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鑰】賢妻怎樣找回乞丐丈夫 保全一家之命?

作者:泰源
家有賢妻千金不換。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89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現代男女戀愛自由,有情人成了眷屬之後,愛情堅定不渝的越來越少,結婚變節變色的越來越多,後顧之憂能不越來越深?來看古時離亂中不棄夫妻恩義的妻子怎樣和變成乞丐的丈夫破鏡重圓,和賢妻出招怎樣保住一家人性命家產的故事。

不棄夫妻恩義 破鏡重圓

鄧州(今屬河南)的晁氏,是一個大家族。據說,自漢朝以來,就居住在南陽(今屬河南),蜀漢先主劉備曾跟他們家借錢數萬緡,丞相諸葛亮為之擔保,借錢時還立有借據,後來晁家還保存著它。

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鄧州百姓被金人殘害,有的被俘虜,有的被殺死,晁氏家族幾百人都成了俘虜被金人押解北上。金人隊伍走到了汾州(今山西汾陽)青灰山,被紅巾軍邵伯帶人攔路截擊,金人丟下搶掠而來的財物和俘虜落荒而逃。晁安宅的妻子及女兒、奶媽都被邵的部下王生得到,和晁安宅分散。

後來丞相張浚任川陝宣撫制置使時,邵伯率領全軍歸降,王生做了右軍小將,一家住在閬中(今屬四川)。晁妻聽說閬中有座靈顯王廟非常靈驗,晁妻每個月的初二和奶媽都會前去燒香,祈願失散的丈夫能平安,一家人能再相會。

有一次,當她們去靈顯王廟燒香時,路旁有一個乞丐用單薄的硬紙板遮蓋著身體,樣子非常憔悴。奶媽走到乞丐身前,往硬紙板下方仔細看了看,回來告訴晁妻說:「路旁有個乞丐,非常像我們家的十一郎(晁安宅)。」

晁妻聽了,心中震顫,就讓奶媽再去打聽那人的籍貫和姓名,一問,果然是晁安宅。晁妻當時內心激動但是不動聲色。她取下髮上金釵讓奶媽拿去送給乞丐,並約好下次再見:「這個月十六日當天在這裡見面,記住來時別換衣服。」晁妻又給了他二兩金子,叮嚀說:「拿一兩金子到宣撫司遞狀子,另一半用來買船停在某地等我。」

晁安宅到宣撫司遞上了狀子,宣撫司便派軍吏去提拿王生,那時王生出去打獵了,晁妻便帶著數千緡私房錢,與奶媽、女兒一起跑到晁安宅的船上。王生家的錢財數以萬計,晁妻一個錢也沒拿。他們的船兒快速順流而下,離開了閬中。

王生回來時已是晚間,不見其妻,等著他的是宣撫司提喚拘拿他的公文。王生環顧其家,見家中的東西、貴重的物品一樣不少,便嘆息道:「早就聽人講她是晁家的媳婦,現在隨她丈夫去了,這也是常理呀。」也就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晁妻在丈夫淪落為乞丐後,仍然珍惜不棄,終於破鏡重圓,堅韌的夫妻恩義,堅固人間家庭的倫理,維護了幸福的生活;王生雖然是一介武夫,但也懂得大義,讓人可喜。

家有賢妻千金不換

家有賢妻千金不換。 (pixabay)

武則天當朝時,太僕卿來俊臣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他居心險惡,借勢迫害賢良,朝中許多文武百官對他側目而視。然而,有個上林令叫侯敏的趨炎附勢跟著他,死心塌地為他效勞。

侯敏的妻子董氏十分賢達,雖然身在家中,對朝中的大事也很關心,能尊崇善惡有報的天理。一天她對丈夫說:「來俊臣是國家的賊子,他的勢力一定不會長久。有朝一日他的事蹟敗露,跟他一夥的能平安嗎?先遭到惡報的還是他的同夥之人。你對來俊臣還是保持一段距離,敬而遠之為好。」

侯敏聽了,覺得妻子說得有理,便照妻子的話做了。來俊臣當然有所覺察,他對侯敏十分生氣,就把他外放為到涪州(今四川涪陵一帶)武龍縣去當小縣令。侯敏一看,自己要遠離長安,上那麼偏遠的一個地方當縣令,心裡鬱悶不想去,就要辭官歸返故里。可他的妻子卻說:「要趕快上任,不要耽擱。」

於是,侯敏領著全家到了涪州。他一到先向州的參將投了名片問候。那時的名片是自己親手現寫的,可能侯敏寫時寫錯了某個地方,自己沒有發現,便呈將上去。州將拿著名片一看大怒說:「連寫個名片都有錯,怎麼當得了一個縣令?」州將生氣,沒讓侯敏上任。

侯敏帶著一家人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偏鄉,竟然得到這樣的結果,心中更是憂悶。他的妻子董氏在旁安慰他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先擱下這個事,不要強求上任!」

侯敏一家就在州裡暫時安頓下來,過了五十天後,突然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說,一夥賊人攻破了武龍縣城,舊縣令被殺了,他的全家人也無一生還。

侯敏聽了這消息真有些後怕。他能夠聽妻子的話,沒有去奔走謀求上任,反而保全了自己和全家人的性命。這真是萬幸啊!而且,真正的後福還在後頭呢。那邪惡的來俊臣因謀反罪被誅,來俊臣的黨夥全被流放嶺南。侯敏已經從來俊臣的同黨中除名,因而保住了官位和全家人的性命。看官們看哪,家中有一賢妻真的勝過無數的金銀財寶!

(資料來源:唐·張鷟《朝野僉載》)
@*#

──點閱【人生之鑰】──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街言巷語中不乏冤魂討債索命的傳說,不同階層的人都曾有過的遭遇。乾隆年間,兩個書生就有過這樣的經驗,冤魂討債所為何來呢?清朝當塗縣的黃鉞(1750年—1841年,字左田,號左君,諡勤敏)應科考,進入考場,坐在某字第一號上。天快黑的時候,看見號門外有一個女子常來窺視,感到十分驚訝,因為考場裡哪會有女子到來呢?於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麼怪異人事兒出現。
  • 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古人關於風水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例如:「住場好不如肚腸好,墳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盡知穴在山,當知穴在方寸間。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尋不見。我見富貴人家墳,往往葬時本貧賤。迨其富貴力可求,人事極時天理變。」下面就講兩個有關風水的故事。
  • 「百善孝為先」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孝道是構建中國社會倫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會中,孝更是衡量一個人道德行為的根本標準。那麼,不孝之人,是否會受到天神的懲罰呢?我們來看兩個故事。
  • 當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講「五行」了。但在中國的古代,人們知道五行是天帝賜給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則的第一種。雖然有些現代人不相信五行,不過,五行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周行。本文舉一個「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試難中,在北方則隆隆直上」的實例。
  • 清朝時,海寧郭去非,他生來就對琴弦的聲音情有獨衷,在襁褓中聽到有人彈奏琵琶,就在母親的懷中歡喜躍動。少年時學琴之後,幾十年中不分寒暑,從早到晚都在彈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慾,不但沒有追求富貴之心,即使面對外界的誘惑和嘲笑都不為所動。人們卻視他為痴人,沒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藝洲,性情爽直,喜於交遊。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見一個賣藝乞丐。這乞丐舞弄的刀劍棍棒,各種各樣,都能出神入化,絕妙異常。邵藝洲心裡明白此人本領高強,不是尋常的乞丐。……後來他們怎樣變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華亭人汪瑾,五十多歲時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風吹起,他十分厭倦在外客遊,動了思念家鄉之情,便乘船南歸。在歸途他遇上了不尋常的事。陰陽兩界人事相通的事給世人展現了善惡終有報的道理。
  • 一對來自不同家境、貧富差距極大的男女同學,有志竟成終成眷屬,但是,後來遭逢戰亂生離死別……,道盡人生無常。
  • 距離嘉興三塔灣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邊。塔上下共七層,高約十餘丈,中層刻有「鶴秀」兩個大字。塔面臨大河,背後全是農田,旁邊並無寺廟。路過的人以為是當地人為鎮壓風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卻不知道塔名是什麼意思。後來問秀水縣的人,才知道塔並非為風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 浙江海寧地區有一姓查的人,在科舉考試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歲時還沒有考上,家中十分貧苦。有一天,他來到了關聖祠祈禱,隨後求得一籤,籤詩中有「南販珍珠北販鹽」一句,於是打算放棄科舉考試,進入都市去經商。經商無著,因緣際會,因為幫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