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畫家】

郭明福《漂鳥》系列

台灣山岳之美
文/麗修 圖/ 郭明福 名展藝術中心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郭明福,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1977年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於師大美術系西畫組。

四十歲時郭明福學習「漂鳥精神」,攀登台灣名山峻嶺,並深為感動。所謂《漂鳥精神》來自於19世紀末的德國青年們提出的「漂鳥運動」,他們倡議走進自然、親近土地,如候鳥般浪跡天涯,在大自然艱困環境中體驗生命。

郭明福在攀登台灣的高山峻嶺過程中的探索自我,創作了一系列以「漂鳥」為題的畫作,成功的將親身體驗的臺灣山岳之美,透過畫筆,賦予它新的詮釋和生命。

《玉山夏陽》

《奇萊春晨》

《初春》

@*

<--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19世紀末的德國青年們提倡學習候鳥精神,走入大自然,親近土地,一如候鳥般浪跡天涯,稱之為「漂鳥運動」。這種想法時常與郭明福幼時搬家的記憶相互重疊,讓他常覺自己年輕時像一隻「小漂鳥」。
  • 【大紀元12月27日訊】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從體驗大自然到揮灑到畫布上,得獎無數的「奇美獎」得主黃灑淑,於12月27日起在嘉義市文化局舉辦西畫個展,展出水彩及油畫作品60件,包括奇美獎以及全省美展、南瀛美展、南美展的得獎作品,琳瑯滿目,件件精品,讓參觀民眾駐足賞畫神往很久。
  • 美國風景畫家阿爾伯特‧比爾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溝通東西兩岸的一座橋梁。他憑藉對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與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國西部的精神,為那些永遠不會親自冒險西行的觀眾開啟了一扇窗,讓他們得以一窺落基山脈的雄偉壯麗。
  • 1990年林布蘭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風暴》在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竊,還有其它兩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蒞臨紐約!摩根圖書館和博物館(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絲‧波特:擁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還有其它兒童讀物的作家和插畫家。
  • 卡拉瓦喬的《老千》有巨大的影響力,激盪出無數件類似的版本;歐洲的藝術家複製了三十餘件作品。然而,20世紀大部分時間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喬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歐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現。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畫重要的題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體現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畫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稱「湖州派」。對後世墨竹發展影響極大。他的表弟蘇軾亦曾為其寫過許多首題畫詩。今天我們就從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圖》來看看,這幅畫為何讓人過目難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