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珠寶珍藏圖鑑】Coro and Corocraft 卡洛與卡洛工藝(上)

珠蒂斯.勒、約翰.溫萊特 攝影:葛拉罕.雷
font print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

卡洛公司在1930與1940的年代的生產高峰期,曾經雇用將近3500名員工。大量生產意味該工公司的產品涵蓋多種風格與寬幅價位,從廉價雜貨店的大眾飾品到高價珠寶都有。

大量生產
正式合併成立卡洛公司是在1943年,但實際上從1901年就以「科恩與羅森伯格」
(Cohn and Rosenberger)之名展開營運。卡洛公司是科恩(Emanuel Cohn)與羅森伯格(Carl Rosenberger)兩位商人在紐約市成立的飾品店,業務以向獨立設計師轉包時尚珠寶生產工作為主,直到1929年才在羅德島的普洛維登斯(Providence)開設一家大型工廠。

此後,在卡茲和馬謝(Royal Marcher)分別主導設計與銷售事宜的經營方式下,公司訊迅速擴張。到了1930年代中期,美國大部份的城市都設有零售店,並在英國和加拿大設立製造工廠,向成為全球最大時尚珠寶製造商的目標邁進。

卡洛工藝花形別針採用鍍金法定純度銀,密釘鑲透明水晶萊茵石。1940年代。長7公分。200~250英磅 RG

卡洛維多利亞風格愛的標記別針採用金色金屬,鑄造成手獻玫瑰的圖案。1950年代。長6. 25公分。30~40英磅 JJ

科恩與羅森伯格以及後來的卡洛公司,之所以能在商業方面有所斬獲,原因頗多。其中以雇用才華洋溢的設計師特別重要,如卡茲、委瑞奇歐(Gene Verecchio)、吉斯曼(Robert Geissman)、瑪莎.雷蒙(Massa Raimond)、法蘭瓦(Francois)、普拉科(Oscar Placo)和葳斯。不過奠定基礎的還是產量和產品的多樣性,以品質與價位各異的若干品牌滿足大多數收入階層的需求。

品質的標誌
一般來說,[卡洛]商標代表良好的品質,原本以中低階層市場為目標。這個品牌幾乎涵蓋所有流行風格,從愛國主義風格到花、葉、水果、人與動物等各種圖像都曾經採用。其中以雙別針卡洛可拆式胸針系列特別受歡迎,甚至已自成一個收藏領域了。

卡洛珠寶的[皇冠珠寶] 1947年的雜誌廣告促銷商品。廣告上有頂級系列[卡洛工藝與天馬]的商標。第二次大戰剛結束時,卡洛的設計與廣告具有優雅奢華的感覺。

在高擋市場的品牌中,以[卡洛工藝]最為知名,採用的主題也同樣多變,只是以更昂貴的材料製作,如法定純度銀和歐洲水晶萊茵石,同樣出色的梵登系列於1953年成為卡洛的子公司。

卡洛及卡洛工藝的作品時而創新,時而模仿其他公司暢銷設計的商品。這些作品至今仍吸引各階層的收藏者,與剛推出時並無二致。

卡洛花形手鍊與耳環採用白色塑膠花辦,中間為金色金屬,鑲淺綠,藍色和透明水晶萊茵石。1950年代中期。手鍊:周長15.25公分:耳環:寬3.75公分。30~40英鎊 MILLB

卡茲
卡茲(Adolph Katz)於1924年受命為卡洛的設計總監,對公司的成功貢獻卓著。除了負責篩選設計之外,他本身也創作許多作品與小機關,其中以精緻的晃動花形別針和卡洛可拆式胸針系列(Coro Duettes)最受讚賞。同時搶手的作品還有各種靜態造型飾品,如果凍肚皮、動物和其他異想天開的設計。@

卡洛工藝魚形別針卡茲設計。頭、尾和鰭採用法定純度銀加琺瑯、透明萊茵石和蛋面寶石製作:[肚皮]部分採用半透明的白色路賽特。1940年代。長7公分。275~300英磅 RG

卡洛馬頭別針與耳環採用金色金屬製作,鑲海寶石色萊茵石的眼睛,粉紅色萊茵石耳朵,紅色琺瑯花朵和綠色琺瑯葉片。約1960年。別針:長5公分:耳環:長2.5公分。 130~150英磅 ABIJ

進階鑑賞
使用的材料以及現時對特定風格的喜愛,是決定卡洛別針價格的最終因素。

35~50英鎊 花形別針採用較前面兩件作品更為傳統的圖案,因此能投合更多收藏者的喜好。以鍍金法定純度銀訴鑄造,使它更有質感,具有賞心悅目的古式金色飾面,也是要價較高的因素之一。此外,加入奧地利或捷克斯洛伐克出產的優質透明水晶萊茵石,更提高了它的價值。1950年。寬5公分。MILLB

15~20英鎊 星爆別針這是只便宜的產品。光芒造型簡單,輪廓分明。采用亮面、質輕金色金屬製作,中央鑲透明與紅寶石萊茵石。1950年代晚期。寬5.75公分。MILLB

20~25英鎊 太空時代圖形別針價格比星爆別略高,因為別針本身是以稍重而且飾面較精緻的白色金屬製成。幅射光芒從有珍珠光澤的金屬蛋面寶石散射出來。1950年代晚期。寬5.75公分。MILLB

翻譯/吳妍蓉、胡怡心 

轉載自果實文化《時尚珠寶珍藏圖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