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歐納多‧達文西(四)《聖母與聖嬰》

作者:周怡秀
達文西作品《康乃馨聖母像》(The Madonna of the Carnation),1478─1480年,油彩於木板,慕尼黑舊繪畫館收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29
【字號】    

「聖母子」畫像或雕像是文藝復興時期頗受歡迎的個人小型宗教畫,也是維洛其奧工作室經常接受的委託項目。在1476至1480年間,達文西就畫了兩幅《聖母子》油畫,並為此作了一系列的聖母子的草圖。雖是常見題材,但與當時其他畫家裝飾性畫法相比,達文西似乎更關心視覺上的真實感。當時利比或波提切利的聖母子和天使或許更美,但他們嚴格守著明確的輪廓線,概念性地去畫出明暗、空間與背景。達文西則在這些委託工作中展現自己的觀察所得,逐漸淡化生硬的輪廓線,而以自然的色彩及明暗對比來塑造立體及空間感。

若說《康乃馨聖母》手法仍顯拘謹,但與同時代的畫家相比,輪廓線已經逐漸消失;而《拈花聖母》更具有達文西成熟時期的特徵,人物的外形逐漸溶入暗色的背景中,純粹以明暗對比(Chiaroscuro)來定義物體與空間的關係。漸層過渡十分細膩,可見此時達文西已能善用「暈塗法」的效果。對於人物以外的其它描寫也簡化許多,省略了不必要的細節,以強化人物主題的重要性。這都是對後世有決定性影響的繪畫觀念和技法。只是此時達文西偏好用黑色處理明暗底層,色彩看來較為陰鬱。

達文西作品《拈花聖母》(Madonna with a Flower又名Madonna Benois《班諾瓦聖母》)。(公有領域)

《康乃馨聖母》畫在木板上,背景構圖和空間處理比《拈花聖母》較複雜一些,背景對自然的描寫,從壯麗的遠山、從金色、紫色隨大氣消失到天空的漸層變化、水晶花瓶和花朵的生動細緻以及嬰孩皮膚的彈性,都遠遠擺脫了維洛其奧的畫室風格,成為達文西個人的特徵。

而《拈花聖母》是畫在畫布上,聖母孩童般純真的笑容和聖嬰專注撫弄花朵的神情是如此生動,表現出人性的感染力。文藝復興時期的聖像畫在人文主義和自然寫實的影響下,人性越來越多於神性,雖說拉近了神與人的距離,也使信仰變得世俗化。或許因為「神」降生於人間,也必須經過人間的「情」的浸泡和歷練,再從中超脫。畫家若以人性中的至善至真,如慈愛、純真等品質來詮釋神在世間的表現,也是自然合理的。

事實上,在創作這兩幅聖母子的時候,達文西正好有機會觀察母親與嬰兒的互動情況,因為他父親第三次婚姻的兩個兒子先後出生。於是達文西的筆記本裡出現了嬰兒各種動作的速寫,有在母親身上扭動的,有伸手亂抓東西的,有跟貓咪玩耍的。他也觀察到,嬰幼兒除了睡覺以外,幾乎是動個不停的。所以他所畫的聖母子生動活潑,尤其是後來的作品《聖安娜》中,聖母都似乎在試圖安撫或約束那幾乎要脫離她懷抱的嬰孩。

維洛其奧工作坊所塑造的《華麗的羅倫佐》胸像。(公有領域)

達文西在創作兩幅聖母子的這段時間,佛羅倫薩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史稱「帕奇謀殺事件」(Pazzi conspiracy)。1478年,受人擁戴的美第奇家族的羅倫佐與朱利安諾兩兄弟在聖母百花大教堂宗教儀式中,遭到政敵帕奇家族為首的勢力暗殺。幾名刺客圍攻下,羅倫佐重傷後獲救躲入聖器室而倖存,而弟弟朱利安諾則身中十九刀身亡。神聖殿堂中的血案引發了市民的憤怒。幾名凶手被民眾揪出公開處決。羅倫佐也決心報復,下令追捕逃亡到土耳其的主凶。一年後在土耳其蘇丹協助下,將刺客巴隆切利(Bernardo Bandini Baroncelli)送回佛羅倫薩,並在巴傑羅宮(註一)被公開處以吊刑。在場圍觀的人群中,就有對生命充滿好奇的達文西,還當場做了速寫。@(待續)

朱利安諾‧德‧美第奇(Giuliano de’ Medici), 羅倫佐之弟,於帕奇刺殺案中遇難。(公有領域)。
達文西1479年於巴傑羅宮觀察巴隆切尼(Bernardo Baroncelli)受吊刑所畫的速寫。(公有領域)

註釋:

註一:巴傑羅宮(Palazzo del Bargello),或人民宮(Palazzo del Popolo)建於1255年,是前軍營和監獄,現在是一個藝術博物館。字源bargillus是意大利中世紀期間,在騷亂期間負責維護和平與正義的軍方堡壘的稱謂,文藝復興期間,中庭也作為司法審判及行刑之處。

——轉載自《藝談ARTIUM

(點閱【藝談】系列文章)

(點閱【雷歐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知名藝術史家、書畫鑑定家傅申教授於16日辭世,為緬懷他在學術上的成就,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將於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書畫題跋紀念展」的繪畫篇,之後於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書法篇,歡迎民眾前往參觀。
  • 「尋找國寶新感動!」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沉浸故宮數位展——捕捉靈光:尋找新感動」新媒體藝術展,結合投影、互動科技與沉浸式劇場等創新體驗,全新演繹故宮《谿山行旅圖》等經典文物。故宮歡迎民眾闔家蒞臨參觀,感受藝術的靈光。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開,正是春遊好時節,故宮北部院區推出第二季「國寶聚焦」等珍品,邀請民眾品味書畫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時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離,舉凡君臣、師生、親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現空間。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12月30日起以「情為何物」為題展出26(組)件書畫,呈現人世間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愛硯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硯石各具風格,件件值值細細品味。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集結北院及法國、荷蘭、日本等12家國內外館所的珍貴典藏,呈現16世紀亞洲、歐洲、美洲經由航行所展開的交流故事。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即起推出「祀與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讓民眾在近距離欣賞青銅兵器精湛工藝的同時,走入三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認識古代「冷兵器」與「熱血戰爭」交織出的權力故事,感受故宮版的「冰與火之歌」。
  • 無論古今,藝術家創作常以自然為師,像不像「幾」分樣,活靈活現的動物更是藝術家們汲取靈感的泉源,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11月起由郎世寧〈百駿圖〉領軍,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貼金鴨薰〉等6組件器物精品,邀觀眾品味藝術家們出神入化的「寫真」技巧。
  • 現在,公眾可以參觀米開朗基羅的密室。1530年,米開朗琪羅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像逃犯一樣躲藏在那裡,以逃避教宗的憤怒。
  • 近年來,韓國流行文化透過影視多媒體的傳播,在世界各地掀起波瀾,連帶也帶動探索韓國文化與藝術的風潮。故宮南院10月6日起推出「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的交會」特展,以朝鮮與明、清兩個帝國使節往來的紀錄,開啟敘事脈絡,通過書畫、文獻與器物等不同質材展件,呈現18世紀朝鮮王朝(1392—1879)的黃金時期,及其先後與明、清帝國交會的經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