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100個為什麼】

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是買「南北」?

文/心語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16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南宋理學大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鄉有位叫盛溫和的好友,此人亦是博學多才的人,一天兩人相遇於巷子內,盛溫和手中拿著一個竹籃子,朱熹問他:「你去那裏?」

盛溫和回答說:「我要去買點東西。」

朱熹是以窮理致知研究學問的人,他聽盛溫和的話,很好奇,隨即問道:「你說買東西,為什麼不說買南北呢?」

盛溫和反問朱熹:「你知什麼是五行嗎?」

朱熹答:「我當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嗎?」

盛溫和說:「不錯,你知道了就好辦,現在我說給你聽聽,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南方屬火,北方屬水,中間屬土。我的籃子是竹做的,盛火會燒掉,裝水會漏光,只能裝木和金,更不會盛土,所以叫買東西,不說買南北呀。」

朱熹聽後唉了一聲說:「原來是這樣!」

原來「買東西」這個名詞還有這樣一個典故,古人的智慧真是蘊藏在我們的生活中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國時,魏國玄學家何晏娶了金鄉公主,魏文帝授其為駙馬都尉;後來晉朝杜預娶晉宣帝之女安陸公主;王濟娶晉文帝之女常山公主,也都授駙馬都尉。魏晉之後,皇帝的女婿照例都授予駙馬都尉官職,簡稱「駙馬」。
  • 目前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學位,我們稱為「博士」,如哲學博士、醫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等。但是,為甚麼賣茶賣酒的人也被稱為「茶博士」、「酒博士」呢?
  • 「吹牛」、「吹牛皮」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口頭禪之一,就是比喻那些不自量力或信口開河說大話的人。那麼,為甚麼用「吹牛」來形容呢?
  • 唐朝詩人白居易盛讚荔枝是「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蘇東坡也稱讚︰「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蘇東坡為了能常吃荔枝,竟然願意辭官做嶺南人。但最喜歡吃新鮮荔枝的,莫過於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可是,楊貴妃身在長安,為甚麼還能吃到遠在嶺南的新鮮荔枝呢?
  • 我們從報章雜誌或新聞媒體可以知道,近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採用「內閣」這一名稱,來稱呼各國的最高行政機關,而不管是內閣制或總統制,組閣、閣揆、閣員等稱呼也時有所聞。那麼,「內閣」這個稱呼是如何產生的呢?
  • 古時候有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他的名字叫做黎,長得威武雄壯、看起來也很聰明伶俐的樣子。黎很喜歡在火堆旁玩耍,自然而然跟火特別親近。黎能把火很好的保存下來,還會用火燒煮食物,用火取暖並驅趕毒蟲猛獸。
  • 皇歷二月二古代稱之為中和節,俗稱龍抬頭。民間傳說,每逢皇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 黃曆的三月初一被稱為「蝴蝶節」,主要是源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梁祝的故事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之一。在流傳的過程中,人們將他與民間的節日聯繫起來,使節日形成了獨特的情趣,也使故事的意境深刻。
  • 我們常聽到「懸壺」、「懸壺濟世」,那麼懸的是什麼壺呢?《詩經》中記載:「匏」、「瓠」、「壺」、「甘瓠」,指的都是葫蘆,只是品種有別罷了。古時候在中醫、中藥鋪門前常掛著一個葫蘆,或者四處行醫的郎中腰上也都掛著個葫蘆,人們就稱為「懸壺」。可是,為什麼行醫賣藥都要以葫蘆作為標誌呢?
  • 在浩瀚如海的史料、古籍、詩詞、繪畫中遺有許多屏風的痕跡。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嫦娥》︰「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詩中因有屏風的陪襯,將嫦娥的寂寞和悔恨更深刻的表現出來。再如五代時顧閎中所繪長卷《韓熙載夜宴圖》全長三米,共分五段。畫中就是用屏風將畫面分隔為聽樂、觀舞、休息、清吹、散宴五段。那麼,為甚麼古人總喜歡在房子裡放置屏風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