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迎接 誰人來當閻羅王?

作者:懷忍忍
閻羅王誰來當?圖為宋 陸忠淵《五七閻羅大王圖》。(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163
【字號】    
   標籤: tags: , ,

隋朝完成統一大業的大功臣,生前功業彪炳,死前留下一個傳奇,鬼使來迎接他去當閻羅王。佛教僧人說,韓擒虎不知道閻羅王雖享有王之樂,但是旦與夕還是受苦;閻羅王是罪福相兼的人擔當的。

在隋朝平定江南的陳朝政權、完成統一之前,南京一帶有謠歌傳出:「黃斑青驄馬,發自壽陽涘,來時冬氣末,去日春風始。」眾人不知所指是為何人,等到隋大將韓擒虎拿下陳主叔寶,方悟原來歌謠中的這位騎乘青驄馬的人是韓擒虎。「黃斑」是韓擒虎的代指,因為擒虎本名「豹」,「黃斑」形容豹身上的黃皮毛黑豹點;韓擒虎在討伐陳朝的時候,騎乘一匹青驄馬,去時在冬末,班師回朝是在春風始來的春初,來去時節與歌相應。

韓擒虎的父親在北周為官,官至大將軍,並領八州刺史,以武烈知名。韓擒虎從少年時就展現昂揚的志氣,以勇敢有謀略見稱,容貌魁岸,儼然一代英雄豪傑。他不僅擅長武術,且又嗜好讀書,經史百家都略知大旨。周太祖一見韓擒虎,甚為驚異,就令王子們與他交遊。 韓擒虎軍功卓著,屢屢挫敗陳朝軍隊,拜都督、太守、儀同三司,襲爵新義郡公,遷永周刺史。

開皇初年,楊堅一直希望拿下江南,夙來聽聞韓擒虎文武全才,授為廬州總管,並將平定陳朝的大任委附於他。韓擒虎是大舉伐陳的先鋒,震懾敵軍。他輕騎進擊,迅速輕取敵營。江南父老素聞他的威信,來到軍門拜謁,晝夜不絕。這使得陳朝人非常驚駭,不少將領不戰而降。在最後的金陵一役,陳朝守軍聽聞韓擒虎將至,交陣前衆人就懼怕潰散了。

韓擒虎率領五百輕騎,輕易拿下陳後主叔寶。另一個功臣賀若弼,則是在蔣山死戰,破陳朝銳卒,擒下驍將。兩名大將,一人以威,一人以力,潰敗敵軍,方法大不相同。兩人都在皇上面前爭相表功。隋文帝下詔給晉王楊廣說:「此二公者,深謀大略」、「平定江表,二人之力也。」賜給二人寶物萬段。

陳朝亡後,突厥來朝。文帝問來使:「你聽聞江南有陳朝天子嗎?」來使對曰:「有聽過。」皇上命令左右引突厥使者到韓擒虎面前,告訴他說:「這位是抓拿下陳朝天子的人。」韓擒虎威容堂堂,突厥來使接觸到他兩道目光如劍,惶恐不已不敢仰視。

韓擒虎平定江南建立大勛功,進位上柱國將軍,但是有官員彈劾他放縱士卒,淫污陳宮,因此沒有加爵邑。後來別封壽光縣公,食邑千戶。再以行軍總管屯兵金城,防禦胡寇,拜涼州總管。 不久,就被皇上徵召還京。皇上在內殿賜宴款待他,對他恩寵禮遇非常隆厚。

沒過多久,他的鄰居婦女看見擒虎的門下聚集許多儀衛,好像是護衛國王一般的排場。鄰婦覺得很奇怪就問了他們來幹什麼。其中一人回答說:「我來迎王。」霎時,那許多儀衛就不見。

又有人生病危急,突地驚走到韓擒虎家門口,說:「我要拜謁大王。」
門衛問來人:「要見什麼王?」來人答稱:「要見閻羅王。」

擒虎的子弟要打他。這時擒虎也出來了,眼見這一幕制止子弟說道:「生為上柱國將軍,死作閻羅王,這尊榮也夠了。」上柱國將軍是將軍中最尊貴、權位最高的;閻羅王則是統管冥府之王。五十五歲時,他重病在床,數日就離世了。

後語:
佛教僧人說,韓擒虎不知道閻羅王雖享有王之樂,但是旦夕還是有苦受;閻羅王是個既有福又有罪的職位,是罪福相兼的人擔當的,並非美事也。

古代曾有一個僧人,看見鬼使來到,就問鬼使來作什麼。對方回答,要迎取他去作閻羅王。僧人心懼,於是勵志精修返回天國的正念,使得那個鬼使不再來了。立志精修回返天國,不受勝敗榮辱等等外因的束縛,才是生命最終的好去處。

資料來源:魏徵《隋書‧列傳十七》 明‧蓮池大師《竹窗隨筆》
@*

─點閱【輪迴轉生】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文藝作品中的蘇小小聰慧,多情,忠貞,慷慨,而且她慧眼識英雄,成為了傳奇!
  • 在眾多大唐公主中,除了赫赫有名的文成公主外,和政公主亦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她出身高貴,卻不侍寵而嬌,反而具有諸多美德。她被唐代宗視為「國家的瑰寶」,唐朝名臣顏真卿還專門為她寫過墓誌銘。他在文章中不吝讚美之詞,說和政公主「德言容功,義仁孝忠。溫良恭儉,敬讓宏通」,「聚眾美於一身」。擁有眾多美德的和政公主究竟留下了怎樣的故事呢?
  • 三國時代的關雲長(關公)詮釋了人間忠義,吸引了代代人的目光。在關帝廟的對聯上反映忠義歷史的精華,也吸引關公本尊的關注,託夢展現了神跡。
  • 在杭州靈隱寺,後人修建了濟公殿,殿內展示了十八幅介紹濟公生平事蹟的壁畫,其中第十三幅表現的就是古井運木。畫中,一根又一根粗大的木材從井中向外噴出,眾僧人看得目瞪口呆。
  • 清 金廷標《曹大家授書圖》。(公有領域)
    她不僅是能寫史書的才女,更是品高德厚的淑女。當朝皇帝請她給皇后、嬪妃講課,去世時太后為她穿素服,這是怎樣的女子?讓我們認識才高德韶的「女聖人」——後宮老師班昭。
  • 中華歷史上出現過許多美麗女子,她們既是傾國傾城的佳人,也是品德與才華兼備的傳奇人物,讓我們展開歷史畫卷,去發現那些流傳千古的風華。
  • 元末明初有個官家女柳氏,生來異稟,功夫比女俠了得。在明朝攻伐麻陽一役,她一人勝千軍萬馬,為明朝立了功。武磯山上有紀念她的柳母娘娘廟。
  • 成都的麗景、清朝建造的傳統園亭建築「望江樓」,是為了紀念唐代一代娥眉,染色的信箋也是源於這位「女校書」,「枇杷門巷」的成語也是源自於她。這個風韻脫俗的才女是誰呢?
  • 這是一幅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畫作,畫中主體是一隊艱難前行的人馬。略去了時空環境,我們依然能從人物貂冠胡裝的服飾,以及藏頭縮身的神態,感受到塞外的凜冽朔風和漫天黃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