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餘畫家訪問

【水彩行家】家庭主婦緩緩敲扣藝術之門

馮金葉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尚臘梅女士,一位家庭主婦,在持家閒暇之餘接觸水彩,歷時十餘年而不輟,用平靜、耐心與智慧緩緩地敲叩著藝術之門。在一個冬陽乍現和煦的午後,我來到尚女士家中。這是一次溫馨的拜訪,跨進連府,迎人的是滿室溫馨、質樸簡單的擺飾多見巧思,條理明確,幽雅和諧,恰如女主人般溫婉嫻淑中既平易且開朗。進門左邊近陽台處是兩玻璃櫃男主人細心照料的非洲槿,鮮活嬌嫩,更添生氣活潑。右邊矮櫃矗立著白色木格屏風,間隔餐廳與客廳,上面掛著名畫家李焜培教授的一幅小巧精緻花卉水彩。轉角處則是一幀畢卡索的名畫月曆。客廳正前方是一幅對開頗具功力的聖誕紅一一水彩靜物寫生。就從李教授的畫作談起,談到畢卡索名畫欣賞,漸入主題,細聽女主人娓娓道來.聲音柔和平靜,將追求藝術的強烈慾望淡淡的溶入生活中,既平凡又真實。


懷舊 1986

淡大畢業的尚臘梅女士,婚後相夫教子,在家中做專職的家庭主婦倒也忙碌得快樂,民國71年小兒子也進入小學後,生活頓失重心。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日子卻泛起無限的空洞與疑惑。從尚女士口中描述這是生活的灰暗期。不願讓時光平白的流逝生命似乎可以再添色彩。左思右想「畫畫」倒是自己內心深處一個未圓的夢。於是勇敢的跨出第一步就從女青年會的素描繪畫班開始學習,二年後轉入另一位老師的畫室中學習水彩。走進畫畫的世界,仿如為自己開啟了另一扇門,在柴米油鹽之外也找到了伸展靈性的空間,雖然一週只畫一次,同學也多是媽媽學生,配合家庭孩子寒暑假也都休息。然而彼此交換理家、生活及孩子教養的經驗,同時浸淫在艷麗多情的花卉世界。一會兒追求筆觸色彩,一會兒捕捉水分濃淡乾濕。每每精疲力盡卻又欲罷不能,真可謂愛恨交織。慢慢地看畫展也成為生活中必修的功課。眼界逐漸開拓後,深感基礎功夫的不足,於是媽媽學生毅然地夾在一群考生中努力的學習了解體、面、空間的關係。埋首年餘,那枯燥乏味的理論,逼真寫實的描繪,真是既懵懂又挫折而幾近停筆。


聖誕情懷 1993


紅與黑 1994

幸經老師引介進入另一風格迥異的畫室中,完全不一樣的學習風氣輕鬆自在多了。同樣的靜物寫生,在啟發式的學習中,竟然每一位同學都有不一樣的表現風貌。而這裡的同學也多是科班畢業執教一方,為了與趣,為了研究而共聚一堂的。尚女士從照單全收不懂取捨到奮力並進,同時另外再加強基礎素描的訓練。漸漸地收放自如到加入些微主觀的辨識,進而學習賓主配置、虛實變化追求作品中構成的趣味。從純樸平靜中出發,穩健踏實地渡過了六、七年。在緩緩漸進的繪畫追求中,那無比動人充滿誘惑或令人手足無措無從著手的各種挑戰,既可重建信心更重要的是將那塵封的智慧開啟了另一層面的突破。同學間不斷地切磋,老師適時的引領,先生無限的支持,更經常在畫面中得到心靈的共鳴。


蔬菓 1992


瓶瓶罐罐 1987


現在流行著「生涯規劃」,尚女士從十多年前就開始了有計畫的生活。生命是從絢爛漸趨平淡,如何在平淡中咀嚼甘美而走出屬於自己的寧靜和諧呢?尚女士說自從進入繪畫的領域之後,繪畫中的思考想法已進入生活,提升了欣賞的眼光、角度以及人生觀。心中隨時有畫意,這時外在的不安、擾嚷、喧囂已經很難再左右信心。尤其水彩技法難度甚高,一般人覺得是很難入門的。尚女士認為學習的首要條件是持之以恆。用漸進的態度去突破困難,不要計較結果,用輕鬆坦然的心情去接受,不畏得失心重。用欣賞的態度來品嘗學習過程的甘苦酸甜,時時體會困難突破,難題解決的快樂。這將一直是個有希望有目標的人生啊!

(本文摘自1995《水彩雜誌》夏‧停刊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謝明錩先生認為畫水彩就像在寫日記,每天去尋找與生活歷程產生共振的景物,然後透過水彩把它重新呈現出來,是人生一大樂事。
  • 因水彩之含膠量較高,因此可以用較多水稀釋渲染,若將不透明水彩如水彩般稀釋薄塗,因含膠量較低,附著力不夠,畫面會剝落,故不透明水彩是為了平塗均勻與遮蓋性強,比水彩較厚塗的目的而設計的,而為了使用中更容易控制掌握故甘油含量也較多,少量的填充物加入不透明水彩中,造成了它的高遮蓋力,但若加大量的填充物於色粉中,則就成了低廉之廣告顏料或小學生用顏色,遮蓋力平塗性反而不如透明水彩,畫面也會更厚,彩度較低;不過一般而言,廣告顏料不會採用耐久性的原料調配。
  • 本幅取材自英國較為偏僻的西海岸地區,強烈對比的意念是畫面的主題,巨大的岩崖是恆久的,瞬間的幻影是翻騰滾動的雲彩,代表死亡的船骸與充滿生命力的鵲鳥,動盪喧嘩不休的海濤,和安靜祥和的沙灘……:在構圖布局上處處用心,畫面中激盪著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調歌和讚嘆。
  • 大天鵝,正是青海湖夏季的嬌客。潔白的羽毛,喙部黑色而局部艷黃,是非常入畫的鳥類。至少在兩百年前,歐洲已有畫家畫過它的插圖(生物畫),畫裡的池沼、苔原,不止一次打動我。
  • 從他的油畫作品中,我們見到深厚紮實的功力。油彩或薄或厚,總是恰如其分的表達出空間、體積、質感、光線與色彩。用筆則是瀟灑處自在而強勁有力,細膩處又精緻婉約令人嘆為觀止。然而這麼厚重沉穩的油畫作品轉換成水彩時又是如何的面貌?
  • 翁先生的收藏以水彩畫居多,因他本身創作水墨畫,因而認為水彩與水墨是相通的,雖然水彩畫是學自外國,但他可以表現出很中國的味道,而且以現代的科技製造出的紙張與顏料之精良,再設除濕機,水彩畫保存久遠的年代應是不成問題的
  • 蛋彩畫:一種古老神秘又極富魅力的繪畫表現方式,在沉寂一段長時間之後,又在20世紀的藝術創作領域裡展現其傲人的光彩,以精緻細膩的繪畫風格,嚴謹而精湛的表現手法,確實令人目炫神移,留連忘返
  • 這件大約創作於1828年間的作品,在大師的筆下,被以誇張的時空變幻,極富有戲劇般的張力,強力的扣緊每一位觀賞者的心扉;我們相信在照相技術尚未發達的年代裡,除非畫家擁有高超及過人的實力,否則絕難如此化剎那為永恆的。
  • 探源的目的,除了拓展作畫的題材外,最主要的還是為我所規劃的「長江風光」郵票,收集「長江源地區」最新、最正確,也最美的資料;而韓韓與我合作的「我們只有一條長江」一書中,更不能缺少長江源這一段。
  • 洋洋灑灑數百件,件件精彩,看得人是目瞪口呆,而每一件作品都是在野外現場寫生完成所花的時間、精力實在無法估算,對於一位堅持以寫生方式作畫的畫家而言,如此大量的作品如無過人的毅力、體力,實在無法作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