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若輕 朱雋雕刻新仙境

font print 人氣: 5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我一直在等,有一天人家會介紹我是朱雋的爸爸!」昨天在「朱雋館」開幕時,朱銘一句話,說穿了所有人心中的猜想,猜的是:「朱雋會不會因為有朱銘這樣的爸爸,因此在藝術創作之路走得更痛苦?」平常寡言的朱雋不會自己碰這話題,個性率真的朱銘反而自己講出有一個跟自己一樣作雕刻的兒子,身為有名的爸爸,心中的滋味。

朱雋是朱銘的長子,雖說從小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對雕刻藝術的感受很深,早期卻從沒想過進入雕刻這一行,直到有一天與父親聊一件令他感動的佛像,父親反問他為什麼不自己刻一個,才在偶然的因緣際會裡,以雕「佛頭」受注目。

早期父親雕木頭,朱雋卻挑最堅硬的石頭來創作,有人說,這是朱雋刻意要與父親做區隔,不想讓人覺得他是跟在父親的後面走;父親繼續打「太極」、說「人間」,朱雋卻選擇在裂開的石頭縫上裝拉鏈。

有一天,為應妻子請求在一天內刻製一尊佛頭,朱雋靈機一動想出以保麗龍雕刻上色的急就章,效果奇佳,但這個由極堅硬厚重的石頭到極輕飄空虛的保麗龍的材質改變,卻讓朱雋一時間明白了「舉重若輕」的道理。

若說朱銘的盛名是朱雋一生中不能承受之重,那麼,何妨讓它輕輕地放在一旁,不要老想著如何處理跟它的關係?2003年,朱雋以嶄新的心境創造出全新的「仙境」系列,同時意味著他在雕刻領域更寬廣的視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靜茹苗栗四日電)五十六年次的林進昌,是三義木雕創作師中迭獲各項大獎的佼佼者,來自台北艋舺的他,因興趣放棄就讀一年的淡江大學土木工程系,當起神像雕刻學徒,歷經三、四年磨練,遷居三義以純創作耕耘木雕;卻因經濟因素轉而經營民宿,在理想與經濟間,讓他對木雕有了新體悟。
  •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靜茹苗栗四日電)陳進財與陳瑞吉兄弟在通霄經營木雕已有三十多年,十多年前大量投入高級木料檀香木與沉香木的雕刻開發並跨足中國大陸,台海兩岸皆有工廠,兩人都是傳統木雕出身的雕刻師,如今以高級木料藝術精品拚搏台灣木雕的第二春,他們是台灣檀、沉木首屈一指的創作經營者。
  •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靜茹苗栗四日電)朱銘,這個名字代表台灣藝術界的奇蹟,象徵台灣傳統木雕創作者也具有強大的國際藝術能量。朱銘出身苗栗通霄小鎮,只有小學的教育洗禮,沒有藝術科班出身的學院教育訓練,卻能在台灣木雕業一片蕭條的起伏中屹立不搖,而且光芒依舊耀眼。 二十七年次的朱銘,已屆七十高齡,但看他創作的動力,讓人感動與震撼。「他就是停不下來,從早做到晚」這是朱銘夫人有點無奈的口氣。朱銘早期師承李金川,李擅長廟宇雕樑畫棟,現今通霄的信仰中心「慈惠宮」媽祖廟就是他的傑作,朱銘的出身就是廟宇雕刻師的學徒。
  • 〔自由時報記者陳維仁/竹市報導〕投入佛像雕刻30幾年的風城知名雕刻藝術家葉佳讓,近10年來屢屢獲獎,不僅受到台灣、日本寺廟、收藏家喜愛與珍藏,也獲新竹郵局邀展,並以其不同時期、形態的作品,發行紀念版郵票及電子儲值卡。
  • 〔自由時報記者林志青/金山報導〕台北縣朱銘美術館有座天鵝湖,豢養許多美麗的天鵝,常吸引許多遊客目光,可是走近一看,卻發現全都是冒牌貨,只有2隻是貨真價實的天鵝,而假天鵝栩栩如生的模樣,讓遊客看傻了眼,不斷讚嘆朱銘的雕塑造詣。
  • 鋒利的刀就像蒼勁的筆,吳德賢通常都是一下刀完成,立見真章,吳德賢十一日在南投縣文化局展出陶竹木石雕刻展時,現場秀了這種雕刻功夫,參觀者嘆為觀止。
  • 【大紀元2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十一日電)國內首見的「台南─漳州水仙花雕刻藝術展」,今天在台南市延平郡王祠揭幕,展出近五百件花雕作品,只是這些花雕下午時分已出現枯萎狀態,主辦單位抱怨說,這些水仙花輸入台灣時,因防疫又被噴了一次藥物殺蟲,花況才不好。
  • 外傳鹿港龍山寺整修時抽換樑柱,被換下來的雕刻和彩繪不知去向,彰化縣文化局說,雕刻和彩繪經查證後都放置在工地內的置物架上,並沒有失竊,而且工地都有聘請保全人員看守,等修建工程完工後,將會移交給龍山寺管委會。
  • 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已進入第四年,外界質疑修復過程所抽換的樑柱、雕刻與彩繪等國寶級文物不知去向。經彰化縣文化局緊急查明,替換下來的文物,都妥善保管中,並沒有失竊或遭到偷天換日的情形發生。
  • 【大紀元2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卞金峰基隆市十七日電)畢生投入雕塑藝 術,迄今仍持續不斷有豐沛創作的國際藝術大師朱銘,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