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稻香春」糕點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稻香春開業於1914年,創始人張森隆,又名春山,江蘇丹徒縣人。他學徒出身,1912年由於生活所迫挑擔來京,與同鄉在東安市場東慶樓內出攤賣鎮江特味眉毛肉餃。由於張森隆精明能幹,腦筋靈活,又有製作南方食品的好手藝,生意日益興隆, 以後又增加了幾種南味糕點和肉食。
  
1914年,張森隆在東安市場北門創建了稻香春南味食品雜貨店,出售南味糕點、糖果、肉食和山珍海味等商品。初期張森隆開店取名為「森春陽」,後改名為「稻香春」,專做南味食品。因其善於經營,又佔有有利地勢,生意越做越紅火。

稻香春經營的南方糕點,不但按四季特色生產,好吃好看,花樣翻新,而且油糖重,點心放一個星期,仍然爽口。如蘇式的蒸蛋糕餅、肉鬆餅、平貝絲餅、炸花邊餃,水晶綠豆糕等;鎮江的臍兒、散子、豬油核桃糕、豬油松子糕、五香麻糕、椒鹽烘糕等等。

稻香春還從南方的「紫陽觀」請來技師,製作金華火腿、甜醬肘子、醉螃蟹;從上海「陸稿薦」請來技師,製作蘇州醬雞、醬鴨、醬汁肉、薰魚、薰雞、薰肉;還有南京的油雞、筒鴨、餚肉、蔥油餅等等,雖然價格高,但顧客們信得過,所以賺得大量利潤。
  
稻香春的糕點以蘇式為主,兼有廣州風味及西式糕點,著名的有眉毛肉餅(油酥餃)、散子、牛舌餅、玫瑰餅、烏麻餅、中秋月餅。生熟肉食和素食也多達40多個品種,如:叉燒肉、油雞、南京板鴨、素什錦,素雞和素火腿。
  
稻香春歷經近百年,久盛不衰,主要在於講求產品質量,注意信譽。應節食品按時出,時令產品應有盡有。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中秋節的月餅更受到京城各界顧客的歡迎。@(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樓風月當酣飲,十里湖山豁醉眸。「這副楹聯說的就是杭州西湖著名菜館--樓外樓。她坐落在景色清幽的孤山南麓,面對淡妝濃抹的佳山麗水,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山光水色之中,熠熠生輝。這座已有150多年悠久歷史的名菜館素以「佳餚與美景共餐」而馳名海內外。
  • 桂發祥麻花的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兄弟,他們是河北省大城縣西王祥村人,生於一個貧農家庭,幼年喪父,1924年因旱荒兄弟二人隨母乞討來到天津。
  • 何謂「瑞蚨祥」?據說是引用了「青蚨還錢」這一典故。「蚨」是傳說中遠古時期的一種神蟲,一母一子,不管子蟲和母蟲相距多遠,它們都能飛到一起找到對方。據說如果將母蟲和子蟲的血分別塗在銅錢上,不論在市場上使用了母錢而留下子錢,或使用了子錢而留下母錢,在用畢錢後,這子錢或者母錢就會自動飛回來。所以,「青蚨」就成了金錢的代名詞。而瑞蚨祥的字號,就是希望借其祥瑞的寓意,加上能帶來鑫錢的青蚨,瑞蚨祥就能招財進寶,財源滾滾。
  • 湖筆產於浙江天興縣的善璉鎮,歷史上屬湖州管轄,因而所產之筆稱為「湖筆」。湖筆風格齊全,品種繁多,根據使用和原料不同,可分為羊毫(羊毛)、紫毫(兔毛)、狼毫(黃鼠狼尾巴上的毛)、兼毫(前三種毛的混合物)四大類,規格有250多個。羊毫最軟,紫毫最硬,狼毫銳而健,兼毫則剛柔相濟。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