一切,與其母親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陶侃年輕時,有一次,曾喝得酩酊大醉。陶侃的母親非常難過,就給陶侃訂下了一個「酒約」,限制陶侃的飲酒。這條「酒約」,陶侃遵守終生,也得益終生。他執行「酒約」的規定,堅決約束自己不和部下飲酒,如遇上司和友人,也略表「敬儀」即止。在兩晉時期,士大夫階層,經常鯨吞狂飲,爛醉如泥,並以此為「瀟灑」。陶侃身處這樣的環境,卻能夠不受影響,確實得益於母親的教誨。

陶侃在任荊州刺史時,負責監督建造一批戰船。他在造船現場巡視時,發現遍地都是削下來的碎竹和木屑,便下令將這些棄置的下腳料都收起來,不准丟棄。人們都不知是為什麼。

按照慣例,正月初一那天,在衙門前要有慶祝集會。可就在過年前兩天,下起了大雪。雪融化後,到處是泥水,車馬一過,髒亂不堪。正當大家不知所措時,陶侃下令把那些木屑拉來墊上,解決了大問題。直到陶侃去世後,大將桓溫準備伐蜀,需要造大船,陶侃生前所積攢的碎竹,都用來製成了竹釘,物盡其用。

正是母親的正直和勤儉,使陶侃懂得了一切都來之不易,所以他對一草一木,都十分愛惜。即使在他成為一代名將,被封為「柴桑侯」,拿著四千戶的俸祿時,依舊保持著勤儉的作風。

陶侃一生的功業和幸福,正是年幼時母親言傳身教、滴滴心血的結晶。而這份財富,也留給了子孫後代。後來,赫赫有名的大文學家陶淵明,就是陶侃的曾孫。@#

陶淵明彩像,清人繪 。(公有領域)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B>盡智張需有治理地方的才能。他在先前做鄖州的州佐時,州里有一條水渠淤積,因而荒廢水田幾十年。前後幾任州官,都不能疏濬。盡力、認真為民的好官
  • 李絳在德宗掌朝時,正值魏節度使田季安過世,李吉甫請求德宗發兵討伐魏博。李絳認為不必對魏博進兵。魏博會自動歸順朝廷。李吉甫竭力述說,不可不用兵的情狀。
  • 主父偃官至中大夫。為官陰狠毒辣,公卿大臣們都很懼怕,只得去巴結他,紛紛向他送禮。有人反映,說:「主父偃太驕橫、太貪婪了!」主父偃卻說:「大丈夫生前不得五鼎食,死也要為五鼎烹,所以,我要倒行逆施!」
  • 宋代和明代,有許多文人,受佛家影響甚深。靜敬二字,遠遠不只學者在這上面獲益匪淺。就是一般人,只要學、做到這兩個字,也能得到不少好處。
  • 有位孝子,是個啞巴,他事母至孝,每日揹負其母乞食。凡乞得之食物,必揀送味美質良者奉母,粗糙者自食。
  • 孔子學琴的方法,看來也很樸拙,只是反覆練習而已。
  • 做事,如果意志不堅定,每遇生死關頭,就會瞻前顧後,猶疑不決。
  • 英宗和曹太后,歷來不和,從此,朝廷常有搬弄是非的事發生。
  • 墨子的學說,傳播先王的思想,論述聖王的主張,他把道理告訴了人們。如果他的學說文辭優美,恐怕人們只會陶醉於表面的文采,而忘記它的實際價值。
  • 據《隋書•列傳第四十三》記載: 北周時代,大宰相宇文護執政,有篡位之心,他私下裡,問庾季才:「近日天象,有什麼瑞兆嗎?」庾季才回答:「我受您的深恩,若知不盡言,那不就像木頭、石塊一樣,沒感情了嗎!據我觀察,最近,上台星有變化,這種天象,預示對宰相不利。您最好歸政於天子,請求回家養老。這樣才能安享晚年,並得到周公旦、召公爽輔佐成王一般的美名,子孫也會常為國家重臣。否則,我就不知會怎麼樣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