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鑑】

受用的智語:紙紙家書只說牆 讓他徑寸有何妨

作者:允嘉徽
讓他一寸又何妨?一世一代的輝煌,只剩荒煙古城牆。(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697
【字號】    
   標籤: tags: , ,

「退一步海闊天空」勸勉人以「退讓」的胸襟待人接物,世界會更寬闊,心境也會更開闊無憂。只是當事到臨頭的時候,當事人能不能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矛盾困境,就有待個人平時的修養了。我們來看三個和牆有關的歷史名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怎樣擺平牆界引起的糾紛呢?

紙紙家書只說牆  讓渠徑寸有何妨

明代舒芬(字國裳),在明朝正德十二年狀元及第,任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舒芬豐神玉立,嚴格固守氣節操守,白日端居毫無倦容,夜裡則檢討自己的過錯並自我責備。他學貫諸經,同時對天文、律曆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在《周禮》方面更是精通,對於皇上有不符禮節的舉措一定進言勸諫。他因為上諫幾度受到責備、奪俸、廷杖,幾近於死,也不改其氣節,世稱「忠孝狀元」。

他在翰林院中任職的時候,兒子多次寄家書給他,告訴他鄰人每年蠶食他們家的土地,現在又建造了一堵牆,牆基越過了地界。最初,舒芬看了兒子的來信後,也沒答覆,後來兒子一再來信講這件事,終於,他提筆一揮,在兒子的信末加添自己的意見,回覆道:

「紙紙家書只說牆,讓渠(*他)徑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城牆不見王。」

舒芬借用秦始皇,勸戒兒子:你封封家書牽腸掛肚只為了牆下寸土,讓他一寸又何妨呢?畢竟人生易逝呀!

然而舒芬的年輕兒子收到父親的信後,並沒有共鳴。他念誦著父親回信中的詩,越念越氣,氣老爸在朝為官,卻懦弱無能!他一腔憤懣之情無處宣洩,就通通發洩在信上,恨恨地把信丟掉。

恰巧這信被鄰人撿了回來。鄰人一看就感受到舒芬高尚芬芳的品德,暗自慚愧,於是動手把自己建好的牆壁拆掉。這一來,兩家人互相禮讓,最終雙方各取牆基的一半土地,彼此相安如舊。

明朝大臣舒芬:「紙紙家書只說牆,讓渠徑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計,今見城牆不見王。」 (Pixabay)

普天之下皆王土  再過些兒也不妨

楊翥(音同住)字仲舉,蘇州地方的布衣,年少時失父,生活貧困,隨著從軍的兄長戍守武昌,在武昌教授學徒,維持生計。他為人端厚謙沖,孝順母親恭敬兄長,地方人士都對他的孝弟品行讚不絕口。他對人寬和仁恕,別人冒犯他,他也沒放心上。

明朝內閣大臣楊士奇(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的大功臣之一)還沒有功名的時候,到處流浪,居無定所,生活困難。楊士奇來到武昌得到好心的楊翥的幫助。楊翥把自己教學的館舍讓給他教學,自己想辦法另覓他處去教。

楊士奇心中很感念楊翥的賢德,當他發跡顯貴後,就向朝廷薦舉還是布衣的楊翥。明宣宗下詔讓吏部考一考楊翥的實力,果然不錯,就授予楊翥翰林院檢討一職。後來楊翥累升編修、修撰,並參與編修三朝實錄,後來告老歸鄉。土木之變後,明景宗即位,那時楊翥年紀老大了,景宗讓他在家中拜禮部右侍郎,第三年,進位資善大夫禮部尚書並加俸,楊翥回朝廷,不多久又歸鄉,朝廷給他帶祿辭官退休。楊公德冠一時,受到郡邑上人士尊崇敬重。

《堅瓠集》的作者褚人獲和楊翥是同郡人,他在集中記載了一則楊翥的讓界詩。楊翥的鄰家蓋房舍,屋簷緊挨著邊界。每逢下雨天屋簷上的雨水就滴落他家庭院。楊公心中沒有把它當回事,然而他的家人屢有怨言。楊公勸慰說:「晴日多,雨日少。」鄰居的房子有一小部分蓋過界了,家人也鬧心,楊公又說:「普天之下皆王土,再過些兒也不妨。」可見楊公胸襟氣度之大。

《明史》中記載,楊翥身居六卿時,仍然沒有為自己建造房舍樓宇,住的還是借用的房舍;他有薄田半頃,收穫的稻穀僅僅夠一家人吃粥的份量。楊翥的沖淡無欲、樸素絕俗,襟度厚德為人敬仰。他死後,景帝很懷念他,召見他兒子子珒,授與蘇州主簿一職。

四鄰侵我我從伊  畢竟須思未有時

楊玢字靖夫,生活在唐末五代十國的時代。他在西川節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前蜀仕途順利,達到顯職。蜀國覆滅後,他隨同王衍歸順後唐,當時他已經年華老大了,獲得了工部尚書的職位。退休後歸返長安。當年舊居房舍有不少被鄰里侵占了,家中的子弟打算向官府提告訴,將寫好的狀子給楊玢看。

楊玢就在狀紙尾端批示道:「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試上含元殿基望,秋風禾黍正離離。」楊玢借景、借史付於詩中勸諭家中子弟:四方鄰居侵占我的土地我隨他去,靜心想想人生苦短,能占得幾時?不妨到前朝的含元殿[2]的殘基上去望望吧,當年的富麗輝煌,如今卻被一片繁盛茂密的秋草征服取代了。」他的子弟看了之後,也很受教,閉口不敢再提上官府告狀一事。

本文的三個主人翁的退讓襟度讓人景仰,在歷史上都留下了一抹光輝,供我們借鑑。

註釋:
[1]「楊玢」在一些筆記古籍中被誤植為「揚玢」。據《舊五代史‧明宗紀一》所記「以偽蜀吏部尚書楊玢為給事中,充集賢殿學士、判院事」,當以楊玢為正,而非訛傳的揚玢。

[2]當年的含元殿在哪呢?它是唐代長安都城大明宮第一正殿,極其輝煌富麗,是為長安城代表性的地標建築,也是當初大唐帝國舉行國家儀式和慶典的大殿。後來於唐僖宗光啟二年(西元886年)毀於戰火,存世僅二百二十餘年,如今只剩殘存的「殿基柱礎」。

資料來源:
《堅瓠六集‧讓牆基》
《堅瓠三集》
《明史‧列傳第四十》
明·楊循吉《吳邑志》(卷十·人物傳四)
《明史‧列傳第六十七》
楊文公《談苑‧楊玢詩》

@*#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紅樓夢這本書成書的緣起,是聖主康熙皇上賜的這一場富貴。紅樓夢這本未能完成結局的書,這本自傳性質的小說,對應的康熙雍正年間江寧織造府的興衰景況,都是有史料可查的。榮國府,寧國府最早的主人,榮國公和寧國公,從小說內容「焦大跟著太爺出兵」這一細節,結合歷史背景來看,應該是清兵入關時,隨著滿洲人一起入關的那批漢人,類似於大清的開國元勛范文程(范仲淹後人)這樣的漢人。
  • 明代《耳談》作者王同軌的街坊林廣兒的殺妻事件,鑽法律漏洞逃過刑罰,在當地引起不平的鳴冤聲震天價響,而最後的結局,更讓人心震動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在無神論者看來,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實在傳統文化裡,披露了很多人死後的去向,有的人甚至還去了天堂擔任神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間新城(現杭州市富陽區一帶)秀才姚中。
  • 明朝時期,浙江嘉興府李定在人們眼中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但他的科考之路卻不順利,十幾年屢考不中,就在他已經慢慢放下了對功名的執著時,人生路竟然起了大翻轉!他是怎麼積的陰德呢?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震區有個小山村,愛好秦腔的村民每晚都聚集在一孔大崖窯內排戲,場面分外熱鬧,有個三四歲的小男孩,非纏著爺爺領他去看戲,爺爺背著孫子剛擠入窯內,還沒看清演的是啥戲,孫子卻又說害怕,鬧著要回家。爺爺拗不過孫子,帶著孫子轉身剛出了窯洞,地面就突然抖動,崖窯瞬間垮塌,演戲看戲的幾十人無一生還。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