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人物】奇峰突起的詩人 宋之問

阿哲;圖:小玉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巧遇駱賓王

有一次,宋之問到杭州靈隱寺遊覽,靈隱寺是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景色幽靜。宋之問見景生情,隨口吟了一句:「樓觀滄海日,….」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下一句來,此時坐在旁邊念佛的老僧,信口說出:「門對浙江潮。」宋之問一聽,知道遇到高人,正要請教老僧法號,老僧已經進禪房了。

他夜間重遊靈隱寺,只見寺內月光皎潔,松筠與泉石互映,頓覺略有寒意,又吟了一句:「巖邊樹色含風冷,…..」誰知,任他苦苦思索也想不出合適的下一句,從而在寺內踱來踱去。此番情景,又被打坐的老僧看見了,老僧說:「要對下句有何難,何須如此辛苦。」宋之問一怔,就請其賜教,老僧脫口吟道:「石上泉聲帶雨秋。」對句工整幽雅,令宋之問大為佩服。

他們兩人一見如故,於是徹夜長談。原來這位老僧,就是隱居在這裡的「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徐敬業領兵攻打武則天時,駱賓王參加此一行動,並寫了一篇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兵敗後,徐敬業與駱賓王都下落不明,將領們擔心漏掉兩個大頭目,回去無法交代,就在戰死的幾萬人中,找了兩個與他們面貌相似的人,報送朝廷交差了事。因此後來雖然知道他們兩人都沒有死,也不敢派人來抓捕。

經過駱賓王的指點後,宋之問的詩終於突破瓶頸,有了飛躍式的進步,從而成為唐朝著名的詩人。

宋之問詩,獨步朝廷

有一次,武則天游龍門,讓隨行的官員做詩,左史東方虯先做一詩,武則天賞他一件錦袍。宋之問吟詩後,武則天覺得更高一籌,就奪回錦袍給了宋之問。

中宗時,曾下令文名天下的美人上官婉兒在彩樓上評詩,然後選出一篇最好的詩進呈御覽。上官婉兒領旨後,在彩樓上立起一面朱牌寫道:「奉詔評詩」。接著內侍將作好的詩呈上,由婉兒一一下評語,並且將沒入選的詩扔到樓下。

群臣仰望彩樓,見有詩文飄落下來,紛紛搶著看是不是自己的。沈佺期、宋之問相信自己的詩會中選,故而都紋風不動。沈佺期對宋之問說:「你我兩人向來不分高下,這次誰的中選,便以此定高下,以後就不必再爭了。」宋之問笑著答應了。

不一會兒,上官婉兒又擲下一首詩,撿起來一看是沈佺期的,詩後評語寫道:「看沈、宋二人的詩,功力悉敵,但沈詩最後兩句氣勢已竭,而宋詩奇峰突起,如禽鳥雄飛高舉,故而去彼取此。」群臣再看沈、宋兩人的詩,皆對仗工整、詞句華麗,確實難分軒輊,但沈詩的結尾是「微臣雕朽質,差睹豫章才。」宋詩的結尾是「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從結尾來看,宋詩確實略勝一籌,所以都服上官婉兒斷得公平。

詩人絞盡腦汁所完成的作品,難就難在從頭到尾都不能有「氣勢已竭」的情況發生。像宋之問的詩寫到最後還能「奇峰突起」,就更不容易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因,建昌南豐(今江西南豐)人,北宋散文家,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 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他從孫策手下一名小兵,當到吳國大都督;從一介武夫,成為文武雙全的大將,是三國傳奇性的人物之一。
  • 呂蒙少時年輕時性情火爆,不讀書傳,隨著知識的增長,待人處事上有顯著的進步。以前,呂蒙每要上陳大事,常不用筆墨起草即便口占為疏。所以在領部曲事時常被江夏太守蔡遺所輕蔑,但呂蒙終無恨意。
  • 趙孟頫(1254至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又號松雪道人、鷗波,湖州(浙江吳興)人。趙孟頫出身宋室官宦書香之家,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幼小聰慧,讀書過目成誦,才華洋溢。
  • 劉羅鍋原名劉墉,字崇如,號石庵,山東諸城人,生於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實「劉羅鍋」的叫法是嘉慶時候傳開來的,當時劉墉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走起路來背也駝了,嘉慶皇帝便開玩笑稱其為劉駝子,才漸漸有了「劉羅鍋」的叫法。
  •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他率軍征戰時,守必固、攻必取,連強大的秦國都懼怕他三分。
  • 王猛是東晉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動亂的時期。那時東晉偏安江南,北方陷於十六國紛爭之中,在這硝煙瀰漫的歷史舞台上,他出將入相,演出了一幕幕有聲有色的歷史劇。
  • 盧懷慎是唐朝人,歷任監察御史、侍御史及御史大夫等職務,玄宗時升為宰相。他自認才能不如另一位宰相姚崇,凡事避讓,所以在任期間的政績只在於薦賢舉能。
  • 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楚國人,後來在吳國受封於申,故又稱申胥。他一生中謀略迭出,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智勇兼備的名將,但命運坎坷、屢遭磨難,最後甚至得不到善終。
  • 比干是商朝的大臣,紂王時輔佐國政,開始時紂王還聽他的話,頗有政績,後來受妲己的迷惑,沉緬於酒色,荒淫無道,百姓苦不堪言。比干、微子、箕子等賢臣相繼勸諫,紂王皆不接受,結果微子辭官而去,箕子也裝瘋罷官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