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是」到「國事」揭邪黨對國家態度

清源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訊】「國是」是傳統漢語中專指國家大計、國家政策方針的專用詞彙,是正規的書面用語,語境莊重、嚴肅,例如,「願相國與諸大夫關定國是也。」——《後漢書.桓譚傳》;「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清.梁啟超《譚嗣同傳》;「國是如此,丈夫何以家為!」 ——《老殘遊記》,而「共商國是」這樣的詞彙則是固定的,不能寫成「共商國事」。

「國事」指國家事務,也可泛指一切跟國家有關的具體事情,如:「國事宜勤,暇時保養,切勿記念。」 ——《紅樓夢》。

從字面意思上看,「國是」的「是」字,其含義從一般意義上引申而來,有「到底應該怎麼做」這層意思,而「國事」的「事」字則僅指客觀具體的事情。從語境上理解,「國是」為國家政策方針等重大的決策,而「國事」則是比較具體的事務,由此「國是」與「國事」孰重孰輕是非常明顯的。

在平時瀏覽古籍和49年之前的報刊書籍的時候,看到的基本是「國是」一詞,而「國事」則用之甚少。即使「解放」初期報刊上還在用的,而後來則基本是「國事」,就像沒有「國是」了一樣。現在台灣、香港等地區還是用「國是」這個詞。2001年邪黨的《人民日報》在報道「兩會」時就出了笑話,他們的報道標題「政協委員同國家領導人共商國是」被讀者連續打電話詢問是不是排版錯誤,以至於編輯不得不另行撰文進行解釋。其實,大陸的語文課本中也是講過「國是」一詞的,但是從《人民日報》這件事情來看,不但可以看出大陸文化教育本身的失敗,也能夠看出這些所謂的「黨的喉舌」在破壞傳統文化中的作用,正是他們自己整天拿「國是」當「國事」誤導民眾的,要不也不至於顯得讀者那麼沒有「文化」了,並且最終自己給自己弄出了麻煩。

《道德經》中說「治大國,若烹小鮮」,簡單的意思是:治理國家,特別是制定基本國策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萬分小心才行,要不一個隨意的決定可能會給國家和百姓造成巨大的不良影響。看看邪黨五十年來是如何「治理」國家的!別說那些基本是十年一次的全國性運動,邪黨在日常「治理」中又何曾慎重考慮過國家和百姓呢?由此,筆者體會到由「國是」到「國事」的變化很有意思,這個變化恰恰說明了邪黨拿國家大事不當回事,肆意妄為的實際情況。中國文字確實有獨到的魅力,一個詞語的變化竟然有這樣的深刻意義在,這難道不是體現了冥冥中暗含的神意嗎!

原載:《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了維護泰勞暴動事件涉案泰勞的基本人權,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除了成立外勞專案小組外,也號召律師界成立高雄泰勞事件義務律師辯護團,由十六名來自南部地區的律師組成,將在兼顧人權及主權法治兩大原則下,就近為泰勞提供法律諮詢服務。(黃悅嬌報導)
  • 【大紀元9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四日電)台灣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告訴參加二00五年青年國是會議的青年公民們,青年不單是生命階段,應是心理狀態,你有多自信就有多年輕,你有多樂觀就有多年輕,你有多信賴就有多年輕,年輕人更需要勇氣,不同社會階段有不同勇氣,現在需要的是尊重知識與專業、抵抗庸俗化。
  • 【大紀元9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四日電)台灣行政院長謝長廷今天回應二00五年青年國是會議的建議結論時說,政府正推動二次憲政改革,雖然對於公民權的年齡高低有爭議,但初步認為可以降到十八歲。
  • 【大紀元9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四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在青年國是會議中表示,只要他在總統任內一天,就絕不可能承認中國大陸學歷。陳總統並強調,雖然兩岸三通直航有經濟的利益,但還是要從國家安全和台灣最大的利益去考量。
  • 【大紀元9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四日電)前總統李登輝今天下午應李登輝學校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舉行的國是國政講座中演講,他表示,台北市長馬英九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後,本土概念有一點進步,但仍要加油。
  • 【大紀元9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四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聽取青年國是會議有關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議題結論報告後回應說,台灣的國家主權屬於兩千三百萬人民,應予以強化提升,才不會有國家認同的混淆,因此他提出國家主權三段論,並要為大家催生一部合時合身合用的憲法取代已不合用的憲法,希望未來兩年能走出歷史框框。
  • 大紀元綜合報導)2005年青年國是會議9月4日進行第3天議程,行政院長謝長廷回應2005年青年國是會議的建議結論時指出,政府正推動二次憲政改革,雖然對於公民權的年齡高低有爭議,但初步認為可以降到18歲。他期望青年人的道德勇氣,尊重知識與專業,對社會發展有正面的意義。
  • 〔自由時報記者陳鈺婷╱台北報導〕陳水扁總統昨出席二○○五青年國是會議時強調,為了台灣,「只要我在總統任內的一天,就絕對不會承認大陸學歷」,兩岸直航或有經濟利益,但基於國家安全及台灣最大利益,還是要有所考量。
  • 泰勞暴動事件發生後,高雄縣警方今天首度針對十八名疑似涉案的泰勞展開約談行動,不過,在尋找泰語翻譯人員方面很挫折,高雄地區一些泰語翻譯向警方表示,基於民族情感,以及擔心泰辦處的壓力,拒絕警方的拜託,高雄縣警局外事科只好緊急到嘉義、台南和屏東找翻譯。
  • 台灣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呼籲成立「高雄捷運泰勞暴動事件真相調閱委員會」,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回應說,有待朝野協商決定,若協商未果,在野黨也可以提案,到院會表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