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春色到天涯 立春賀年豐

作者:容乃加
二十四節氣中,立春是一年之始。 (Pixabay/大紀元後製)
font print 人氣: 103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數片飛飛猶臘雪,村鄰相喚賀年豐。
--立春日(宋·陸游)節錄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立春日(唐.杜甫)節錄

梅花貴含不貴開,含蓄之姿猶勝盛綻之采。(任采真/大紀元)
杜甫在立春日,忽憶兩京梅發時。(任采真/大紀元)

立春 春回大地

「立春」這個節氣在中國文化中已經確立幾千年之久。《禮記.月令》記載立春日,天子親帥百官春祭、行慶施惠於民,善教人民依時令合天時而作,並且下令謹慎遵循日月星辰的運行經紀,作為王朝典法的常綱,《禮記.月令》記載:

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於東郊。還反,賞公卿、諸侯、大夫於朝。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紀,以初為常。

《禮記.月令》接著又說,郊祭後天子擇吉時親載農具、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等等在王田躬耕: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穀於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措之參保介之御間,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

「立春」,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春季第一日,春回大地。每年在陽曆23日前後到下個節氣「雨水」前的這半個月期間。立春是年中「四立」節氣之一,「四立」表示春夏秋冬季節演替交始的起點。立春就是春天的起點,從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到穀雨,依序就是春季的六個節氣。

立春物候 解蟄

中國古人觀察天地萬物以知物候,形成一套智慧的文化傳統。生活在黃河流域一帶的中華民族先民,很早就將觀察的結果立下了「二十四節氣」,作為歲中四季農事、生活行事的指引,幾經年歲的考驗仍然可以徵信,而且也成為世界人類文明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逸周書.時訓解》記載立春物候:

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

也就是說,到了立春這時節,在寒冬裡蕭肅的樹木得陽氣開始解凍回春了;蟄藏的蟲子們開始甦醒過來了(之後蟄蟲出戶要到驚蟄節氣);江河水下凍結層開始溶解,魚群也慢慢上升接近冰面。「魚上冰」在《大戴禮記.夏小正.正月》有另一種比較容易瞭解的說法,叫「魚陟負冰 」,陟是升,負冰就是解蟄的意思。

存幼孤無伐木 慈悲生命永續善用

《禮記.月令》記載,古代在春天伊始是禁止伐木、覆巢和獵取殺害胎、卵、飛鳥等等生物。《春秋繁露》也強調立春用事,要「出輕擊,去稽留,除桎梏,開門闔,存幼孤,矜寡獨,無伐木」。保護剛要萌發的生命使年中得以永續得用,而且要對孤寡、孤獨這些生命都要慈悲對待,古人早就有環保概念,而且博愛萬物生命。

一對保育類黃鸝鳥,日前在台東森林公園育雛,未料,雛鳥「不翼而飛」;日前黃鸝鳥夫妻又在同地不遠處築巢,21日傳出好消息,鳥爸爸在旁守護,鳥媽媽忙哺育雛鳥。(中央社)
立春精神,愛護萬物,愛護幼雛。(中央社)

節氣與俗諺

一些節氣的俗諺,體現了前人的經驗,今人不妨加以參考,因地制宜加以驗證一番。農業社會時人們非常重視「立春」這一天的天氣,以觀測新年氣候動向,以下就是其中幾則預測天氣的俗諺:

1、「立春天氣晴,百物好收成」;「立春落雨透清明」:若是立春日的天氣好全年的農作會得好收成;如果立春日下雨,持續到清明都會多雨。
2、「春霧曝死鬼,夏霧做大水」:降霧的作用因時而異,春日降霧是好現象,天氣就會大晴。
3「立春打雷,十處豬欄九處空」:立春日打雷不是好現象,今年家畜將會不安。

歷史剪影 土牛驚換歲 立春打春咬春

春牛動趕走大地的寒氣,停息了一冬的農家又要辛勤春耕了。「立春」對四季來說是春天的開始,對農人來說則是新歲耕作的開始。春天悄悄的接近大地,東風趕路,野梅都還未開花,人間怎麼知道立春到來?是「土牛」來提醒換歲了!

宋代王庭珪有這樣的詩句:「東風來從幾萬里,雪擁江梅未放花。忽見土牛驚換歲,始知春色到天涯。(〈竄居夜郎雪中杜門數日不出忽郡中送春牛來始知今日立春〉)

東漢立春  立土牛勸春耕

中國在東漢時就有泥塑「土牛」立春的禮儀。根據《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立春日五更前,從京師百官到地方各級官員、小令,都要穿著綠色衣服在官府門外塑立「土牛」和「耕人」,同時插上綠色旗,以告知民眾春天來了,要勤耕種了。春風綠了大地,所以綠色就是春天的代表色。官府署門前的土牛和耕人要從「立春」立到「立夏」那一天為止。

節氣生活美學 踩春迎春陽
歷經寒冬的考驗迎來第一道春風,人間一大喜樂也!古人對立春的觀察也特別敏銳深刻,光是吟詠及「立春」的詩詞少則近千首。唐代白居易有一年立春日在官府中當值,下班時就和好友錢員外同遊,看山尋春去。邊遊玩邊寫了一首〈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送給錢員外留念,詩吟:「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

點點梅花天地春,東京鄉土之森梅園白加賀梅樹盛開。(容乃加/大紀元)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容乃加/大紀元)

宋代王琮也曾在立春日與朋友相約到山陽去踏春找野菜做春盤,迎著第一道春陽的清新野蔬,舒解了舊年裡醉酒的喧鬧。王琮的〈立春有懷〉詩吟:「十千呼酒醉長安,猶記年時客裡歡,有約南山南畔去,只挑野菜當春槃。」

不管從哪側去看,看來看去都是魚的模樣的奇石。(攝影:容乃加/大紀元)
有約南山踩春去,只挑野菜當春槃。(容乃加/大紀元)

這樣的立春情懷,踏山踩春、沐春陽、尋野菜,寄情山水滌蕩塵囂、澄淨思慮,也直是今人嚮往的情趣。迎春接來第一道春陽,這是天地萬物給人的好年禮,可不要讓好時光輕輕溜走!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也是重要的傳統節日,稱「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古人認為這是一年的開始。歷代帝王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幾千年來民間各地也形成了固定的風俗習慣。2015年立春時間為2月4日 1:58:27。
  • 古籍《左傳》裡提到「立春為啟,立冬為開」,以「啟」字代表著一年的開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中國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從這一天一直到立夏這段期間,稱為春季。
  •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中華兒女,有中華兒女的地方就有中國年。祭天地,拜祖宗,舞龍燈,放鞭炮,一家人吃頓團圓飯⋯⋯熱熱鬧鬧的中國年,是五洲四海中華兒女的大節日,也正走向世界。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一起來看看中國的傳統習俗吧!
  • 2月4日是立春,這是一年中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在中華傳統習俗中,立春這天要吃蘿蔔、蔥、姜、 春餅、春卷等食物,稱為「咬春」。明代時古籍已有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日「咬春」。那立春為何要吃蘿蔔呢?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0日正式決議,將中國傳統代表一整年時令運行的「二十四節氣」,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三九小寒冰上走,「冷在三九」,為什麼說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古代中國小寒顯現哪些物候現象?2017年小寒巧遇臘八看食補食俗文化臘八粥,怎樣小寒養生?節氣生活美學…
  • 二十四節氣和花信風 中國人觀察天地感應了陰陽節氣的變化,立下了二十四節氣,以序時應事;花草感應天地陰陽節氣的變化,生了花信風--各自應氣候著花期、展花顏,花信風吹捎來花開訊息給人間添風情。小寒花信風梅花先到,臘梅花開喜年來。鄢陵蠟梅冠天下, 楚梅天下第一梅…
  • 新年賞梅花,是一件喜上添雅的風韻事兒,在新年裡讓人福至心靈,清明澄澈一春。說賞梅,中國有名園,江南有勝景。無錫榮氏梅園融合湖光山色人文和江南園林建築於一身,同時又是自然山水與人間文化交織而出的賞梅勝地,人說是中國江南賞梅一勝景。
  • 浙江天臺山南麓國清寺是文化古寺,此寺始建於隋文帝時代,有許多唐代詩人都尋訪過。寺內有名聞大陸的古梅,人稱「隋梅」。人說「萬物有靈」,隋梅非常有靈性。1960年代,在中國大地陷入空前大災難的文化大革命動亂時,這株隋梅就寂寂然像死了一般,當然無花也無葉。
  •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凝聚了「二十四節氣」行事曆的智慧。經過嚴寒的冬眠之後,「立春」的節氣打響春回大地第一炮,這時候從中央到地方官府都有「立土牛」、打春」、「擊春」、「鞭春」等禮俗儀式,提醒人民要春耕了!東漢以來就有記載,清朝朝廷更是尊重這種古禮儀貫徹其精神。現代農民在立春也不忘春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