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節氣】初冬小雪 9招養腎 固生命之本

作者:容乃加
黃曆十月中氣,「小雪」到了!(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320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初冬小雪時節到了。初冬養生怎麼養、怎麼補?

二十四節氣之一  小雪

每年小雪節氣在公曆11月22日前後三日之間到來,它是黃曆年中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2018年「小雪」就落在11月22日。

「小雪」是黃曆十月中氣,和前一個節氣「立冬」一樣,都屬於初冬時期的節氣,古書中稱這段時間為「孟冬」時節。中國大陸地域廣,臨小雪節氣,北地、江南兩樣情。唐代陸龜蒙《小雪後書事》就有這樣的描寫:「時候頻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立冬與小雪,都屬於初冬時期的節氣,古書中稱這段時間為「孟冬」時節。(Pixabay)

古人說,冬季天地之氣陽升陰降,天地陰陽不交感,所以萬物也就失去生機。陰陽離而不合,導致天地閉塞,地面上的水珠凝結成霜,雨水遇寒成雪,天空中的彩虹失去了水氣屏幕,也消失了影蹤。

養生要點——養腎

冬天雖然寒冷,然而對養生、對生命蘊蓄活力來說,反而是一個關鍵的季節。

中華文化中的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上說,冬天是養精蓄銳的重要時節,要「閉藏」。用俗話來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冬天裡好好養藏自己的精氣神,充分地休養生息讓生命回春,人才不容易老化。

冬藏,休息養生。(Pixabay)

《養生三要》說人的元氣生來不同、壽命各有長短,然而透過養生也可以延年(「人之年壽長短,元氣所稟,本有厚薄,然人能善養,亦可延年。」)。初冬「小雪」時節,養生養腎怎麼養、怎麼補?本文整理了9招給您參考:

1. 養腎比補腎重要,冬天得時:

從陰陽五行來說,冬天養生在養腎,以「養精蓄銳」為要。「腎」在中醫學中不僅指腎臟,而是一個整體的概念,是指人體藏精的功能。腎為先天之本,養腎可以長壽。中醫師林貴強調「養腎比補腎重要」,日常的食補比藥補更好。一年四季都能養腎,但以冬天養腎最能見效,因為冬天腎氣最強。

2. 飲食原則「去寒就溫」:

性質溫熱的食物,適合一般人冬天食用養腎。中醫師胡乃文表示,人虛才要補;不虛時,吃東西讓身體溫熱就好。此外,也要遠離冰涼食品和寒性食材等這些對養腎有負作用的食物。五畜中的雞肉、豬肉適合於冬天食用。

雞肉很適合冬天滋補。(Pixabay)

3. 「量身訂造」個人的食補方子:

「冬天進補」到處都聽得到、看得到,到中藥舖裡抓個食補方子回家燉補也很常見,例如「八珍」、「十全大補」;但是中醫師提醒,個人的體質不同,一般市售補方不見得適合個人,而且劑量加減也要隨人而異。所以冬天進補要找中醫師問診開補方。

4. 溫和平補養腎:

冬天平補是溫和養腎方法,普遍適合一般人。「四神湯」從霜降以後就被中醫師推薦,入冬也適合。「四神湯」加上「當歸酒」更能去寒就溫,比較適合一般人食補調養。

四神湯食補藥材包含:山藥、芡實、蓮子、茯苓(比薏仁去濕效果更好),加上排骨或是切成一口大小的豬肉塊一起燉煮到熟爛。同時,用米酒泡一、二片當歸做成當歸酒,加入煮好的四神湯調味可以活血去淤。

四神湯是冬天美味的平補藥膳。(彩霞/大紀元)

5. 不用油膩厚味的補品:

一般熟悉的冬天進補方子多採用大量的肉類,汁濃味稠;然而現代人飲食中,普遍多油、多鹽、多醣,帶有患高血脂、高膽固醇、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症狀的人也不少,所以初冬進補特別要忌油膩厚味,以免造成身體更重的負擔,甚至進補後立即讓痛風找上門。

6. 留意暖身酒反作用:

一般人以為冬天裡喝酒可以去寒保暖,但是酒喝多了會使身體內交感神經亢奮,結果反而讓身體更冷。還有心臟比較弱的人更是要小心,不要讓酒造成心臟過度亢奮。冬天五行水剋火,心臟的五行對應屬火,養腎的同時也要護心。

冬天喝酒暖身,小心適得其反。(Pixabay)

7. 適度攝取鹹味食物:

鹹味食物入腎臟,《陰陽應象大論》說:「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但是吃鹹味也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過猶不及。

8. 多選用黑色食物:

《陰陽應象大論》說冬天「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冬天多吃黑色食物,例如黑豆、黑刺參、何首烏、黑芝麻、黑芝麻糊等等,都是不錯的養生食物。之前立冬節氣的文章,介紹過中醫師林貴推薦的一方「刺參燉黑豆湯」[1]的養生食譜。另一味中醫師推薦的食療食譜「何首烏黑豆干貝山藥紅棗湯」,有補中益氣的效用。

食材:生山藥半斤、何首烏5錢、生黑豆1兩、紅棗1兩、乾干貝1.5兩、水1200 cc
調料:鹽一小匙(隨意選用)米酒30 cc
作法:
1. 生黑豆預先在乾鍋微火炒過。
2. 何首烏、黑豆、干貝三種食材入鍋(食療建議陶、瓷鍋)煮1小時後,加入山藥和紅棗再煮5分鐘,入酒、鹽調味即成。

鹹味的黑豆可以補腎氣、排毒,是冬天養腎的好食物。(Pixabay)

9. 多曬冬陽補充骨本:

腎臟主人體骨骼的發育、強壯,冬天的太陽可以補充人體的骨本。在陽光下閒適地散步,不僅讓人遠離憂鬱,有益於調養精神,同時又補充了骨本,實惠而不費!

《黃帝內經》說養生之道主要是順應陰陽,大自然生物逢冬季,就是收藏、冬眠的季節,人活在天地間,又怎能自外於天地的規律哪!你看那落葉喬木,入冬了葉子也落盡,讓它減少耗喪養分,在深處保藏了生命力,等待來春再次發芽。人要順應天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過生活,冬天養腎固本就是最重要的養生之道。

冬天的太陽,不僅讓人遠離憂鬱,有益於調養精神,同時又能補充人的骨本。冬天散步曬太陽,實在是惠而不費!(Pixabay)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糖蔗造出的糖有凝冰糖、白霜糖、紅砂糖三個品級。這三個品級系由蔗漿的老嫩來決定。糖蔗外皮到秋天逐漸變成深紅色,冬至後由紅色轉褐色,最後成為白色。五嶺以南無霜地區,糖蔗放在田裡不砍,用以造白糖。但廣東韶關、南雄以北,十月即降霜,蔗質遇霜即遭破壞,不能在田裡久放以成白色,故速伐以取紅糖。
  • 俗語說「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黃帝內經》這部華夏養生寶典,揭示人的養生原則就強調「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落實到生活,從寢食上來看「霜降」養生的具體作法。
  • 霜降是最想念的季節,那麼伊人在何方呢?古代經典中就有解釋。看《禮記》記載,還有周宣王時代的《履霜操》……
  • 立冬了!《內經》提醒人,順應陰陽過生活就是養生的根本之道。面臨一年中最冷的冬季,實踐「養藏」是養精蓄銳、延年益壽的保健之道,以免傷害生命之精,使得得來春痿厥不振,傷害生命力。
  • 古人講「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中生命發揚的季節。穀雨是暮春的最後一個節氣,錯過穀雨終就錯過了今年的春天。切切要惜春,就在正當下!
  •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春分之後到來,此時天地萬物的生長皆清淨㓗齊陽氣發,所以稱「清明」。自古以來清明融合了節氣、歷史的內涵,形成古老又豐富多元的節俗!其中不少節俗傳自僅相隔一二天且節俗用意又相近的寒食節。
  • 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局部)。(公有領域)
    節氣「清明」表示什麼意義呢?清明對應卦象是什麼涵義?如何利用「清明」讓人生「樂活」呢?古人有一套!
  • 春分節氣後到來的是「清明」,此時清淨明潔之氣象,瀰布天地間,萬物欣欣向榮。我們來探索一下: 清明節的日期為何在4月4日和4月5日之間變動呢?古代的清明節也放連假嗎?作什麼活動呢?
  • 「春分」在一年中是一個很有指標性的節氣,在生命過程中也是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中國的節氣「春分」指示新生、誕生的含意;西方的逾越節、復活節的時間也都在此時節。東西方文化對生命的理解在春分時節展現了什麼妙合之處嗎?
  • 圍爐、守歲中,遠處、近處的爆竹聲此起彼落傳開來!暖風褪去柳梢冷,一夜喚回天地春!守護傳統價值的民俗,守護人心中的善,穿過除夕,正月初一的新年晨光將春天捎回大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