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繪畫:國畫的山水畫基本畫法(下)

font print 人氣: 161
【字號】    
   標籤: tags:

  畫雲法

  雲(包括霧、煙、嵐、靄、霞等)是山水畫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構圖上有以虛襯實景的作用,畫了雲,山才顯得神採飛揚,活潑而秀媚。古代青山綠水多用鉤雲法,用淡墨依雲的形態鉤成起伏的曲線,再以硃砂赭石加鉤,並以白粉渲染。水墨畫盛行後多用染雲法(烘雲法),染雲法不宜露出筆跡而失掉雲的輕柔之態,染雲法通常用淡末散鋒層層擦染,雲要畫得流動不滯,雲彩的大小和方向要有變化,切忌厚重或呆滯。


  
  畫瀑布法

  瀑布在中國畫論中稱為泉,因地質斷層或傾斜而產生,尤其在火山岩及花崗岩的地形中最常見。其型態可分為亂石疊泉、懸崖掛泉、山口分泉、大瀑布等多種。瀑布的功能宛如血脈般的貫穿山水全局,畫瀑布首先要重視其源頭。不可從山頂掛下,同時要畫出飛奔噴射的動勢與水聲。水口最難畫,必求構思奇特。古人畫瀑布多以流暢的線條表現出水的流動感與速度感, 並將旁邊的山石染暗以襯托白練之美。清人沈全所畫的大瀑布則以戰摯或短促的線條,凝固滾滾而瀉的水花,各具特色。


  
  畫屋宇法

  王維山水訣中說: 回抱處,僧捨可安,水陸邊,人家可置,村莊著數樹以成林。可見山水中之點綴屋宇亭捨應依據自然環境而成,有屋宇宜畫通路或舟橋。山水畫中的屋宇在北宋以前多以界畫的方法表現,所謂界畫是指以界引線,畫時若毛筆緊靠直尺則墨線容易滲入尺下,故毛筆必須另外襯上一個剖成一半的圓弧片或固定於另一隻竹筆旁,運筆時竹筆(或圓弧片) 緊靠直尺,筆尖與尺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可畫出筆直的線條,用這種機械性的直線表現宮殿亭台,甚至舟橋或室內傢俱。南宋以後以徒手畫屋宇的畫家逐漸增加,以較具個性的筆墨線條,追求與山石皴法或畫樹法的調和。畫屋宇時,造型可酌情略作誇張,或改變些形狀,繁雜者可簡化; 若畫一組屋宇時,須注意彼此間的疏密大小高低隱現離合等安排,以及透視的關係。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筆

      毛筆以其筆鋒的長短可分為長鋒、中鋒和短鋒筆,性能各異。長鋒容易畫出婀娜多姿的線條,短鋒落紙易於凝重厚實,中鋒則兼而有之,畫山水以用中鋒為宜。又根據筆鋒的大小不同,毛筆又分為小、中、大等型號。畫山水各種型號都要準備一點,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備一支,羊毫筆「小白雲」、「大白雲」各備一支,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筆」就可以了。新筆筆鋒多尖銳,只適於畫細線,皴、擦、點擢用舊筆效果更好。有的畫家喜歡用禿筆作畫,所畫的點、線別有蒼勁樸拙之美。

  •   顏料

      中國的繪畫發展到唐代,以重彩設色為主流,自從宋代水墨畫盛行以來,在文人標淡雅的趨勢下,色彩的運用有逐漸衰退的傾向;然而習畫者應該對傳統的繪畫顏料有所認識,作 多面性的發展,或與水墨作更佳的結合。傳統的顏料兩大類。

  •   執筆法 中國畫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墨線為基礎,用以表現物像的輪廓、明暗、質感,同時通過墨線還可表達作畫者的思想和精神。中國畫的墨線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立的美學價值。所以,中國畫中怎樣用筆是畫好中國畫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中國繪畫執筆同於書法,雖然各人喜好不同,執法也無定式,但初學必須要掌握基本要領。拿毛筆時用大指、食指把住筆桿,呈「龍眼」或「鳳眼」狀,中指緊隨食指把住筆桿。執住筆後,一般筆桿不超過食指的第一指節。指實、掌虛、腕平、五指齊力,運轉收放要自然。書法執筆較嚴謹,繪畫執筆較靈活,可直掌可橫臥,執筆可略高一些,筆鋒轉動才能靈活,腕、肘、肩、身互相配合,動轉方能得力。
  • 中國畫運筆方法十分講究,從古至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黃賓虹先生提出的「五筆」之說,「五筆」即「平、圓、留、重、變」。所謂「平」,是指運筆時用力平均,起訖分明,筆筆送到,既不柔弱,也不挑剔輕浮,要「如錐畫沙」。所謂「圓」,是指行筆轉折處要圓而有力,不妄生圭角,要「如折釵股」。所謂「留」,是指運筆要含蓄,要有回顧,不急不徐,不浮不滑,不放誕獷野,要「如屋漏痕」。所謂「重」即沉著而有重量,要如「高山墜石」,不能像「風吹落葉」,即古人說的「筆力能扛鼎」的意思。所謂「變」,是指用筆有變化,或用中鋒或用側鋒,要根據表現對象的不同而變化,不能執一。運筆要互相呼應,「意到筆不到,筆斷意不斷。」筆線的形式概括起來無非是畫線時求得粗、細、曲、直、剛、柔、輕、重的變化和對比,使之為所描繪的對象「傳神寫照」。山水畫的線條的提倡:枯而能潤,剛柔相濟,有質有韻。
  •   畫樹法

      樹在山水畫裡也稱為林木,在傳統山水畫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即使只畫樹,也能成為一張完整的作品。畫樹宜先觀察樹的整體特徵,再觀察樹枝,因樹木種類繁多枝的生態也不盡相同。初學者應從枯樹或冬天的落葉樹作為練習的對象,沒有葉子的樹枝結構清楚,姿態鮮明,容易瞭解各種樹的生長規律與基本結構。

  •   畫山石法

      山的外形可分為丘、壑、峰、巒、崗、嶺、巔等,又有坡度起伏連綿不絕的形勢或因朝暉夕陰,風雨雲霧變化流露出來的自然美,故畫山之前必先遠觀其勢,然後再近看其質。山 因地質的不同可分為水層巖、火成岩與變質岩等。山石的質地不同,所表現出來的形態、紋理也不相同,中國山水畫家累積數百年來觀察與剖析的綜合體驗,逐漸發展出多種皴法,用筆墨線條來表現不同紋理的山水感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