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眸】做夢都是滅共復國的上將陳誠

文/宗家秀

1961年7月31日,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右)與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左)在白宮會見陳誠(中)。(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14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他一生有兩大特色,一是堅決反共,二是忠君報國。同時,他較早就能有意識地區分中共組織與中國人。

在他去世前的一兩年裡,連做夢都是指揮大軍渡海反攻,光復大陸,勝利還都,他一生未竟的事業就是滅共復國。

與劉伯溫同鄉的有志少年

陳誠,字辭修,1898年出生於浙江青田。父親陳希文為青田縣立敬業高等小學校長。青田以盛產凍石而揚名中外。自青田縣沿甌江西行30多公里即為浙江省著名的石門洞風景區。

大明「誠意伯」劉基劉伯溫就出生在石門山麓,他曾在此求學就讀,並留下名篇《郁離子》。南朝永嘉太守謝靈運遊歷後,此地即以全國36洞天之一而聞名。石門山洞景色旖旎,亦為道家聖地,人處其間,俗念頓消。

陳誠自號「石叟」,得名於他少年時代為石門洞題就的一首詩:「鼓旗對峙鎮山門,昔日文成策主勛,安得馳驅旗鼓出?青天之下掃餘氛。」詩的落款為「石叟」。

從詩中可以看出,陳誠少年即懷有輔佐明主掃平天下的雄心壯志。而「石叟」自號恰恰又是陳誠一生信念堅定、做人廉潔、辦事老練持重的形象寫照。

陳誠在省立中學和師範學校讀書時就文武全才,運動會總是個人總分第一。1919年,陳誠在父親陳希文的好友皖系部隊師長杜志遠的引薦下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陳誠,攝於20世紀20年代。(公有領域)

保衛國父受傷 結緣效忠蔣中正

1920年,陳誠與粵籍同窗南下入粵軍第一師,並加入國民黨。1922年陳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保定軍校炮兵科。次年,陳誠任粵軍第一師第三團上尉連長,負責大元帥府的警衛。5月,在隨孫中山討伐叛軍沈鴻英的肇慶戰役中,陳誠胸部中彈,住進了肇慶醫院。

蔣介石當時是大元帥行營參謀長,奉命到肇慶慰問受傷將士,孫中山建議蔣尤其應該去看看陳誠。一番對談之後,蔣介石對陳誠印象很好,回去後讚歎說:「陳誠是個厲害的人物,將來一定有出息。」

蔣介石任黃埔軍校校長後,有一次凌晨在校內巡察,看到陳誠一個人在練單槓,便信步走過去,看見陳誠身邊放了一本《三民主義》(另有一說是本兵書),得知陳誠徹夜未眠在鍛煉和讀書。

自此後,陳誠得到了蔣介石的首肯和重用。隨後,陳誠在國民革命軍的東征、北伐戰役中屢立戰功,並在中原大戰中榮升第18軍軍長,時年陳誠34歲,人稱「童子軍」。

每獲戰功,拿到的獎金,陳誠一概分發給屬下,或納入軍隊的戰功基金。

區分中共組織與個人 力剿赤匪

陳誠一生反共意志堅定,早年對中共黨性泯滅人性、中共組織不同於中國人,就有著較為清醒的意識。

陳誠在其回憶錄中將中共紅軍直稱為「赤匪」,指出它是蘇俄共產國際在中國製造的一種匪患,並稱誕生於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出賣民族利益的組織。

陳誠在解讀孫中山「容共」策略時分析道,「容共」不是容納共產主義,更不是允許共產黨加入國民黨。因為當時李大釗等共產黨徒提出加入國民黨時,是說一個一個加入的,而不是把一個團體加入國民黨。

「以國父之寬容大度,對於『人』是不曾有所歧視的。至於一經作了共產黨,便不復再有人性,這豈是國父當初始料之所能及?」「共產黨徒以個人名義加入本黨之後,立即展開挑撥離間的分化作用,於是乃有『左派』、『右派』、『中派』等等名稱出現。在『革命的向左轉』的口號之下,共產黨在本黨陣營中已隱然露出他們的本來面目。」

陳誠指出,單就中共嗜殺來說,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紀錄。飢餓也是一種慢性屠殺。中共與普世價值的「人道」為敵,是因為他們「否定人是人,而肯定人也是物」。

陳誠明確地說:「自始至終,恐怖主義和共產統治就沒有分過家。」並引用吳稚暉先生的話批評共黨 「『好話說盡,壞事做完』,最為要言不煩」。

陳誠在回憶錄中對中共的評價切實而又深刻,他品論說,中共的「匪格」實屬下下,因為他們總是假託人民公意,欺人自欺,殘酷卑鄙。

陳誠自1931年至1936年一直追隨蔣介石全力剿共。在第三、四、五次圍剿中共紅軍期間分別任追擊軍第二路指揮官、中路軍指揮官、北路軍前敵總指揮兼第三路軍總指揮。1936年上半年,陳誠奉蔣之命,任晉、綏、陝、甘四省邊區「剿匪」總指揮,增援閻錫山剿赤匪。

在剿共戰爭期間,蔣介石兼任剿匪軍總司令。(公有領域)

西安事變忠貞護蔣

1936年5月,已受中共欺騙與蠱惑的張學良邀請「剿匪」總指揮陳誠在太原吃飯,探其對「容共抗日」的態度。陳誠表示對共匪非痛剿不可。

陳誠對張學良容共的曖昧心態不滿,說「攘外必先安內」是迂迴曲折貫徹抗日的策略和手段,紅軍和蘇維埃政府是必須予以消滅的。

9月,張學良找來在武昌任職的老部下馮庸,先向馮庸灌輸「容共抗日」的思想,再利用其與陳誠交好的關係去遊說陳誠。陳誠聽了馮庸的轉述和觀感,聯想到5月宴會時張學良的表現和湯恩伯繳獲的東北軍與紅軍聯絡的文件,心中有所警覺,於9月17日晚密電蔣介石,認為張學良的走向比兩廣事件要嚴重,「則須力阻止之,絕不可聽之而處於被動,使整個國家陷入萬劫不復也。」

蔣介石接電後,命陳誠速飛西安以觀究竟。不想此時發生漢口日本租界日警吉岡被殺事件,陳誠急需處理而無暇去西安。20日,陳誠致電張學良,表示反對他的主張,竭力維護蔣委員長「攘外必先安內」策略。

12月12日晨,西安事變爆發。楊虎城第十七軍在西京招待所扣押陳誠等南京軍政大員,排槍掃射陳住所,中央委員邵元沖等中槍遇難。

西安事變中張學良去見被軟禁中的陳誠,陳誠發問:「你給我交個底,你是不是想要殺害蔣委員長?如果是這樣,你就先把我陳誠殺了。此生無論生死,我都跟定了蔣委員長。」

西安事變後,國民政府被迫收編中共匪軍,中共假抗日的口號也進一步刺激了日軍侵華野心。八年抗戰中,陳誠在淞滬戰役、武漢戰役中立下戰功。1940年統帥第六戰區兼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43年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

抗戰勝利後,中共迫不及待地竊取勝利果實,國共戰爭中,陳誠任國軍參謀總長兼海軍總司令。1949年1月,陳誠接替魏道明就職台灣省主席,職業生涯由戎馬一生轉向文治寶島。

國共戰爭中,陳誠任國軍參謀總長兼海軍總司令。(公有領域)

主持台灣土改 未流一滴血

1949年前後,台灣海峽兩岸都進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

結果是,大陸200萬地主人頭落地、家破人亡,參與「鬥地主 挖浮財」的農民搶得的土地裡的草還沒拔盡,就又被中共搶回去了。

1949年春,台灣行政院在陳誠的主持下頒布《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即耕地地租額不得超過主要作物年產量總額的37.5%。而原來的地租額在50%~70%之間。這一政策受惠最大的是農民。當時地主占台灣農村人口的11%,擁有56%的土地,88%的農民占有耕地22%。

開始時,地主較為牴觸,陳誠就邀請擔任參議會議員、議長的地主來懇談,給他們講解,土改的政策一方面解除了農民的負擔,但實際上是保護了地主,因為如果地主和農民佃戶之間能夠自洽地調整好關係,就能抵禦中共紅色滲透,已滲透到台灣的紅色力量無法利用農民挑事,這樣才能達到民生主義的目的。

同時,陳誠承諾政府的田賦稅和餘糧徵購數額也按減租比例縮減。這樣減租政策得到了地主的支持。1949年約30%的農民增加了收入,1950年農民子女入學率比1948年提高了44.75%。

1951年,陳誠在蔣介石的指示下實施公地放領政策,即土地私有化,真正實施「耕者有其田」。政府用貸款的方式把土地給農民,農民可以分10年償還地價,但政府保證承領土地負擔不超過承租期間的負擔。

陳誠保證農民負擔不會增加,地主也不能吃虧。政府對地主3甲以上的田地進行收購,保證地主每年的純收益超過37.5%的地租收益,同時地主可以保留3甲水田和6甲旱田,以保證基本生活。

台灣的土地改革沒有流一滴血。至1955年,31.7萬佃戶成為自耕農。農民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會的指導下,提高農業生產量,改善農業技術,改善農民生活。陳誠同時實行幣制改革、穩定金融,將國有企業民營化,為台灣日後成長為亞洲經濟四小龍奠定了基礎。

陳誠在其《台灣土地改革紀要》一書序言中說:「吾人堅欲在台灣實行土地改革,非僅為解除台灣農民之痛苦,實為解除大陸全體人民痛苦之嚆矢;非僅為農業發展而出此,實為進入工業社會作先驅;非僅為經濟問題而謀劃,實為反攻復國作必要之準備。」

這樣的話語,今日讀來然覺力透紙背,祛除共邪壯志未酬,後繼諸君當明志以堅行。

民國50年代「耕者有其田與耕者有其糧」的廣告文宣(HuKi001/維基百科

在台肅共

中共在完全篡得政權之前,經常挑動台海兩岸受紅色意識影響的學生外圍組織鬧事。

1949年3、4月份,南京中央大學等10所高等院校五千多人舉行示威遊行給總統府施壓。4月6日,台北台灣大學和台灣師範學院的潛伏中共黨人鼓動數百名學生大肆張貼反國民政府的標語,高唱紅色歪歌《你這個壞東西》。

過程中,台灣警察被打傷。陳誠與台大校長傅斯年等人合作,一舉抓獲了潛藏的共諜,平息了紅色學潮。陳誠指示:「要在不流血的原則下,清除匪諜,安全學校。」

陳誠深知中共的狡猾與奸詐,他說:「真正的匪諜分子往往只躲在幕後操縱,很少自己出面鬧事的。」陳誠表示對付共諜就像對付膿包一樣,疤頭出白色動一下手術,膿就擠出來了,如果過早開刀,人們分不清就要責備政府壓迫,「等到大家一致要求非清除少數害群之馬不可的時候,才可獲得民間的諒解與支持。」

一經發現的共諜,陳誠都採用雷霆手段,共諜沈鎮南、劉晉鈺、錢克顯等均遭槍決。陳誠認為:「要知道縱容敵人,就是毀滅自己。」

做夢都是滅共

1954年,陳誠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六年後高票數連任副總統一職,成為台灣政壇上的二號人物。

陳誠領導台灣的主導思想是「建設台灣、光復大陸」。他把大陸人分為五種:第一種少數共黨首腦,這是中共鷹犬;第二種是甘心附共與投共分子,亦是少數;第三種是投機分子,表面不在少數,實際上作用不大;第四種是滿心痛恨,不得已留在共區受凌辱的人;第五種是有計劃有決心和共匪搏鬥的人,他們多是自發的。

陳誠一生未竟的事業就是復國反共,在去世前的一二年,他連做夢都是指揮大軍渡海反攻,光復大陸,勝利還都。他強調滅共要有長期準備,但不拘於時間,要善於抓住時機克敵制勝。

1965年3月3日,陳誠病逝。留下了六十六字的遺囑。即為:「希望同志們一心一德,在總裁領導之下,完成國民革命大業;不要消極,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全國軍民共此患難;黨存俱存,務求內部團結,前途大有可為。」

中華民國第二、三任副總統陳誠(公有領域)

陳誠逝世後,國民政府按黨國最高級別發喪,以家鄉傳統的儀式將他安葬在台北泰山鄉同榮村。中華民國各地各軍各單位一律下半旗,公祭日和殯葬日停止娛樂和宴會。

10日,蔣公夫婦含淚弔祭,蔣公書輓聯:「光復志節已至最後奮鬥關頭,那堪吊此國殤,果有數耶?革命事業尚在共同完成階段,竟忍奪我元輔,豈無天乎!」 蔣經國吊曰:「三十年導師中殂,猶國不憂身,少長皆令照肝膽;千萬里疆土待覆,為河亦為岳,涕夷原許負弓旌」

陳誠一生反共,一心精忠報國。他曾有這樣一段話:「我們人人都能不怨天不尤人,痛切地反省自己,刻苦地砥礪自己,則今後反共復國的展望,實在沒有稍涉悲觀的理由。有一副聯語說得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竟吞吳。有為者亦若是而已。」

時至今日,「天滅中共」的機遇已經到來,陳誠的遺願將不再是夢想。@*#

參考資料:

何定藩:《陳誠先生傳》
杜偉:《我所知道的陳誠》
沈宗瀚:《陳故副總統與農業》
陳誠:《陳誠回憶錄》《台灣土地改革紀要》
徐娜:《陳誠評傳》
秦孝儀:《中華民國經濟發展史》第3冊

點閱【歷史回眸】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國珍寶花落兩岸。關於中國的兩座故宮一直有個說法,北京故宮「有館無寶」,台北故宮「有寶無館」。如今北京故宮博物院裡95%的精品文物都安詳靜謐地躺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裡。
  • 在人類的歷史上,疾病不僅能影響個體的命運、決定人的生死存亡,大規模的疫病通常還能改變歷史的前進方向,擊響改朝換代、王朝興衰的節奏,從東方到西方,莫不如此。
  • 近日,中共軍事情治官員王立強在澳洲投誠,揭祕中共特工活動對香港、台灣及國際社會的全面、強力滲透,引發全球關注。在中共竊政前,素有蔣介石佩劍之稱的軍統戴笠,有著超常的滅共肅諜才能,令當時的共匪聞風喪膽。
  •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身處危難中的蔣介石拒絕向叛軍做出任何承諾與妥協,並訓示張楊二人:「此次西安事變,實為中國五千年來歷史絕續之所關,亦為中華民族人格高下之分野,不僅有關中國之存亡而已。」
  • 蘇聯解體前,有一則關於克格勃的笑話。公共汽車上,一位乘客對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說:「先生,您目前為祖國的克格勃服務嗎?」對方回答:「沒有。」乘客接著問:「那您有親人為克格勃服務嗎?」回答:「也沒有。」乘客還是堆滿笑容地問:「那您有要好的朋友為克格勃服務嗎?」對方還是回答「沒有」。乘客突然變臉:「請把臭腳挪開,你踩著我了。」
  • 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唐山大地震還要慘絕人寰的中國災難,是被美國曝光的。2005年美國《Discovery》節目向全世界披露了一個排名世界第一的人為災難: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潰壩事件。
  • 誰拿走了絕密文件?令美國總統害怕的懸案,至今無解,卻終結了兩位美國高層人士的政治生涯。
  • 30年代初,在世界面臨著經濟大恐慌之際,希特勒及其所率領的納粹黨以改革者自居,大行國家社會主義,一時將德國的經濟推向高峰,創造空前的政績。但在納粹黨取得政權之後,亦露出殘忍的本性:發動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前後總共造成了數千萬人的死亡。
  • 每當莫斯科舉行大遊行,大閱兵時,沒有一個莫斯科平民見過國家領導人是如何抵達了紅場陵墓上的觀禮台。不過,這並不奇怪。很多人早已聽說過那裡隱藏著一條華麗的密道,連接著克里姆林宮與紅場陵墓,以及市內的許多其它建築。
  • 多年前,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汽車在渡橋過海。窗外是蔚藍的大海,最上面舖著藍天,懸著白雲。我忍不住對正在開車的石山說道:「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著自然環境的香港!我每次到香港,都只是看到鋼筋水泥的大都市。」當時的我,暢快得就像一隻衝破牢籠的小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