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儒家精神立業的農場主人

李直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9日訊】

  1995年曾被中國國家工商局評為全國最大五百傢俬營企業的河北大午集團被查抄,負責人孫大午兄弟被關押,罪名是「損害國家機關形象」。

  這個「損害國家機關形象」的孫大午是一個甚麼樣的人呢﹖

  中國河北省大午集團,是孫大午和他的妻子柳惠茹於1985年胼手胝足白手起家開創出來的。他們由六塊錢一畝地開始,首先種向日葵、果樹;第二年養了一千隻雞,五十頭豬;第三年養了五千隻雞,然後一萬隻、三萬隻、十萬隻。孫大午信譽非常好,嚴密監測品質,對國內國外的技術十分關注。大午集團今天有五個分公司十六個分廠,一千五百名職工。他還創辦了二間大午學校,有二千五百名師生員工。

  以儒家精神管理企業

  北京理工大學胡星斗教授如此形容孫大午:「他不願意苟且,不願意賄賂別人,甚至也不願意給別人任何回扣,是一個非常正直善良的人,因此我更加認為他是一個思想家,而不是一個合格的企業家。大午集團是以儒家精神管理的企業,儒家文化在他們企業中隨處可見,主張仁愛、人性關懷、孝道,企業中如果有人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在他的企業就待不下去。他把儒家的文化在職工心中深深地植根下去。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大午先生雖然是個億萬富翁,但是他的父親在公司撿垃圾,不是他不孝順,他們家裡面關係非常融洽,大午先生尊重勞動,他覺得他父親這是勞動,哪怕是撿垃圾掙來的錢也是光榮的。」

  賣雞蛋四十道關卡侍候

  孫大午認為,要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增加農民來自非農業的收入,讓農民有一個寬鬆的創業和勞動環境。但是,要在農村創業實在是太難了。

  孫大午舉了個賣雞蛋的例子。如果把一個雞蛋煮熟了拿到市場上去賣,需要的手續總共有「四十多項」!孫大午說,這些手續看似合理,但實際執行,卻扼殺了農民的創業。

  八頂大沿帽管一頂破草帽

  孫大午認為,中國擴大內需的重點在於啟動農民的需求。農民不是沒有需求,而是太窮;窮又是因為農民沒有事幹,沒有事幹則是因為農村有事沒人敢幹。孫大午說,他所認識的一些鄉鎮企業帶頭人,最終都垮了,垮的原因並非經營者缺乏專業素養、家族式管理等;「剩下幾個像我這樣的人,並不是可喜可賀,而是可悲可歎。」

  孫大午很婉轉的指出,農村問題是官僚龐大。他說,農村稅賦重不是真正問題,而是農民的勞動要解放。農村不缺資金,也不缺人才,只是缺乏勞動和創業的空間,各個「利益部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農民的勞動,限制著農村的發展。孫大午陳述1997年他在一個貧困縣建加油站的經歷:從建站到2001年八月總共花在政府的費用廿九萬餘,入國庫數額不到一半,僅十四萬多,其餘都花在吃、喝、送禮之上。

  他形容農村權力機構過於龐大,有一個說法是「八頂大沿帽和一頂破草帽」(八個官員管一個農民)。他建議提出一部臨時鄉村法,讓農民可以自主地擇業,農民的身份可以改變,農村仍然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孫大午的被捕,幾可證明上述「理想桃花源」顯然無法見容於「大沿帽」。

  關心「三農」碰到中共罩門

  孫大午農牧事業有成後,十分關心「三農」問題(即「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質疑農業政策。今年三月應邀到北京大學與中國農業大學演講時,就他自己的經歷和調查提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

  孫大午決定實踐自己的言論,今年五月間從國有銀行提領三百萬人民幣存款(約一千多萬新台幣或三十六萬美元),準備成立農村信用合作社。他並鼓勵不滿政府對農村投資的農人,把國有銀行的存款改存到別的地方去。

  這可碰到中共的罩門了。中國的國有銀行早被挖空,就靠外資與人民儲蓄苟延殘喘。SARS已經把新外資嚇跑,再來一個農民提款,豈不立刻嗚呼哀哉。

  今年五月廿七日,孫大午以「縣長請他」的名義被公安局騙去,他的兩個弟弟孫二午、孫志華、財務人員祕書等十多人被徐水縣公安局傳訊,留置兩晝夜,除孫家三兄弟和財務處長被拘留(孫大午情況不詳),其餘人員飭回。

  我為農民說實話

  隨後,孫大午的財務處七台電腦和印表機、全部的帳目和三百萬現金被拿走,銀行帳號被封、存款全部凍結。他的講話稿、報告文學《我為農民說實話》第一章手稿一百頁(約五、六萬字)被拿走,家門上貼封條,妻子兒子無家可歸。

  縣委縣政府組成兩個工作組進駐大午集團和大午學校。孫大午的家屬去保定市請律師,竟被告知,本市的所有律師事務所都不許接大午的案子。

  五月卅一日,徐水縣公安局通知大午網站:該網站發表的《小康社會的建設及難點》、《悼念李慎之》、《兩位民間商人關於中國的時局及歷史的對話》三篇文章嚴重「損害國家機關形象」,網站停止營業六個月,罰款一萬五千元。圖﹕sdw 河北大午農牧集團董事長孫大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