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300問】

認識元宵節和「元宵」七道題 你答對多少?

作者:容乃加
一顆小小「元宵」飽含文化內涵。認識元宵節和「元宵」的七道題,試試你答對多少?(S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3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黃曆元月裡說起元宵,美好的氛圍就洋溢心田,自然而然就讓人想起「元宵」。黃曆元月十五夜稱「元宵」是從什麼朝代開始的呢?中原大陸幅員廣,南北兩地的風俗也常有差異,以「元宵」稱圓子(湯圓)是起於何時呢?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說圓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還有人說有餡的圓子稱「元宵」,無餡的圓子稱「湯圓」,真是如此嗎?

古人在重陽節有吃「重陽糕」,但是節食的名字和節日完全一模一樣的食物,就僅有「元宵」了。糯米「圓子」叫「元宵」,是因為「元宵」節日所賜嗎?找尋答案之旅,先從「元宵」說起吧。

「元宵」之名約在什麼時候出現?

在唐代時就有精彩的上元夜(元宵)燈會了,皇上與官民同樂,在史書(如《舊唐書》)和文人書籍(如《事物紀原》)中,提到了唐睿宗、中宗和玄宗在「正月十五夜」觀燈,中宗還連續二年在「上元夜」微服出宮賞燈會。

在詩人的筆下,直到唐朝末年才有「元宵」這個節日名稱出現。在《全唐詩》中才出現一首,那是韓偓《元夜即席》詩。韓偓是生於唐朝末年(西元840─923年)的人,他的《元夜即席》云:「元宵清景亞元正,絲雨霏霏向晚傾。」從史書記載和韓偓的詩題看來,唐朝時稱元月十五日,多為上元夜和元夜,還未正式稱「元宵」。

到了宋代,「元宵」的稱法就很普遍了。當時,北宋文學家謳歌元宵的詩詞已經非常多了。北宋民俗誌《東京夢華錄》也直接用「元宵」稱呼正月十五日的夜晚,並記錄宮中與老百姓過元宵節熱鬧異常的景況。不過在其中還沒有提到吃「元宵」的事。

元宵,正月十五夕燃燈通宵敬奉神佛。圖為明代元宵節宮中張燈結彩。(公共領域)

元宵吃圓子從何時成為流行的食尚?

南宋的民俗誌《武林舊事》中,記錄了元宵節的「節食」,在許許多多受人愛好的「元宵節食」中,就有了「乳糖圓子」和「澄沙糰子」,而且「乳糖圓子」在其中排在最前頭。「乳糖圓子」即甜湯圓;「糰子」也是米粉做成的「圓子」,「澄沙糰子」即豆沙圓子。這樣看來,在南宋的時候,元宵節吃「糖圓子」「豆沙圓子」已經是一種流行的食尚。

以「元宵」稱呼「圓子」開始於什麼時候呢?

北宋文學家的詩詞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元宵節詠「圓子」「浮圓子」的詩詞。如:史浩的《人月圓 其二 詠圓子》 。那麼以「元宵」稱呼「圓子」,這封號是什麼時候登場的呢?南宋初期,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晉身丞相的周必大(晚號平園老叟),在他所作《平園續稿》中說到了:「因元宵煮圓子,因呼圓子為『元宵』。」原來,在南宋時,元宵的好滋味就與元宵節的歡樂攜手了!

圓子稱「元宵」最早是起於南方還是北方?

周必大是吉州(今江西)人,是江南人士,他把家族中流傳的元宵浮圓子習俗,編入歲時雜詠中。[1] 而南宋的版圖已經失去了北京,侷促在中國大陸東南方,所以說以「元宵」稱呼「圓子」,起初是在南方的元宵節普遍起來的。明朝時「元宵」叫「粉丸」(明人吳寬的五首詠元宵詩)。到了清代時,北京都人才普遍稱圓子為「元宵」。

清代乾隆皇帝和群臣的《元宵聯句》詩有「題注」,點出「元宵」名稱來歷:「浮圓子,都人以元宵節食之,遂名元宵。」就是說清代北京人在元宵節浮圓子(煮湯圓)來吃,於是就把圓子叫成「元宵」。

清代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燈節》說元宵日「市賣食物,乾鮮俱備用,而以元宵為大宗,亦所以點綴節景」。比較這兩種南北兩地吃元宵的時間背景,圓子原來是在南方先得到「元宵」的雅號的。

糯米圓子不管有餡無餡都叫湯圓,無餡的叫「實心湯圓」;元宵節吃的湯圓特稱「元宵」(Shutterstock)。

「元宵有餡,湯圓沒有餡」這種說法對嗎?

南宋時就有豆沙餡的圓子,所以說,「元宵有餡,湯圓沒有餡」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認識。清末民初杭州人徐珂的《清稗類鈔》說,不管有餡無餡,都叫湯圓,無餡的叫「實心湯圓」。

古時台灣也把元宵節湯圓叫作「元宵」嗎?

遠在大陸南方海角一隅的台灣也把元宵節湯圓叫作「元宵」。晚清時,台灣府人連雅堂(連橫)的《雅言》有一條記載:上元日(元宵節)的「元宵」是元宵節「供祭之物」。可見那時即使在中國最南方的台灣都把元宵節的節食湯圓叫「元宵」。所以說,把隆重供祭神明的湯圓稱「元宵」,反應了晚清時台灣對湯圓的的概念。

圓子叫「元宵」是因為「元宵」節所賜嗎?

「湯圓」一年都頭都有,而且是許多人喜愛的食物。只是在正月十五元宵日的食俗中,人們都要吃這一味,此時叫它「元宵」就特有味了,月圓人團圓的元宵節代表食物非「元宵」莫屬!是的,從上述周必大的敘述,我們知道了在南宋時,已經賜給了元宵圓子「元宵」的稱號。

圓圓滿滿的「元宵」反映元宵節團圞美好的願景。「元宵」帶著飽滿的內涵,經歷悠久的歲月,映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圓融。它能夠經受沸騰的考驗,在激沸中圓滿浮起,傳遞元宵佳節的美好希望!

——註釋

[1]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 前輩似未嘗賦此作間成四韻》:
今夕知何夕,團圓事事同。
湯官尋舊味,灶婢詫新功。
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
歲時編雜咏,附此說家風。
@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黃曆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今年是龍年,歲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龍子、龍女,生肖屬龍。然而,黃曆新年和十二生肖並非華人專屬,不同國家對於生肖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在中亞國家哈薩克,今年的生肖是蝸牛而不是龍,屬龍的人到這個國家就變成屬蝸牛了。
  • 秋風起兮,七夕節又將來到。牛郎(牽牛)、織女與中華兒女相伴幾千年,有情有義的婚姻,相許相牽的愛情,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七夕的一年一會,讓人感嘆之外,也讓我們反思什麼嗎?
  • 黃曆的五月五日端午節,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陽。「端午」處於純陽之端。民間有俗諺「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為夏令時節防瘟辟毒的啟動日。端午節的節俗很多,來源久遠,背後蘊藏豐富的文化典故。一起來文化尋根:回顧端午節的九大節俗與故事。
  • 端午「五紅」、「十二紅」的養生飲食,都是觀察時令,巧用時鮮,以促進身心健康的傳統中醫的養生方法,同時五行養生的原理也在其中體現。不管時代怎麼推進,注重天人合一,順應節令過生活,上天自然賜給人最鮮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亞地區,收受嫁妝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即結婚時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贈送金銀首飾或其它值錢的東西。儘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這種做法,但該傳統在民間仍然盛行。最新一項研究發現,隨著近幾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業機會的不斷提升,印度陪嫁之風卻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
  • 一方土地養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顧真正的民族風情,那麼欣賞一隻傳統民族舞,聽一首美妙的神韻交響樂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陣陣鑼鼓、聲聲嗩吶、鮮豔的手帕,那東西方樂器的完美和聲,呈現熱鬧歡騰、 幽默歡快的民族風情, 一定會趕走你的鄉愁,讓你陶醉在雅俗共賞的藝術享受之中。
  • 在那長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藍的天空下,廣闊的草原上,近處風吹草動,遠處雄鷹飛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著皮草的年輕女子款款走出帳篷,她頭頂一碗熱騰騰的奶茶,遞給遠道而來的賓客,這是神韻作品中發布的一首經典交響樂《頂碗舞》描述的優美畫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徑蒙古包前,也一定會停下腳步。
  • 奈及利亞
    烏邦(Ubang)是奈及利亞南部一個很奇特的農村,這裡的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語言,形成相當罕見的「兩性語言」。儘管男女使用的語言有別,但他們都能理解對方在說什麼,沒有溝通上的障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