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江河行漕船 起造原因和構造

作者:宋應星 譯者:汪水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467
【字號】    
   標籤: tags: , ,

【編按】《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先後有日、英、德、法、俄等譯本。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十八卷,並附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圖,描繪了一百三十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特分節刊登,以饗讀者。

車船第九卷──漕船

京都是軍民聚集之地,通過河道將各地物資運來供應首都需要,這就是漕船興起的原因。元朝統一全國後,以燕京為大都,從南方向北的航道,是從蘇州劉家港、海門的黃連沙出發,沿海路直達天津,使用的是遮洋船。永樂年間也是這樣,後因海上風濤多險,而改為漕運。平江伯陳某(陳瑄,1365~1433)始造平底淺船,這就是現在糧船的形式。

漕船的構造。形象地說,船底相當房屋的地面,船枋是四周牆壁,船室上的陰陽竹則為屋瓦。船頭的伏獅可比作房的前門。船尾的伏獅,則為寢室所在。如果說船桅像弓、弩的弓背或弩身,則船帆便是弓弦或弩翼。船槳好比拉車的馬.使其行走。則拉船用的纖繩,便好比是走路時穿的鞋子。船帆上的長繩相當鷹、雕的筋骨,船頭的大槳是開路先鋒,船尾舵則為指揮主帥,而船錨作安營紮寨之用。

糧船最初形制,是船底長五丈二尺,船底板厚二寸,以大的楠木為上料,其次是栗木。船頭長九尺五寸,船尾長九尺五寸。船底寬九尺五寸,船底前部寬六尺,船尾寬五尺,船頭的伏獅寬八尺,船尾的伏獅寬七尺。船上有大梁十四根,接近船頭的龍口梁長一丈,高出船底四尺,支撐桅杆的使風梁長一丈四尺,高出船底三尺八寸。船尾部的斷水梁長九尺,高出船底四尺五寸。船上的兩個糧倉都寬七尺六寸。這都是糟船的最初形制。每船運糧近二千石(但每船交納五百石即足)。後來軍隊護送的糧船私自把船身增長約二丈,首尾增寬二尺多,可裝載糧食三千石。而運河閘口原寬一丈二尺,這種船勉強可以駛過。現在官吏乘用的客船,其形式與此完全相同,只是樓艙上門窗加大一些,並加以精工彩飾而已。

造船時先從船底造起,船底兩邊立起船壁,船壁支撐上面的棧板(甲板),船壁下面就貼近船底。相隔一定距離在兩壁之間橫架的木叫梁,船底兩旁高高直立的叫船牆(船壁)。構成船壁的巨木叫正枋,上面的枋叫弦。梁前豎立桅杆的部位叫錨壇,錨壇下橫架的橫木用以夾住桅杆的叫地龍。船前後兩頭各有一根連接船壁的大橫木,叫伏獅,伏獅下兩邊的側木叫拿獅。伏獅下的封密船頭的木叫連三枋(攔浪板)。船頭甲板中問開一方形洞,叫水井(下面裝纜繩等物)。船頭甲板兩邊立起兩根繫纜繩的木樁叫將軍柱。船尾下面船底兩側由下向上傾斜的船壁叫草鞋底,船尾封尾木下的是短枋,枋下是挽腳梁,船尾掌舵人所在的地方叫野雞篷(揚帆時,一個坐在篷頂,操縱帆繩)。

船身將近十丈時,必須立兩根桅杆。中桅立在船中心向前過兩根梁的部位,從中桅離船頭方向一丈遠之處,再立一船頭桅。糧船的中桅桅杆,長的以八丈為準,短的縮小十分之一、二。桅杆進入窗內(艙樓頂至艙底)有一丈多,懸帆的部位約佔去五、六丈。船頭桅杆的長度不及中桅之半,其帆的縱橫尺寸,亦不及中桅帆的三分之一。蘇州、湖州(今吳興)一帶六縣運來的米,其糧船大多要過石拱橋,且無長江、漢水之險,故桅與帆尺寸都可縮減。如果駛經湖廣(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的船,則過湖穿江時會無故掀起風浪,所以船錨、纜繩、帆、桅都必須嚴格符合規定尺寸才沒有後患。風帆的尺寸要根據全船的寬度決定,尺寸過大則有危險,不足則受風力不強。

船帆的材料由破開的竹片編成,用繩編竹片,逐塊摺疊,以待懸掛。糧船的中桅帆需要十人之力才能升至桅頂,船頭帆則兩人便足夠了。掛帆繩時,先將由一寸粗的中空圓木作成的滑輪繫在桅杆頂上,然後將繩索帶在腰間攀桿而上,把三股繩交錯地穿過滑軸掛繩。風帆頂端一葉所受的風力相當下面的三葉。將風帆調整勻稱、順當,順風則將帆張到最大限度,則船行速如快馬。若風力不斷增大,則逐步減少張開的帆葉(遇到大風,帆葉鼓得厲害不能迅速降下時,可用搭鉤扯下)。風猛時,只張一、二葉便可。

借橫向吹來的風行船,叫「搶風」。如果順水行船,便升帆按「之」或「玄」字形的曲折航線行駛。船搶風向東航行時,如只能平過對岸,甚至後退幾十丈,此時趁船還未到達對岸,便立刻轉舵,並把帆調轉向另一舷上去,即把船搶向西駛。借水力和風力相抵,船沿著斜向前進,一下子便可航行十餘里。如在平靜而不流動的湖水中行船,亦可借水力、風力緩緩相抵而行。如果逆水行船,又遇橫風,就寸步難行了。船順著水流航行,就像草隨風飄動一樣,所以要用舵來攔截水,使其不按固定方向流動,因為舵板一轉,就有一股水流順其方向流動。

舵的尺寸下端要與船底取平。如舵長出一寸,當遇到水淺時,船身已過,而船尾的舵卻被卡住。若遇猛力狂風,則一寸之木造成的困難就無法形容了。舵若比船底短一寸,則轉動力小,船不能很快調轉方向。舵攔截水的能力所及,只到船頭而止,船底下的水仍儼然是一股順著水流方向的急流,故船頭自然按操縱的正確方向行進,其中的作用妙不可言。舵上的操縱桿叫「關門棒」,要船頭向北,則將其向南轉。欲船頭向南,則將其向北轉。若船身太長,而橫向吹來的風又很大,舵力不那麼夠用,這時要急速放下一塊「披水板」,以抵擋風勢。船舵用一根直木作舵身(糧船用的直木圍三尺、長一丈多)。舵上部橫插關門棒,下部鋸開接口以裝上斧形的舵板,再用鐵釘釘固,便可攔截水了。船尾高起的地方,也叫「舵樓」。

鐵錨的作用,是沉在水裡將船繫住不動。一艘糧船共用五、六個鐵錨,最大的叫「看家錨」,重五百斤內外,其餘的在船頭用二個錨,船尾也用二個。船在中流遇上逆風,既不可進、又不能靠岸停泊時(或業已靠岸但水底有石頭而不是沙土,也不能停泊,只有在水深處拋錨),就要把錨沉於水底。繫錨的長繩纏繞在將軍柱上,錨爪一一遇泥沙便扎底抓住。十分危急時,要下「看家錨」,繫住這個錨的纜索叫「本身」(命根),這是就其重要性而言的。有時本船被同一航向的前面的船阻擋,恐本船順勢急過有撞傷之禍,就要急忙下船尾錨拖住,使之不快速駛過。風平開船,要用雲車絞纜繩將錨提上來。

密合船板隙縫,要用剁碎的白麻絮作成麻筋,用鈍鑿將麻筋塞入隙縫內,然後以篩過的細石灰和桐油搗拌成團,再填充船縫。浙江溫州、台州(今臨海)與福建、廣東,用蠣灰代替石灰。

船上繫船帆的繩索用火麻(一名大麻)秸糾絞,直徑達一寸以上的粗繩,即使繫住萬斤以上的東西也不會斷。繫錨的纜繩.以破析的青竹作成,其篾線入鍋煮熟後再糾絞。拉船的纖繩也是將篾線煮熟後糾絞,繩達十丈以上長時,中間作圈當作接環,遇障礙可以掐斷。竹性筆直,一條篾線可受千斤。過長江三峽進入四川的水上行船,不用糾絞的纖繩。而是直接把竹破成一寸多寬的整條竹片,互相連接,名曰「火杖」。因為沿岸石崖棱如刀刃,怕篾繩容易損壞。

造船用的木料,桅杆用勻稱筆直的杉木,長度不足則接成,其外表用鐵箍逐寸包緊。船樓前要空出地方,架立桅杆。立中桅時,要拼合幾條大船來承載,桅杆一端繫以長繩並吊起。船上的梁、枋與船壁,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要是春秋二季砍伐的,放久會蛀壞);船底和甲板用什麼木料都可以。但舵桿則用榆木、楖木、櫧木。關門棒用稠木、楖木。船槳用杉木、檜木、楸木。這是用木料的大致情形。

原文

舟車第九卷──漕舫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天工開物。(公有領域)

凡京師為軍民集區,萬國水運以供儲,漕舫所由興也。元朝混一,以燕京為大都。南方運道,由蘇州劉家港、海門黃連沙開洋,直抵天津,制度用遮洋船。永樂間因之。以風濤多險,後改漕運。平江伯陳某,始造平底淺船,則今糧舡之制也。

凡船制,底為地,枋為宮牆,陰陽竹為覆瓦;伏獅,前為閥閱,後為寢堂;桅為弓弩,弦篷為翼;櫓為車馬;䉡縴為履鞵索為鷹雕筋骨;招為先鋒,舵為指揮主帥;錨為扎軍營寨。

糧舡初制,底長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採巨木,楠為上,栗次之。頭長九尺五寸,稍長九尺五寸;底闊九尺五寸,底頭闊六尺,底稍闊五尺;頭伏獅闊八尺,稍伏獅闊七尺。梁頭一十四座。龍口梁闊一丈,深四尺;使風梁闊一丈四尺,深三尺八寸;後斷水梁闊九尺,深四尺五寸。兩廒共闊七尺六寸。此其初制,載米可近二千石(交兌每隻止足五百石)。後運軍造者,私增身長二丈,首尾闊二尺餘,其量可受三千石。而運河閘口原闊一丈二尺,差可度過。凡今官坐舡,其制盡同,第窗戶之間,寬其出徑,加以精工彩飾而己。

凡造舡先從底起,底面傍靠檣,上承棧,下親地面。隔位列置者曰梁。兩傍峻立者曰檣。蓋檣巨木曰正枋,枋上曰弦。梁前豎桅位曰錨壇,壇底橫木夾桅本者曰地龍。前後維曰伏獅,其下曰拏獅,伏獅下封頭木曰連三枋。舡頭面中缺一方曰水井(其下藏纜索等物),頭面眉際樹兩木以繫纜者曰將軍柱。舡尾下斜上者曰草鞋底,後封頭下曰短枋,枋下曰挽腳梁,舡梢掌舵所居,其上曰野雞篷。(使風時,一人坐篷巔,收守篷索)。

凡舟身將十丈者,立桅必兩:樹中桅之位,折中過前二位,頭桅又前丈餘。糧舡中桅,長者以八丈為率,短者縮十之一二;其本入窗內亦丈餘;懸篷之位,約五、六丈。頭桅尺寸,則不及中桅之半,篷縱橫亦不敵三分之一。蘇、湖六郡運米,其舡多過石甕橋下,且無江漢之險,故桅與篷尺寸全殺。若湖廣、江西省舟,則過湖沖江,無端風浪,故錨、纜、篷、桅,必極盡制度,而後無患。凡風篷尺寸,其則一視全舟橫身,過則有患,不及則力軟。

凡舡篷,其質乃析篾成片織就,夾維竹條,逐塊折疊,以俟懸掛。糧舡中桅篷,合併十人力方克湊頂,頭篷則兩人帶之有餘。凡度篷索,先繫空中寸圓木關捩於桅巔之上,然後帶索腰間,緣木而上,三股交錯而度之。凡風篷之力,其末一葉,敵其本三葉。調勻和暢。順風則絕頂張篷,行疾奔馬;若風力至,則以次減下(遇風鼓急不下,以鉤搭扯);狂甚則只帶一兩葉而已。

凡風從橫來,名曰搶風。順水行舟,則掛篷「之」、「玄」遊走。或一搶向東,止寸平過,甚至卻退數十丈;未及岸時,捩舵轉篷,一搶向西。借貸水力兼帶風力軋下,則頃刻十餘里。或湖水平而不流者,亦可緩軋。若上水舟,則一步不可行也。凡船性隨水,若草從風,故制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轉,一泓從之。

凡舵尺寸,與船腹切齊。若長一寸,則遇淺之時,舡腹已過,其稍尾舵使膠住,設風狂力勁,則寸木為難不可言;舵短一寸,則轉運力怯,回頭不捷。凡舵力所障水,相應及船頭而止,其腹底之下,儼若一派急順流,故船頭不約而正,其機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關門棒,欲船北,則南向捩轉,船欲南,則北向捩轉。船身太長而風力橫勁,舵力不甚應手,則急下一偏披水板,以抵其勢。凡舵用直木一根(糧船用者,圍三尺,長丈餘)為身,上截衡受棒,下截界開銜口,納板其中,如斧形,鐵釘固拴以障水。梢後隆起處,亦名曰舵樓。

凡鐵錨所以沉水繫舟,一糧船計用五、六錨,最雄者曰看家錨,重五百斤內外,其餘頭用兩枝,稍用二枝。凡中流遇逆風,不可去又不可泊(或業己近岸,其下有石非沙,亦不可泊,惟打錨深處),則下錨沉水底,其所繫,纏繞將軍柱上,錨爪一遇泥沙,扣底抓住。十分危急,則下看家錨。繫此錨者名曰「本身」,蓋重言之也。或同行前舟阻滯,恐我舟順勢急去,有撞傷之禍,則急下稍錨提住,使不迅速流行。風息開舟,則以雲車絞纜,提錨使上。

凡船板合隙縫,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極入,然後篩過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調艌。溫、台、閩、廣,即用礪灰。

凡舟中帶篷索,以火麻稽(一名大麻)綯絞;粗成徑寸以外者,即係萬鈞,不絕。若繫錨纜,則破析青篾為之。其篾線入釜煮熟,然後糾絞。拽繾䉡,亦煮熟篾線絞成,十丈以往,中作圈為接彄,遇阻礙可以掐斷。凡竹性直,篾一線千鈞。三峽入川上水舟,不用糾絞䉡繾,即破竹闊寸許者,整條以次接長,名曰「火杖」。蓋沿崖石棱如刃,懼破篾易損也。

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舡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併數巨舟承載,其末長纜繫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艙桿用榆木、楖木、櫧木;關門棒用稠木、楖木;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其大端云。

【注釋】
◎舡:讀船,同「船」。
◎混一:統一。
◎開洋:出海。
◎枋:讀方,由大方木一條條拼接成的船體四壁。
◎陰陽竹:船室上頂棚,鑿空中節的竹凸凹搭接而成。
◎伏獅:船體首尾橫穿兩邊船枋的大橫木。
◎閥閱:古代官宦人家,為擺排場,在大門外豎立的兩根木柱。
◎桅:讀危。船中間直立的架帆的長木杆,又叫桅杆。
◎弦篷:船帆。
◎纖:拉船用的纖繩。
◎綽索:繫錨用的長繩。
◎丈、尺:明代一尺為31.1厘米,丈、尺、寸均十進制,即一丈為十尺、一尺為十寸。
◎梁頭:指橫貫船身的大梁,即兩側船壁中間架設的橫木。
◎廒:讀敖,船艙。
◎棧:甲板。
◎石瓮橋:石拱橋。
◎過前二位:繞過兩梁。
◎關捩:操縱轉動的機關,相當於滑輪。捩,讀列。
◎湔至:接連、反覆地到來。
◎泓:水流。
◎披水扳:船頭上裝的可上下提動的劈水板,共兩塊,裝於左右兩側。
◎雲車:立式起重絞車。
◎梢尼:船尾的阻力。
◎艌:讀念。用麻絮、油灰嵌塞、平整船縫。
◎篾:讀滅。劈成條的竹片。
◎繾:同纖,拉船用的繩索。
◎接彄:接環。彄,環狀物。@#

──轉自《新三才》

點閱【天工開物】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隱世2000年,在特殊的時代被重新發現,神祕的羊皮古卷,記載的是神的預言?為什麼教廷卻不敢承認它的存在?
  • 至今無解的神奇傳承,目不識丁卻能唱頌數百萬文字的英雄史詩。西藏說唱藝人的背後到底有什麼神力相助?
  • 蔓延中的疫情方興未艾,人類在力尋出路之餘,其實,還得回歸原點,重新審思自古以來瘟疫的真實面貌,才能找到正解良方。
  • 江浙一帶有一個人叫鄭夷甫。他少年有為,令人羡慕。嘉祐年間,在高郵做官。后來遇到了一個有功能的人,可以推算人死的時間,沒有不準的。鄭夷甫叫他一算,原來自己只能活35歲。他一下子就開始感傷起來。有人勸他學一學《老子》或是《庄子》來給自己寬寬心。后來听說有一個和尚,坐在那里和別人談笑中而圓寂。鄭夷甫听了感嘆說:「我不能長命百歲,那也要象這個和尚一樣,也就沒有什么可遺憾的了。」到了那個日子前十天,他四處走親訪友道別。到了那一天,他沐浴更衣,來到屋外的一個亭子里,親自叫人打掃燒香。就在揮手指畫之中,突然就死了。
  • 中國的學術界對于夢溪筆談評价極高。或是「知名度最高,影響最大,傳播最廣」,或是「我國古代科學的傑作,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份寶貴遺產」。然而,對照學者的評論与夢溪筆談原文,我們不難發現,學者們一律對夢溪筆談中記載的神祕現象避而不談。其中原委,這里先不論。我們將整理出夢溪筆談中記載的一些神祕現象,和一些現代科學置之不理的科學方法。
  • 《夢溪筆談》中詳細記載了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的工藝過程。活字印刷的出現比西方約早400年。以下是書中所述的活字印刷工藝過程。
  • 當今有一個叫巴格思特的美國科學家發現牛舌蘭花象人一樣有感情。一千多年前,沈括在《夢溪筆談》裡講述了一個虞美人草聞樂起舞的動人故事。
  • 阿膠
    編者的話:現在的人都認為現代科學很發達,是古人難以想像的。但從宋朝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記載的宋朝以前在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生物學、醫藥學、考古、語言、史學、文學、音樂、繪畫以及財政、經濟等等的發現和成就來看,事實並非如此。通過介紹《夢溪筆談》,我們與讀者分享中國古代科學的成就。
  • 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巨著《夢溪筆談》第二十一卷《異事異疾附》中描述了一件奇事,其中所述的湖上明珠不由得不讓人想起今天被廣泛關注的飛碟。
  • 《帝鑑圖說》插圖《望陵毀觀》,描繪唐太宗體從魏徵勸諫,拆毀了台觀。(公有領域)
    唐太宗嘗言:「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卒令不聞其過,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如果有這樣的一個暴政,不僅「防民之口」,官員們還肉麻的為暴政歌「功」頌「德」,這樣的政權又能維持多久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