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貼心父母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英國有位教育家叫做尼爾(A.S.neill),也就是夏山學校的創始人,他以其獨特的人文關懷,瞭解問題孩子源自於心中的「不快樂」。孩子無力與有如超人的父母爭鬥,孩子也沒有法子和這個由成人設計的社會拚搏,於是只好學會與自己作對。
  
沒有快樂的人會去謀殺或偷竊;也沒有快樂的人會喜歡縱火或怪脾氣;更沒有快樂的人會以捉弄別人為樂。只有那些無法從生活中求得快樂的孩子,才會與這個世界爭戰。

  在尼爾的教育哲學中,他摒棄了成績這個虛假的字眼,他教給孩子們活生生的生活技巧,一種可以使用一輩子的「生活釣竿」,他說夏山學校(Summerhill)訓練出來的孩子,也許成績都不是頂尖的,但「創造力」卻都遙遙領先其他的小孩,那才是生活的真正保障呀!畢竟孩子離開學校之後,並非靠成績生存的,他必須依賴的是靈活的腦筋。尼爾把如此獨特的教育理念,寫成了世界著名的作品:《夏山學校》。

  德國的笛米特.伊求則是一名相當有心的兒童文學家,他用那一顆善解人意的心,創造出世界上最最純真、無邪、體貼、仁愛、溫馨的孩子,透過孩子一連串令人莞爾的真心話,反射出為人父母教養的不當理念,同時替父母找回已經遠走的赤子之心。  

這一系列的作品取名為《拉拉與我》,曾經轟動一時。

  日本的黑柳徹子則是將自己在巴氏學園所得到快樂無憂的經驗,寫成了鮮活有趣的小故事──《窗邊的小豆豆》。在這本書中,黑柳徹子說明了巴氏學園的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她說,校長認為,每一個小孩都有各自的優良天賦,大人的責任是開發它,使它不被埋沒;校長相信,「自然」是孩子們最佳的老師,瑟瑟的風聲、潺潺的水聲、滴滴的落雨聲、呼呼的松濤聲,都是可以啟發孩子的智慧財產。

  黑柳徹子相信巴氏學園給孩子沒有別的,只有智慧。

  專家的說法,驗證了一項事實,孩子需要的不是只會要求他考滿分的「文憑父母」,而是懂得關心、體貼、關懷、瞭解、鼓勵、尊重他的貼心爸媽。
  
  如此溫馨的父母,通常可以教養出不必煩惱的小孩,這樣的小孩,多半可以活得快樂、有智慧。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是屬於“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那一代人,從小受的是全方位嚴格的共產黨洗腦教育,父母是入黨50多年的解放軍幹部。青少年時期,我熟讀毛著、中共黨史和宣揚中共“偉光正”的報刊讀物。那時候,我象千千萬萬中國人一樣,虔誠的相信“共產黨是人民的大救星”,“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愛黨就是愛國”,“愛國就是愛黨”。
  • 曾任政大幼教系主任的蘇愛秋,29日在雲林縣環球技術學院附設實習托兒所主辦的親職講座,以「幼教問題面面觀」為題,與雲林縣幼教老師分享幼教心得。她認為完整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身教、言教才是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的關鍵。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