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性格分析系列之九

【星座人物】大明軍師劉伯溫(九)

~時空千載話傳說(上)~
文/魏菀   圖/志清
font print 人氣: 4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4月4日訊】

一、理想人格幻“神話”

劉基走了,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預言知未來的“神機妙算”的大明軍師,從此就將黃土一抔的永遠覆埋於青田縣的夏山之上了?……這對誰來說能夠接受?……大明的江山是他為之擘畫的,在戰爭的年代中,無數亂世的民怨是他代為撫卹的,各種典章制度是他殫精竭智創設的,……他不但是當初那位在改朝換代中引渡了亂世、安邦治國的棟樑,也是卑微的小老百姓們祈求仁政的靠山跟希望,他明明是一位精於「蔔筮之道」,事事項項皆料事如神的“神人”……為何就會這樣毫無反抗能力的不明不白的死了呢?這樣的死對在民眾心目中早就已經“出神入化”的劉基來說也未免死的太簡單了吧!……這樣的結果任誰也無法輕易接受啊!

或許是因為人們有著太多的遺憾和感傷,民間野史中的劉伯溫自此便有了千百種的面目與說法,各種傳說的內容莫不指涉劉伯溫就是製造神異的當事人;其中包括了跟姚廣孝鬥法建造北京的“八臂哪叱城”傳說﹙這故事的背景在朱元璋死了之後,燕王朱棣後來變成明成祖的時代﹚、還有伯溫保衛“燕王掃北”傳說、劉伯溫命名“鳳翅燴金豆”傳說、元末伯溫爲起義抗元而發明了“中秋月餅”傳說、還有伯溫與徐達邊塞築城的“山海關”傳說﹙那是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事,這時劉伯溫早作古了﹚、……還有說與朱元璋遊幸江南時(什麼時候有出遊啊?)發明女子出嫁得坐花轎迎娶的“半副鑾駕”傳說,甚至是劉基去洪澤湖造堤建成“鋼堆”傳說﹙按照史實,永樂年間明朝才興工修堤,明萬曆年間洪澤湖大堤基本開成,那些工程都跟伯溫沒關係﹚、甚至於他還是無錫惠山泥人的創始祖?……還有劉伯溫建天津在“算盤城挖地取金”的傳說﹙事實上伯溫死後好幾十年,明朝永樂二年﹙西元1404年﹚,天津才正式營建設衛﹚,甚至還有傳說他跟這個在明嘉靖七年﹙西元一五二八年﹚ 才出生的的戚繼光一起在金山嶺上修長城,呼風喚雨變化天象的故事……這個這個……天啊,所有圍繞著“劉伯溫”這三個字的傳說之多,內容之“精彩”,故事之“豐富”也實在是太誇張啦!

而在真實世界中的伯溫,是一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承擔精神為己任的,一生都以社會服務為生命志趣的“賢者”,他擁有濟世的善良與仁心、敏銳的智慧以及天賜的能力,但這一切成功的元素皆無法避免劉基的不得善終,用過後棄。……雖然在他死後幾年胡惟庸案發,明太祖當時追憶劉基,想到自己確實曾經對劉基說︰“先生是我創立江山的第一等功臣”,……也在劉基去世十多年後,親口對劉基兒子劉璟說:「伯溫他在這裏時,滿朝都是黨,只有他一個人不從。」也下詔過,令其子孫世代承襲誠意伯爵位,但是這樣反反覆覆的死後褒貶又能挽回什麼呢?多少英雄血淚、多少遺恨冤屈,徒留折戟沉沙,盡付滄桑……。

二、萬古雲霄一羽毛

當初劉基因通天文地理,兵法韜略而被朱元璋所見用,最後也因牽涉風水論命的“談洋地氣”無稽之譖,被小人莫須有的彈劾陷害致死,他這一生果真成也風水,敗也風水乎?此時神異的術數之學已經變成劉伯溫生命中的雙面刃……,難怪伯溫在臨死之際,會將他預先捆紮好的所有過去學習的天文秘書交給他的長子劉璉說:「這些東西你趕快呈報上去吧,千萬不要讓我們劉家後人學習啊!﹙亟上之,毋令後人習也。﹚」他最後所表達的“遺願”太過卑微,令後人思之不免心酸,想他當年平定天下後,爲明太祖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謀略,一手督建了融匯山勢水流、攻防韜略為一體的南京城,還把這長江邊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道變成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事的一大景觀。像他這樣的天才要爲自己修個墓、動個手腳、做個機關、留個伏筆都是易如反掌的吧!可是他真正的墳地又是如何呢?

他真正的墳地沒有墳面,只有青草叢生的簡葬於青田縣的夏山之麓;病榻上他把兩個兒子呈給他預先過目的本來建有石馬、石獅、石將軍把門的伯爵墳墓圖撕個粉碎,並勸誡兒子說︰「墓字本身上草下土,只有這樣的“墓”才能承接雨露,你用條石塊石鋪了三圈怎麼生草?古人造字是大有講究的,人是不可能靠建造宏偉的墳墓就流芳百世的!否則你說張良跟諸葛武侯的墓而今又安在呢?」……

……歲月遷化,如今這「誠意伯墓」已經是當地文物保護單位下的“搖錢樹”了;墓前不但有石碑一方,刻有“明敕開國太師劉文成公墓”字樣,週遭山勢更有“九龍搶珠”的俗名,墓前有田形似墨硯或似龍珠的土丘,左方則有形似筆架的一品字山丘等等;換言之,這些風水地理的名堂在導遊的口中說的頭頭是道的,週邊附會上去的景點也不少,加上前幾年當地瑞安、泰順、青田三縣行政區域重新劃分,把伯溫原屬青田縣的故里南田鎮劃歸為文成縣。結果現在變成青田縣和文成縣的劉基故里之爭不斷延燒,二地鄉紳競相爭辯劉伯溫“戶籍”歸屬,而遇到伯溫的每年誕辰紀念日,這兩地也一定都要為這位具有“觀光大使”一般吸金身分的古人舉辦特別又隆重的“生日慶典”,以廣招徠客。

啊…,劉基累世的盛名已然成為現世裡一張萬用的,被鄉縣地方用來發展經濟的“文化名片”了,而他的“誠意伯”人格典範終只是一種“典範”而已,面對零零總總這樣雙胞故里之爭……穿越時空數百年,我們撫今追昔,豈能不勝唏噓!(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這是一個歷史經典中豐富的記載,也是亂世中神秘的流傳;所有關於元末明初之際,改朝換代中變動奇詭的經歷;所有有關君臣文化、文學寓言、沙場智謀與神機妙算的呈現;這些深令後世著迷、津津談論,民間藝人一再演譯,甚至歷經六百年而不衰的這場歷史大戲,全都圍繞著這位如謎般的傳奇人物——明代開國軍師劉伯溫。
  • 時光之輪匆匆的向前滾動,轉眼間這完全憑藉實力與才華的考場,已經成為劉基簡單邁向遠方的階梯了;這難道不是春風得意,少年凌雲嗎?才剛一次鄉試即欣然中舉的新科舉人,隔年又在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的會試中,獲取了明經進士的殊榮,……這一年劉基方才二十三歲,他已然進入高台青雲之上,朝向淑世理想邁步,希望能一展身手,迎向他鴻圖大展的仕宦生涯了!
  • 才剛賄賂完核心大臣接受了偽裝的“招安”,遂其所願、志得意滿的方國珍在擺脫了劉基眼中釘後,便趁此大好機會發展自己的力量,隔年他聯合了各地農民軍,海陸兩處起義又叛,而且聲勢愈來愈大。浙江行省眼見情況演變到不可收拾,在無奈跟僥倖的心理下,又想要對一直看押在紹興的劉基再度起用,重施他們元人對伯溫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故技,朝廷此時宣布對伯溫起用復職,恢復了他的自由之身,而心灰意冷的劉基好不容易能離開紹興,看透世情的他並沒有照元朝希望的再度走馬上任當“救火隊”去,而是認清事實的帶著家眷避亂越城,鄉居耕讀,暫時遁隱去了。
  • 有一次,在炮火密集的激戰中,不知是否未卜先知,劉基趕在帥舟被擊沉的前一刻突然要求朱元璋速換座艦,無比驚險的保住主公一命;更在戰況相持多日的關鍵時刻,劉基再一次神奇的先一步移師軍力到湖泊四周出口佈置,好對陳軍甕中捉鱉;而原本想偷偷率軍突圍的陳友諒,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反應還是慢了人家一步,全軍入了湖口的陷阱後硬是無法走脫,最後在進退失據的慌亂中,主帥慘遭流矢射死!這原本跟朱營相持多年都氣勢如虹、實力堅強的陳友諒這樣一戰死後,餘軍全數大潰!
  • 在朱元璋自居為吳王,引兵掃蕩各處的殘餘割據勢力時,有一次因為討伐福建的朱營將領用兵失當,以致對戰時全軍覆沒,這樣的噩耗跟損失惹的朱元璋氣極攻心,坐立難安;恰好在此時朱營又接到在浙江海寧地區有人聚眾反叛,一時之間討伐也難以綏靖的兇訊,讓他更加怒不可遏,覺得萬事不順,一腔怒火就要祭出鐵腕來掃平東南……。
  • 在劉基的首次身退之前,朱元璋即位大統時曾經大封過功臣,按劉基在過去所立下的“不可思議”的功績(他對明朝的功績和諸葛亮對蜀漢的功績難分軒輊),劉伯溫理當入公或官拜丞相才是;……但是最初封公的六人當中卻沒有他(封功的都是為朱元璋廝殺疆場的“哥們”,全都是些武將),甚至文職的丞相也由李善長(此人為明太祖的同鄉好友,也是朱營自始至終名義上的智囊幕僚長)擔任,也就是說,真正第一線有實質權力的大位他都沒有沾上!甚至於,他的俸祿到後來也是伯爵類中最低的(建朝剛開始當御史中丞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例如李善長的年奉有4000石,而可憐的劉基就算當了伯爵還是既無權又無錢,一年只能拿少少的240石,相差高達十幾倍!
  • 洪武元年的十一月冬天,劉基奉召還京了。當然朱元璋要對他示好,說是想起劉基勞苦功高,要他進一步兼弘文館學士,並追贈其祖、父皆受封為永嘉郡公,甚至還想進一步加他的爵祿,但剛回京體會過伴君如伴虎的劉基是說什麼也不敢接受。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