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道不拾遗

真珮
font print 人气: 185
【字号】    
   标签: tags:

“道不拾遗”的句子下面往往会接“夜不闭户”这句话。这两句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社会的良善风气。也就是说财物要是遗失在路上,谁看见了都不会有人将它占为己有的;晚上不须要关紧门窗也不会遭小偷的,人民安居乐业的过日子。

这个成语来源于孔子的故事。‘韩非子-内储说下’说:“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

春秋时代鲁定公时,孔子曾在鲁国做过几任官。起初做了中都,后来又升为大司寇。孔子在当时被认为是最有学问、最有道德的人。他在职不到三个月,鲁国的政治就日渐清明,民间的风气也有很大转变。路上的行人,都遵守秩序毫不混乱。假使有人丢了贵重物品,老百姓也都不会背着他人,收为己有。所以来到这里的游客如有遗失物品的,都不须报到官府就可物归原主。

因为拿了别人遗留下来的东西,就是属于“不义之财”。这在古时是很自然平常的。

然而,我们现在讲什么诚信呀,讲什么民风淳朴、道不拾遗呀,很多人都很难去想像了。为了金钱,很多人什么事都敢做,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相互猜疑,也使得人们的道德观逐渐滑落而不自知。如果人人都能有好的道德观,能约束自己的行为,社会就会形成一廉洁风气,那时就不须用法律来规范,人人都会做的很好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东窗事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阴谋败露,将受到惩治。它来源于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桧之欲杀岳飞也,于东窗下与妻王氏谋之。……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 “忠言逆耳”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忠告的话往往不合自己的思想,听不进耳。它来源于《史记·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
  • “下车泣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为政宽仁,有感于自己政教之责而哀怜罪人。它来源于汉代刘向的《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 “天衣无缝”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天仙穿的衣服没有任何拼接的缝隙。它来源于《前蜀·牛峤·灵怪录》:织女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灵公正与夫人夜坐闲聊,忽然听到宫外车声辚辚,车行到宫殿门前的宫阙时,声音就戛然而止,过了一会儿,才又有辚辚车声。灵公问夫人:“你能猜出门外乘车而过的人是谁吗?”夫人回答:“这一定是蘧伯玉。”
  • “沧海桑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世界上的事变化极大,它来源于晋朝葛洪的《神仙传·王远》: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名正言顺”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也表示做事理由正当充份,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它来源于《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庸人自扰”这则成语指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它来源于《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 “有脚阳春”这则成语主要用来赞扬官员的德政。它来源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故事来自公元前六百多年的春秋时代,讲了两个关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国家,如何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它们灭亡的关键就在于一个人性的弱点被敌人攻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