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農聖」──賈思勰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賈思勰,齊郡益都(今山東壽光南),生卒年月不詳。他是中國北魏末期(公元六世紀)傑出的農業科學家。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到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後來回到家鄉,經營農牧業並研究農牧業生產理論。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間,賈思勰在總結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成就的基礎上,結合實踐經驗以及自己的觀察和試驗,寫成了著名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當時戰亂頻仍,民生凋敝,他從傳統的農本思想出發,著書立說,介紹農業知識,以期富國安民。該書最初在民間輾轉傳錄,至北宋天聖年間才官刊頒發給勸農使者,以指導農業生產。以後官私傳抄不絕,版本多至20餘種,並廣為其他農書、雜著援引。早在唐末時已傳入日本,至今日本還藏有北宋最早刊印的殘本。近代以來,世界上已有多種譯本出版,並有不少研究此書的著作。

《齊民要術》是中國北魏綜合性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書名中的「齊民」,意指平民百姓,「要術」指「謀生產方法」。

《齊民要術》全書共九十二篇,分成十卷,正文大約七萬字,註釋四萬多字,共十一萬多字。此外,書前還有《序》和《雜說》各一篇。《齊民要術》在中國古代農業科學技術典籍中影響之深遠,這與作者思路開闊、明於哲理、有濟世救民的抱負很有關係。

從賈思勰所寫的《序》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視農業。他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之本,也就是安邦之本,「是為政首」,解決好這個根本問題,才能「以利天下」,使「萬國作義」。賈思勰在《齊民要術》「序」中還指明,學習古聖先賢的教導,其根本目的是「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即如何讓民眾生活安定,使他們富足和得到教養。他列舉大量歷史人物,從管仲、商鞅、李悝到晁錯、耿壽昌、桑弘羊,以他們行之有效的經驗,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對待歷代人們提出的興農主張和具體措施,賈思勰總是給予很高評價,稱之為「益國利民,不朽之術」。所以,他寫作的《齊民要術》也是「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

賈思勰還主張農業生產要注意改革,在這方面他引用了漢代的一些名臣循吏的實例,如教民鑄造犁耬,利用畜力,興修水利,進行灌溉,作織紝之具以紡績……他還嘲諷墨守陳規不思改革的人是「鮑魚之肆不自以氣為臭……生習使之然也。居積習之中,見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異蓼中之蟲而不知藍也甘乎! 」他提倡節儉和長遠打算,很讚賞漢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務出於儉約」,他告誡人們「窮窘之來」,是因為用之無節,「忽於蓄積」。他說「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里而用有餘」,其原因就是在「用之以節」。

賈思勰的治學態度很嚴謹,《序》中說他為了完成這部著作,「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引用前人著作有一百五十多種,記載的農諺有三十多條。書中的內容十分豐富廣泛,從耕種到製造醋醬,凡是有關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的,都有詳細記錄。全書包括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林木的生產,野生植物的利用,家畜、家禽、魚、蠶的飼養和疾病的防治,以及農、副、畜產品的加工、釀造和食品加工以及文具、日用品的生產等等,幾乎所有農業生產活動都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在農學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齊民要術》許多卷篇都有相當份量的前代文獻引述,為後世農書樹立了範例。公元前l世紀西漢《氾勝之書》這部農學巨著,全書已無法尋覓,它的重要片段由於《齊民要術》的摘引,才得以保存下來。陶朱公的《養魚經》等佚籍亦是如此。歷史文獻的徵引,可以使人們較易看出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脈絡與繼承關係,其弊病是有可能會導致泥古守舊,影響創造性的發揮。所以賈思勰著書在徵引前人典籍的同時,也很注意不拘泥於前人見解。「種穀第三」引述《氾勝之書》播種段落有:「凡九谷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賈思勰不同意此看法。他援引《史記》中「陰陽之家,拘而多忌」之類的話,並說:「止可知其梗概,不可委曲從之。」

賈思勰注重實踐經驗的歸納與提煉,在農業方面提出了很多見解和農業生產規律,他認為耕種要順應自然的時序變化,估量耕作的肥力。「種穀第三」中「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入泉伐木,登山求魚,手必虛;迎風散水,逆板走丸,其勢難」,就是這方面的不朽名句。他又提出輪耕法、密植和套作法,重視種子品種和特性。在牲畜飼養方面,他也對各種不同品種畜牲做出深入淺出的比較。

賈思勰除認真吸收前人的典籍和農書中的精華、蒐羅大量農諺歌謠外,還很注重考察和彙集同時代人的生產經驗,有時還親自試驗。他引民諺「智如禹湯,不如常更(指經歷)」表明自己的見解:即使有夏禹、商湯那樣開國帝王般的智慧,也不如親自從實踐中得到的知識來得可靠。他在《齊民要術》「養羊第五十七」就記述了他自己家養羊的經驗教訓;「作酢法第七十一」中講的作醋方法,也是他「已嚐經試」的。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給中國農學寶藏添加了具有時代意義的內容。如在選留作物良種方面,書中記載了粟的品種97個,黍12個,穄6個,粱4個,秫6個,小麥8個,水稻36個(其中糯稻11個)。在「種穀第三」所錄粟97個品種中:有11個轉自前人記載,86個是賈思勰自己蒐集補充進去的。並指出北魏當時粟的品種命名法「多以人姓字為名目」,「亦有觀形立名,亦有會義為稱」,還有根據味美味惡、是否易舂、早熟晚熟等命名的。這些記敘,賈思勰當時只是「聊復載之雲耳」。而現今卻對他所歸納的作物品種名稱和命名原則給予很高的評價。

《齊民要術》這部「農業百科全書」比較系統地總結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北魏和北魏以前農業生產技術的成就,初步建立了農業科學體系,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起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它不僅對當時的農業起了促進作用,而且對於以後的農業科學家,如元末的王禎,明代的徐光啟以及清代的一些農業家,也有過深遠的影響。它卓越的科學內容,不僅是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學史上的一顆明珠。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於對第三代可拍照手機的潛在募功能表示擔憂,以色列軍方情報機構頒令,限制士兵使用這種手機。
  • 楊惠之,唐朝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著名雕塑家。據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楊惠之最初與吳道子同學繪畫,遠師六朝名畫家張僧繇筆法,號為畫友。後專攻雕塑,「為天下第一」,時有「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之說,譽為「塑聖」,與「畫聖」吳道子齊名。 聖人
  • 聖誕節將至,倫敦蠟像舘與時並進的將耶穌基督誕生的情景用蠟像藝術的方式再現給觀衆,但卻因將名人形象塑造成聖經中描寫的聖人而遭遇英國宗教界和傳統人士的批評。
  • 法國東北部傳統上都會在十2月六號,紀念天主教聖人〔聖尼古拉斯〕,而〔聖尼古拉斯〕後來演變成〔聖誕老公公〕成為小孩子的守護神,因此小孩子也會在這一天大吃有〔聖尼古拉斯〕標誌的巧克力,以為慶祝。
  • 泰國佛教事務辦事署主任察克里方要求衛生部在煙上印上警告字句:「捐贈香煙給和尚是罪行!」
  • 父母也是人,卻不是聖人。在教和養的領域中,各家各派的理論多得不知如何評選,難怪有人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因為沒經驗嘛!第二個孩子當豬養,因為養孩子不外乎吃喝拉撒睡嘛!」唉!如果我們現在不夠用心,將來老了或許也會被當豬養囉!
  • 李時珍 ,字東璧,生於公元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於公元1593年(即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明代蘄州瓦硝壩(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他是中國古代乃至世界偉大的醫藥學家,著有藥物學名著《本草綱目》一書。 聖人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今天率領七千位來自各國的朝聖人士,為南亞大海嘯喪生者
  • 〔自由時報編譯陳成良╱法新社印度布雷爾港7日電〕在大海嘯狂襲印度南部之前,印度男子阿里對海嘯就頗有概念,這次他還利用從電視自然科學節目中學到的知識,讓印度尼古巴群島中的德蕾莎島躲過這場浩劫,拯救上千條人命。阿里的義行為他贏得「德蕾莎神父」美名,媲美一生致力於救助印度貧苦民眾、被稱為「貧民窟聖人」的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
  • 美要眇兮宜修,是湘水女神飄逸綽約的風姿,也是一位晚明閨秀的芳名。沈宜修,究竟是什麼樣的妙人,擔得起神仙一般的美好形容? 江南自古繁華,山水清嘉,地靈人傑。世家大族詩書傳家,女教興盛,湧現出眾多品貌俱佳、文名遠播的淑女。沈宜修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她身處柴米油鹽的俗世,卻以細膩婉約的心靈,構築了生命的詩意桃源,更為後世留下了燦爛的筆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