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舞:唐代的《綠腰》舞

作者:茹之
font print 人氣: 62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唐代《樂府雜錄》記載:「《綠腰》,軟舞曲也。」其本名是《錄要》或《六么》。據說在德宗貞元年間,有樂工獻上新編樂曲,德宗甚為喜愛,但覺得曲調過長,便下令將其中精華部分萃取出來,即「錄出要者,因以為名」,而不知為何變為《綠腰》或《六么》,大概為別名。

樂曲《綠腰》出來後,流傳很廣,白居易《楊柳枝》云:「《六么》、《水調》家家唱。」後被配以舞蹈,為女子獨舞,以舞袖為其主要特徵。我們可以從唐代詩人李群玉的《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一詩中大致了解舞蹈者的舞姿、神態。

詩中寫道:「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豔罷前溪,吳姬停白紵。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回蓮破浪,凌亂雪縈風。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你看,那美麗的女子,穿著長袖舞衣翩翩起舞。在舞蹈初起時,舞姿舒緩且富於變化,像翠鳥,像游龍,輕盈無比。她雙袖飛舞,如雪縈風,低迴處猶如破浪出水的蓮花。在舞蹈快結束時,節奏由慢到快,佩飾搖動,衣襟也隨之飄起,似乘風而去,追逐那驚飛的鴻鳥。

五代南唐畫家顧閎中所畫的《韓熙載夜宴圖》中,就有在王屋山表演《六么》舞的場面。畫中舞蹈者穿著長舞衣,背對著觀眾,從右肩上側過半個臉來,微微抬起的右腳正要踏下去,背後的雙手,好像正要從下向兩邊分開,長袖正欲飄起。而韓熙載敲著羯鼓伴奏,觀者有的拍板,有的擊掌。雖然這只是舞蹈的一個瞬間的描繪,但亦非常傳神。

宋代,《綠腰》曲舞依然流行。宋代文人歐陽修有「貪看六么花十八」的詩句。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代大部分皇帝或信道,或信佛,因此也製作了一些崇道尚仙類的舞蹈。德宗貞元年間(785-804),就製作了《八卦舞》。從舞蹈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個舞蹈與道家有著密切的關聯。
  • 元順帝時期製作了讚美佛的樂舞《十六天魔舞》,舞蹈主要講的是十六位天魔以菩薩的容貌出現,迷惑世人,後來被佛陀降伏的故事。
  • 漢代有一種踏在盤與鼓上表演的舞蹈,時稱「盤鼓舞」,又稱「盤舞」、「七盤舞」,多在宴享時助興。表演者多為男性,通常頭戴冠帽,身穿長袖舞衣,腳穿特製舞鞋。舞時將盤和鼓排列在地,表演者在盤與鼓上縱橫騰踏、屈身折體、翻撲倒立,表演各種舞姿,同時在盤和鼓上踏出富有節奏的聲響。也有女性表演者。表演有獨舞、雙人舞和群舞。
  • 大漢帝國不僅盛行輕盈飄逸的長袖折腰舞,還盛行持兵器舞和持樂器舞。通常持兵器舞中所持兵器有劍、刀、棍、斧、盾牌。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 《可愛的牧羊女》展現了莫扎特在音樂創作各方面嶄露頭角的才華。這位年少的作曲家模仿法國、意大利和德國的歌劇樣式,加入通俗的曲調,同時表現出對音樂風格及其語言的自信。他在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的交匯點上譜寫了一部作品,開創了一種新類型歌劇──後來成為18世紀古典主義風格,為他後來的音樂創作奠定了基礎。
  • 就像學習西方經典一樣,東方的傳統戲曲也值得我們認識。「你會唱一段崑曲,你就懂得欣賞《游園驚夢》,你會唱一段《蘇三起解》你就會愛上《四郎探母》。」陳金次說:「我們從小不讓小朋友喝茶,他長大後怎知品茶呢?土壤的流失,是傳統文化式微的主因。」
  • 留學法國的簡秀珍體悟到,法國的藝術當然很棒,大家隨口就可以說出莫內、梵谷……這些藝術大師,然而,這些所謂的「大師」能夠廣為人知,是因為有非常多人在幫他們寫詮釋、寫介紹,人們才知道怎麼去欣賞,知道他們好在哪裡。
  • 陳冠霖給自己的「終極目標」是「把李天祿演過的戲演過一遍」。這個目標並不意味著把前輩演師留下的劇本原封不動的重現。「基本上要抓住觀眾,劇情、音樂、口白都非常重要,要注意的應該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覺得音樂好聽,劇情合理精彩。」陳冠霖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