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遭污名他卻不辯解 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者:懷忍忍
作陰德卻遭受污名還能不加以辯解,這樣的人就真是難能可貴了!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1790
【字號】    
   標籤: tags: ,

在世上行善的人不算少見,其中默默行善不張揚的陰德之行就少了,而有些人他們廣施陰功(陰德)卻遭受污名還能不加以辯解,這樣的人就真是難能可貴了!上天看到了這樣的人能不愛護嗎!

常州(位於江蘇省南部)魏廉訪(按察使)的父親,樂善好施,醫術高明,而且仁心仁術,名聲遠傳。凡是來求醫的,不論貧富,他都盡心盡力為人療治,不索謝禮。對那些赤貧的人家,他除了贈藥,還會贈送他們一筆錢幫助他們。

有鄉野農民來城裡找他就醫的,他必定先給人吃碗粥或吃塊餅,等到對方吃完才開始診脈。有人問他為什麼對鄉下病人這般周到?他說:「打老遠來,又餓肚子,血脈一定紊亂。所以我先給他吃點東西,一面讓他得到休息,這樣脈才會恢復正常,診脈才能準確無誤。我豈是喜歡行善事,我只是圖個醫術高明的名聲罷了。」往往魏翁都是如此這般的托辭行善。

有一次,有某家人延請他出診,他前往了。魏翁離開後,病人枕畔有十兩銀子不翼而飛。病人的兒子懷疑魏翁順手牽羊,但是不敢問,就跟他人說了。有人教他到魏翁家門口執香跪拜,於是他依言速速前往魏翁家大門口。

魏翁見到他執香跪在門前感到很驚訝,問道:「你這是怎麼了,有什麼事嗎?」
他回答:「有一件事不明白想請問,但恐怕長者您見怪,不敢言。」
魏翁說:「儘管說,我不會怪你。」對方於是把事情說出來。

魏翁把他請入密室,對他說:「的確有這件事。剛才有急需暫時拿走了銀子,原本想等明日複診時,再私下原璧歸趙。現在你既然問了,可以立即取回,願你勿為外人道!」於是魏翁取出十兩銀子交給對方。

當這個人執香來到魏翁家門口時,看見的鄰人都說魏翁一向謹言慎行,自我要求甚嚴,不應該以穢行誣賴長者啊!等到這個人取了銀子歸去,則都改口嘆道:「人心不可測啊!都壞到如此地步了!」一時風言風語此起彼落,誹謗之聲沸沸揚揚。

一時讒言風起雲湧。(示意圖) (Pixabay)

魏翁聽聞之後,毫不在意,坦然自若不為所動。不久,那病人痊癒了,整理清潔床帳的時候,在床褥下發現了銀子,這時他極為驚悔地說:「失物原來一直沒丟啊!我們奈何陷長者於不義?要趕快過去當眾歸還銀子,不要讓魏翁久受不白之冤。」

於是,父子一起來到魏翁門前,執香而跪。魏翁見到他們笑問道:「今天你們又為何而來呢?」
那兒子慚愧地說:「以前以為丟失的銀子還在屋裡,懷疑誤會了長者您,罪該當死。今天我們來繳還公所賜的銀子。小子無知,任您捶打處置。」

魏翁笑著扶起他們說:「沒關係,不要介意。」

其子難以啟口地說道:「前日說的讒言得罪長者,某慚愧無地自容,現在承蒙您寬洪大量原諒了某,想冒昧請問您何以甘受污名卻不說句話呢?」

魏翁笑著說道:「尊翁與我同門,一向知道他勤儉惜財。那時正在病中的他如果聽到丟失了十兩銀子,病況一定會加劇,甚至一病不起。因此我寧受污名,讓尊翁知道失物復得,轉哀戚為喜悅,病自然痊癒了!」

父子倆聽了魏翁的回答又長跪磕頭,其父說道:「感君厚德,不惜遭受污名來救活我的命,願來世做犬做馬以報大恩大德。」魏翁於是延請父子倆入室,款待他們喝酒,盡歡而散。

那一天圍觀的人圍成一堵牆,眾人都說:「長者的作為,誠然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猜測到的呀!」於是「魏善人」之名遠近知名。

後來,他的兒子自進士起家,官至三品,做了某省的按察使,職掌司法。魏公年高八十,屢受封誥;孫子輩也多貴顯。《漢書.丙吉傳》云:「有陰德者必饗其樂以及子孫。」上天福報善人,天道證驗不爽啊!@*#

資料來源:《坐花志果 : 下卷一》

─點閱【救世古鑑】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個又一個進士中第前的奇夢,都顯示了一個道理,就是命中功名有定數。然而,命中功名可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自己的德行而轉移的,明朝進士項夢原的兩個夢和功名去而復來的結果就驗證了這個天理。
  • 作為一個美籍的華裔,當我把香噴噴的火雞端上感恩節的餐桌時,我既不敢忽視身邊的世界裡神所留下的安排,也不敢忘記五千年傳承在我血脈中留下的那一份真。
  • 「熒惑守心」是指火星在心宿內發生「留守」的現象。李淳風《乙巳占‧卷第五》指出「火(星)所行之處留守之,皆為大禍,君死國亡。古代有二個君王,遇到此天象採取了不同的應對作法,最終有怎樣不同的後果?
  • 誰是喬治‧華盛頓?一位蓄黑奴的農場主?一個在戰爭中常常打敗仗、不高明的指揮官,憑藉偶然的機緣而登上歷史舞台的幸運兒?一個在今天的「黑命貴」運動中,被推倒雕像的開國先父,美國總統,同時也是一名蓄奴的奴隸主?
  • 藥能治病救人,藥能長生不老。人們對無病無災的福份嚮往,沈澱了一種持久的文化理念。古人對藥的崇信,引發出許多神話故事,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代文化之中的“藥”的神話寓意吧。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 萬物有靈,動物比一般人更早地感知危險的來臨。唐傳奇小說集《宣室志》中這麼個故事,說李甲這家人好幾代都堅持不殺生,甚至為了不傷害老鼠,家裡從來不養貓。一天,李家邀請全族親友在大堂下聚會飲酒,門前忽然來了幾百隻老鼠,像人一樣站立,用兩個前爪鼓掌。真是奇了怪了,大家都跑出來觀看。就在這個時候,大堂轟然坍塌,李家沒有一個受傷的。「鼠固微物也,尚能識恩而知報,況人乎?」
  • 道人化身變鶴,能夠飛翔,能夠快速自我療傷,還具有預知未來的宿命通功能,顯然修煉能讓人修到不同次元的生命層次的說法的確不虛。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 有些皇帝的小故事,在正史和軼聞都有記載,只是熱度不是很高,非眾人皆知,但往往又能讓我們耳目一新。以下所掇拾的就是這樣的發生於五代時期的後唐明宗皇帝小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