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固執的孩子自願合作

開啟「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賦(5)
作者:Mary Sheedy Kurcinka 譯者:王聖棻, 魏婉琪
讓小孩願意和父母一起合作,親子關係也更融洽。(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2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如何讓堅持己見的小孩,同意與我們合作?

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父母,不會陷入與孩子決定勝負的角力戰,因為他們關注的是如何找出共同的好處和解決方案。親子一起合作、相互尊重、找出讓雙方都保有尊嚴感和個人權力感的解決方案,才能降低情緒強度、學會用創意解決問題,並且培養團隊意識。正是這種關係,讓高需求小孩願意和父母一起合作,甚至進入青少年時期,親子關係也會更融洽。

反之,如果一個家庭的目標不是達成協議,比如父母不管孩子同不同意,就要孩子去做一件事,談判完全不在選項之內。結果就只會有兩種:不是父母贏,就是孩子贏。

成為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家庭需要三個步驟:

Step 1你(You)要試圖理解,孩子高堅持度背後,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Step 2說明(Explain)什麼事情對父母很重要。

Step 3一起解決(Solve)問題,邀請孩子提出方案。

把這三個步驟拼起來,就會得到彼此能接受的選項,讓雙方都說出:「可以!」(YES!)

Step 1試圖理解孩子高堅持度背後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父母選擇先去理解孩子,並不表示放棄權威,我的同事琳恩最近證明了這一點。

教養案例24琳恩成功讓雅各放棄在上課時間玩恐龍玩偶

 琳恩是派地亞兒童發展中心(Paidea Child Development Center)的負責人。中心開放時間是早上六點四十五分到下午六點,而上課時間是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半,在非上課時段,孩子可以自己從家裡帶玩具和朋友一起玩或自己玩,但到了早上九點,所有帶來的玩具都必須收在中心的小房間裡,直到放學才能拿回去。

今天早上,雅各把最喜歡的恐龍帶到中心來。開始上課之前,老師要雅各把恐龍收起來,他失控了,這時琳恩走進教室。「我知道你是真的很想要你的恐龍。」她說。

雅各抗議:「我現在可以玩恐龍!恐龍不是家裡的玩具。」

「這隻恐龍是每個人都可以玩的嗎?」琳恩問,「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可以玩,那這就是你家的玩具。」然後她稍微停了一下子,讓雅各想想這些話,然後繼續說:「這玩具是你的,你要把它放在我的辦公室裡,還是放在你的小房間?」

雅各想了一下,然後回答:「放妳的辦公室。」然後就和琳恩一起走進辦公室,把恐龍放在那裡。

遇到高堅持度小孩,我們要停下來理解,不需要說服孩子認錯。在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的過程中,孩子會給父母需要的訊息,決定下一步要做什麼。而試圖理解的關鍵是,要先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

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真心在聽他說話

孩子會感覺到,我們是不是真心在聽他說話。父母必須檢查自己的肢體語言,以確保傳遞了「我想理解你」的訊息,能夠傳遞「我想理解你」訊息的肢體語言包括:安靜看著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說的內容上、回應符合孩子所說的內容,以及沒在分心做別的事。當父母選擇全心投入時會發現,傾聽會分散孩子的防禦心。

孩子知道你在聽她說話,因為你:專心的看著孩子;很安靜;注意力放在孩子和孩子說的內容上;回應符合孩子所說的內容;沒在做別的事;邊聽邊點頭;雙臂放鬆放在身體兩側;臉上的表情「符合」說話的內容。

孩子知道你沒有在聽,因為你:眼睛沒有看孩子;一直打斷孩子的話;在做別的事;回應不適當或離題;視線到處飄;表情呆滯;雙臂在胸前交叉;皺眉、看自己的鼻子,好像隨時在等什麼機會。

父母要從問怎麼了?」開始

父母和孩子堅持自己的立場,都會有各自的原因。為瞭解決分歧,我們必須弄清楚孩子的需求是什麼?請注意,我們應該問孩子「怎麼了」,而不是「為什麼」。因為孩子們通常很難辨別出他們「為什麼」會需要某樣東西。例如,有一天我去派地亞兒童發展中心的時候,三歲的莉莉不肯穿外套出去,老師塔米問她:「我看到妳今天不肯穿外套,怎麼了?」

「風太大了。」莉莉說。

但那天其實沒有颳風,所以塔米打算把問題問得更清楚,「噢,妳不想出去是因為風太大了?」

莉莉點點頭,這次又加了一句:「而且停車場有一台好大的垃圾車。」

塔米確認自己完全理解了,於是說:「妳想待在裡面是因為外面有一台大垃圾車,而不是因為風太大吧。」莉莉意識到老師幫她弄清楚到底怎麼回事的時候,她的肩膀放鬆了,原來她怕的是那部又大又吵的卡車。

透過提問,塔米成功的找到了莉莉的堅持不穿外套出門的真正原因。

Step 2向孩子說明什麼事情對你很重要

在這個步驟,我們要和孩子交流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事情以及價值觀。如果父母沒有花時間好好交流,孩子就不會知道為什麼某些價值觀對你而言很重要。我們在說明價值觀時,應該要提出一個簡單的陳述,而不是說教或指責,像是「我不喜歡你跟我說話的粗魯態度。」而應該是:

  • 我希望受到尊重。
  • 我擔心如果你不吃東西,你會覺得很難受。
  • 我必須知道你吃得夠營養。
  • 你的安全對我來說很重要。
  • 準時對我來說很重要。

說出什麼對我們很重要,可以幫助父母釐清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開始思考為什麼雙方會站在不同立場。現在,父母和孩子都清楚什麼對彼此很重要,我們可以開始準備一起解決問題了。

Step 3一起解決問題邀請孩子提出方案

一起解決問題表示要「兼顧」雙方的立場,讓每個人都是贏家。我們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時,可以這樣說:

  • 我們怎樣才能讓這件事變得更好?
  • 你能不能想出三件我們都能做、又對我們都有用的事呢?
  • 我們能做什麼?

一起解決問題表示要「兼顧」雙方的好處,沒有人是輸家,每個人都是贏家。孩子在學習考慮他人好處很重要的同時,也能感覺到自己被賦予了權力。當父母邀請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時,首先要說明對彼此而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例如當孩子想要父母帶自己去朋友家玩,但父母必須做晚飯時,如果孩子提議要父母「帶我去朋友家」,我們沒有必要不高興或者立刻說「不可以」,而是可以簡單地說:「這是一個辦法。請再給我兩個。」然後繼續一起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直到想出讓雙方都滿意的點子。

腦力激盪能幫助父母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選項,孩子可以提出各種解決方法,我們不需要評價、認為想法沒用或嘲笑孩子。加入一些幽默感往往能緩解緊張,請繼續和孩子一起努力,直到找出解決方案。

高需求小孩的想像力非常豐富,他們可以學習用這些奇妙的想像力,幫助自己成為非常棒的問題解決者。最後,回想一下最近和高需求小孩吵架情形,有哪些情況其實是能透過上述三個步驟來消弭爭吵?下次遇到類似情況,你就可以教孩子運用這三個步驟,讓他學會成為能夠一起解決問題的家庭成員。

─ ─摘自:《開啟「高需求小孩」的正向天賦》野人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現在大多數家長都很疼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有的時候就有點過分的慣孩子了,孩子喜歡什麼就給什麼,這樣縱容孩子很可能在某些地方就養成一種傾向,自然而然影響健康。例如孩子跌到了,父母就罵地讓他摔倒了,好像地有罪似的,這不可以。同樣的事情還有很多,父母不能完全順著孩子,要照著真理來對待孩子。
  • 台灣教育部學生健康資訊系統資料顯示,國小學童過重與肥胖率由2007年的25.4%上升到2014年的29%;國中學童則由27.8%增 加到28.8%。台北市衛生局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林莉玲說,研究顯示,小時候胖,長大後約五成依舊是胖,10~12歲的孩童,體內細胞變化最大,最可 能影響成年體型,因此國小學童肥胖防治不容輕忽。
  • 禮貌是德育的一部分,教小孩子禮儀、禮貌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孩子出生以後就是一張白紙,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變好或變壞。
  • 教養若用錯方法,會造就孩子教不動的個性。父母須改變溝通方法。
  • 用負面言語形容孩子,孩子就會展現負面言行 ─孩子會採取與父母言語一致的行為
  • 和你的高需求小孩建立健康終身關係的第一步,就是從改變你用的詞彙開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 父母積極創造培養小孩良好行為的環境,並且教養前後一致,那小孩的人格發展與行為規範就會朝良性循環。
  • 順應孩子的先天氣質,而不是試圖改變它,同時也能成功教會孩子所需要的技能。
  • 我們必須保持正面、平靜,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受尊重,才能減低孩子的行為問題。孩子之所以會聽你的,是因為你聽了她的話。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