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祭的傳說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美人祭簡稱祭紅,也作霽紅,又叫積紅,名稱雖不同,其實都是同一物品。還有一種說法,講它是過去祭品瓷器中的貴重瓷,所以叫做祭紅。祭紅釉色紅而細膩潤澤,色較輕淡,呈色安定而不流淌,是紅釉中的上品,明代所產為最珍貴。

為甚麼叫美人祭?有多種傳說。在向焯《陶業記事》的美人祭別解中,就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那是在明朝的時候,御器廠接到皇帝的旨意,要造出一種鮮紅顏色的瓷器。御器廠的總管就命令窯工們去燒制,經過多次實驗都失敗了。窯工們遭到一次又一次的鞭笞,並接到限期完成的命令,否則要送進牢獄甚至要處以死刑。窯工們個個為此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終日惶恐,怕大禍即將降臨。

有個老窯工,回到家中唉聲歎氣。他的獨生女兒問他:「爹爹何事犯愁?」開始他不肯說,後被再三追問,才不得不說出真情。女兒也同父親一樣著急起來,但她生性聰明,從小聽到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們說過燒窯的技術問題,很懂得一些燒窯的道理。便問老父親說:「 經過多少次失敗,可摸索到是甚麼原因?」老窯工回答:「還摸不準,很有可能是窯溫不夠,燒不上去。」聰明的女兒安慰父親好好休息,她自己卻苦思冥想了一晚。

第二天,老窯工一大早到窯上去了。這時,聰明的女兒也已想好了辦法。將近晌午時光,她梳洗打扮了一番,便以探望老爹爹為由,隻身來到窯上。只見眾人正在忙碌,老窯工在注視著窯火,緊鎖雙眉, 臉上呈現出一片焦急的神色。女兒悄悄地站在老父親的身邊,老窯工卻沒發覺。燒窯工中有人叫:「師傅,火還沒有燒上去,怎麼辦?」 老窯工還未來得及回答,但聽一聲嬌叱:「快閃開!」就在眾人一愣的時刻,只見紅光一閃,女兒已縱身跳進窯門。等到老窯工和眾窯工們回過神來,窯內早已騰起了熊熊烈火,越燒越旺,老窯工和眾窯工都不禁淚流滿面,痛苦失聲。

老窯工的女兒犧牲了,但這次窯卻燒得成功。開窯時,一只只釉色殷紅、晶瑩潤澤的好瓷器擺在面前,就像少女殷紅的血把它染紅一樣。窯工們都說這是孝女的精誠所感,為了紀念她,便叫美人祭。後來窯工封窯門,也用磚砌成女兒的形象。還因這種紅釉,很像少女飲酒後臉上的紅暈,故人們又把它叫做美人醉。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湖南長沙窯創始於唐而終於五代。長沙窯的瓷器式樣之多,在唐代瓷窯之中可以說是少見的。長沙窯工匠對於罐等器物的口、腹、系流的部位,善於隨形變換,創造出了許多實用美觀的形式。長沙窯燒造的瓷塑動物也惹人喜愛,獸類的獅、像、牛、羊、豬、狗、馬等。陶瓷
  • (大紀元記者羅莉編譯報導) 5月19日星期三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一個拍賣會上,罕見的中國明朝瓷器与黃金比預期高出一倍的價格拍賣成交出售。這些拍賣品是從靠近莫桑比克的一艘16世紀的葡萄牙沉船中打撈出來的。

    據路透社5月19日報導﹐克里斯蒂拍賣行(Auction house Christie)售出約125件瓷器與21塊黃金,銷售金額達到了117,289歐元(折合約14萬美元),遠遠超出預期。

  • 一套雙層點心盤竟然要上萬元!英國皇家御用瓷器首度來台展售,一套仿英女王伊莉莎白婚禮晚宴中用的瓷器,共六十四件,價值二十五萬元,全球只有十套,而台灣就預定了四套瓷盤上的精緻花朵,每一朵都是彩繪大師一筆一劃的心血創作,這套瓷器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在1947年的婚禮晚宴上的御用瓷器,即便走過半世紀歲月,還是無損於它的風華,根據原創作人的設計手稿,黃騰輝成為第一位,被英國皇家御用瓷器授權臨摹的華人設計師,六十四件瓷器是目前全球最完整的系列,一套要價二十五萬元,全球只有十套,其中四套買主竟然就來自台灣,成功詮釋英國皇家瓷器,黃騰輝成為華人驕傲,也意味著台灣人對瓷器的高品味,已經躋身國際之列[民視新聞張令瑜鄭仲宏台北報導]
  • 重慶榮昌陶瓷業從清乾隆時的粗陶,發展到清咸豐時的「泥精」,再發展到光緒時的刻花、色釉及民國時的釉下彩;在窯形上,從甑子窯、通窯發展為階梯窯;燃料均以松柴為主。在施釉方面,繼承唐、宋以來的色釉裝飾,發展了各種釉色。 
  • 河北的考古人員在渤海邊,發掘一個以瓷器貿易為主的古代口岸遺址|黃驊市海豐鎮遺址,出土了定窯、井陘窯、磁州窯、耀州窯、鈞窯等窯口的產品。這一遺址的挖掘,為尋找北方海港遺址、研究中世紀瓷器外銷等提供資料。新華社今天報導,海豐鎮遺址位於黃驊市羊二莊鄉海豐鎮村和楊莊村之間,總面積五十萬平方公尺。這次發掘面積有五百二十五平方公尺,清理出金代灰坑二十七座、灰溝六條、道路一條、殘存房基六座,出土完整或可復原的文物四百多件。出土的器物以瓷器為主,還有少量陶器、骨器和宋代銅錢等。瓷器主要有碗、盤、碟、俑、枕、瓶、罐、盆、骰子、圍棋子等,主要釉色有白、黑、醬、青灰、雙色、絞胎等,有印花、刻花、剔花等裝飾手法,紋飾有鴛鴦、魚、牡丹、荷花、山石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指出,海豐鎮遺址是中國北方集水陸交通於一體的大型口岸遺址,它在唐宋時期就是通商鎮,金代以後成為以瓷器貿易為大宗的中國北方一處重要出口口岸。
  • 經過近一個月的挖掘﹐北宋時期的一個家族式古墓群最近在河南省長垣縣被發現。考古人員已發掘古墓十三座﹐出土銅鏡﹑瓷器等陪葬物品七件和九枚北宋時期錢幣。
  • 陝西省安塞縣宋代城卯遺址出土了耀州窯等五大窯系瓷器,第一次發現了金代紅、綠色釉相間的瓷碗,對確定遺址的準確年代提供有利証據。
  • 舍維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僅僅是一座雄偉的城堡古蹟,更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家庭住宅。這座城堡座落在法國中部羅亞爾河岸的一個美麗山谷中,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展示著過去法國家庭生活的樣貌。
  • 瓷器的歷史大約可追溯至兩千年前的中國。瓷器是一種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嶺土(kaolin)(一種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種礦物)以高溫燒製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為西方的遺產。14世紀時首次從中國傳入歐洲。
  • 一生嗜茶,精於茶道的陸羽,被譽為茶聖,奉為茶仙,親自踏訪考察各地茶鄉,從種茶、制茶、焙茶、飲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質、土壤、氣候等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茶葉的生長和氣味,更講求煮茶技藝、飲茶的配置與器皿,因而寫就世界首部茶學專著――《茶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