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府城畫師郭水進

文/攝影/孫幗英
font print 人氣: 81
【字號】    
   標籤: tags:

台南赤崁樓旁的小街上有一幅滿臉皺紋的老阿婆肖像,16年來日日夜夜餐風宿露的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守護著小街。含笑的嘴角、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彷彿看透你的需求,向你傳達無言的關懷。她,是異鄉遊子夢裡慈祥的老母親。這幅畫是畫師郭水進的作品。

 

阿婆的肖像。

郭水進生於1949年,台南縣新化人。自幼喜歡畫畫,他說,小學時喜歡畫連環圖畫,曾經用鉛筆畫四郎、真平賣給同學,一張2毛錢。後來他發現用鋼筆片沾黑墨水再描一次,著上頭髮,具有印刷效果,一張可賣到5毛錢,為他賺了不少零用錢。

郭水進服完兵役後,到台北的南山畫廊及其他各個畫廊當學徒,並上復興美工夜校進修。這段時期,在素描和油畫技巧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擅長風景、人物和靜物畫。

 

郭水進作畫中的神情。

喜歡嘗試各家各派的風格,加上天賦才能,郭水進畫什麼像什麼,臨摹名畫幾可亂真,所以走向賣畫維生,為顧客的需要而畫。不過,畢竟有藝術家的修養,即使是看著照片作畫,郭水進仍有自己的風格和獨特的構思,絕不是照片的翻版。

他說,照片是死的,畫是活的。常常黑白照片裡的一團漆黑,在他的筆下變成了明暗有緻的色彩。

 

參考黑白照片畫成彩色肖像畫。

郭水進最擅長的是古典派的寫實技法,他認為古典畫有內涵、有美感。他尤其喜歡畫少女,細潤的皮膚、甜美的臉蛋、靈活的眼神、微笑的嘴唇、飄動的秀髮以及衣服的質感無不表現得唯妙唯肖。他說,肖像畫最重眼神,眼神抓住了,畫中人就活了。

 

模仿名畫少女圖。

濃眉大眼笑嘻嘻的郭水進,平時很喜歡動腦筋。他得意的透露,騎樓下柱子上的「阿婆肖像」油畫,風吹日曬雨淋16年依然健在,秘訣在畫布後面塗上厚厚一層炸過鹹酥雞的廢油,而他的靈感竟是來自「電線桿塗上柏油」。

此外,更妙的是,郭水進在1985年根據一張照片畫的「台灣水牛」,一頭正在水田裡埋頭耕田的台灣水牛和身後帶斗笠的農夫。青灰色調的畫面,原來有點平淡,但是用噴水器在畫面上噴水後,色彩變重了,濃淡分明,有了立體感,水牛彷彿動了起來。郭水進說,掛在牆上久了,畫面髒了,因為懶得清理,異想天開用水噴它,沒想到出現如此特殊的效果。後來有人開價15萬元,他仍捨不得割愛。

 

「台灣水牛」噴水前色調平淡,缺乏力體感。

 

「台灣水牛」噴水後濃淡分明,有了立體感。

這位身懷絕技的老畫師,更自我期許要以寫實的功力,好好為府城的古蹟留下見證。@(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