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求仁得仁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2888
【字号】    
   标签: tags: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想立叔齐为太子。他死后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于是逃走了,叔齐觉得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推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岐(今陕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此时,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认西伯昌为文王,带着文王的棺木,向东方进军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说:“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里挖野菜,后来就饿死了。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 子贡问:“那样的圣贤却被饿死了,难道他们就没有什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他们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和《论语﹒述尔》)

[原文](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杯中物”指酒。
  • “事齐事楚”的意思是,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呢?比喻出于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 “不可胜数”指多得数不过来。
  • 在天竺国玉华县,孙悟空三人的兵器半夜里被人偷走。孙悟空四处探访,在豹头山遇到两个虎口洞的狼头怪妖,正要去集市采办猪羊,原来它们大王昨夜里得了三般兵器,准备要开钉钯宴。孙悟空定住了两个小妖,夺了银两和腰牌回来。
  • “赤膊上阵”比喻做事鲁莽,没有策略。
  • 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养,朋友之间能相互信任,少年人都能得到关怀。”
  • 有一次,会稽灵宝寺请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佛像。佛像刻成了,围观者都称妙,可戴逵左看右看,总是不满意。怕别人不好意思提意见,戴逵就躲到屏风之后,听取参观者的评论、意见,然后进行修改,这样反复多次,三年后才完成。
  • “松柏之志”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 “强作解人”现指不明真意而乱发议论的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