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文化:仰韶文化的陶器

font print 人氣: 81
【字號】    
   標籤: tags: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主要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肅東部,而以關中、晉南、豫西一帶為其中心地區,距今約7千年至5千年,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表歷程。

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為主,灰陶比較少,黑陶更罕見。有的遺址還發現過少量近似白陶者,質料可能是瓷土。仰韶文化的陶器在裝飾上已比磁山、裴李崗文化陶器講究,主要有磨光、拍印和彩繪等幾種。紋飾以線紋和繩紋為主,籃紋、劃紋、弦紋、附加堆紋等次之。

仰韶文化的陶器是以彩陶為其特徵的。彩是在陶器未燒以前畫上去的,燒成後彩紋固定在陶器表面不易脫落。彩繪以黑色為主,亦兼用紅色。有些地區如豫西一帶,在彩繪之前先塗上一層白色的陶衣作為襯底,以使彩繪出來的花紋更為鮮明。

仰韶文化彩陶的花紋主要是花卉圖案和幾何圖案,也有少數動物圖案。這些花紋多裝飾在細泥紅陶缽、碗、盆和罐的口部、腹部。彩繪原料赭紅可能是赭石,黑色可能是一種含鐵量很高的紅土,白彩可能是一種配入熔劑的瓷土。彩繪工具可能是毛筆。

仰韶文化的陶器造型美觀適用器形豐富,有杯、缽、碗、盆、罐、甕、盂、瓶、甑、釜、灶、鼎、器蓋和器底座等,以小口尖底瓶最有特色。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 秦漢-古代的建築多採用木料來架構,不易久存,所以一些偉大的建築,如秦代的阿房宮和漢代的未央宮,都無法完整保存下來,但仍可在殘存的廢墟中發現瓦當及漢磚等遺物,藉以略窺古代建築的規模。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奧斯陸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這座於市中心、弧形一層樓高的荷蘭巴洛克風格建築,以石材與紅磚混合而成。大教堂東邊是教堂前側聖壇或稱禮拜堂(chancel),鐘樓有銅製的圓屋頂,搭配文藝復興風格的尖塔。大教堂幾世紀以來不斷在整修與翻新。
  • 雕塑通常用來紀念重要人物或是故事。古往今來,雕塑流行的題材包括神話場景、政治領袖或宗教人物。然而,古典雕塑中有個最特別的主題並不在上述類別裡。人物雕塑《斯皮納里奧》(Spinario)或稱《拔刺的少年》(Thorn-Puller)呈現的是一位坐著的裸體男孩,全神貫注地在拔他腳上的一根刺。幾千年來,這座雕像給藝術家帶來非常深刻的啟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