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筆直書著青史(一)

弘毅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小時候我們就聽到或讀過許多生動有趣的歷史故事,如皇帝大戰蚩尤、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春秋五霸爭雄、戰國天下紛爭、秦始皇統一中國、項羽破釜沉舟、蕭何月下追韓信……這些精彩的歷史故事,曾經讓我們想像紛飛,對遙遠歲月裡先民們的生存和智慧有所認識,並從中得到良多感悟和啟迪。

這些歷史故事所以能流傳至今,要歸功於那些歷代的史官們。中國古代設置史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史官具有神聖的職責和崇高的使命,需要有才華和正氣的人來擔當,史官往往世代相傳。

作為一個史官,他決不是為自己記錄,更不是為皇帝服務,而是對後人負責。史官對歷史的記載要原原本本、求真務實,能給後人提供做事的依據和不再重複犯錯的借鑒。因此,就算天塌地陷、泰山壓頂,應該記錄下來的歷史事實,史官也要據實記錄,這正是史官神聖的職責。

為了真實的記錄歷史,具有正義感的史官不惜犧牲生命來完成自己的使命。春秋時期,齊國的野心家崔杼謀殺了國君齊莊公,想篡位當國君。當時的史官,就在史書上把事實記錄下來:「崔杼,謀奪王位而殺死莊公,」崔杼看了惱羞成怒,下令把史官殺了。

崔杼又叫史官的弟弟繼任史官。可是這位繼任的史官,雖然明白哥哥是為何而死,但仍然忠於職守,他如實記錄:「崔杼,謀奪王位而殺死莊公。」崔杼看了暴跳如雷,又把這位史官殺了,然後再讓他的弟弟繼任史官。

沒想到接連死了兩個做史官的兄長,他記錄仍然是:「崔杼,謀奪王位而殺死莊公。」崔杼看了,簡直氣的發昏,怒吼道:「我命令你立刻改過來,不然我就像殺你的兩個兄長一樣殺了你!」史官還是堅持不改,崔杼沒有辦法了。他終於認識到,歷史是無法改變的,最終不殺史官。

齊國史官三兄弟的故事,真是可歌可泣,這段歷史記載在《春秋》與《史記》中。

古代的史官為什麼具有如此不屈不撓的勇氣,為秉筆直書不惜放棄生命呢?因為他們知道,帝王是代表上天來統治天下百姓的,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百姓,甚至後世子孫。如果帝王胡作非為,老百姓拿他沒有辦法,惟一讓他恐懼的就是史書的記載、後人的評價。史官是上天派來監督帝王做為的人,是唯一能令帝王戒備、恐懼的監督者。他們真實的記錄歷史事實,履行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孔子刪訂《春秋》一書,目地是讓國君感受到歷史的威嚴,不敢胡作非為;讓亂臣賊子感到恐懼,回到以「禮」治國的軌道上來,並為後人提供借鑒。《春秋》中記載了三十六起政變,五十二個政權的滅亡,但它決不單單是一部簡單的歷史文獻。《春秋》如同一部法典,提出了天下人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帝王有帝王的行為規範,官員有官員的行為規範,平民有平民的行為規範。符合行為規範,也就是合於「禮」,「禮」得到了貫徹,就沒有社會犯罪現象了。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誰在它的面前都會露出原形,無論好壞、善惡,都會顯現出本來面目。哪怕貴為帝王,也將受到歷史的審查與評判。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敦煌石窟得神諭而造,是一座神傳文化的寶藏,充滿了太多的神奇和奧秘。歷史上曾經吸引了無數的修道人和虔誠的信眾,為人類留下豐厚凝重的信仰文化和超凡脫俗的佛教藝術。
  • (shown)中國古人認為,五行是產生自然萬物本源的五種元素,一切事物的來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並與天道自然運行的五行法則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shown)琴之音韻清雅綿長,琴之文化博大精深,是古人心目中的樂器之王,現代稱之為「古琴」或「七弦琴」。
  • 「正」、「和」、「同」體現在正統文化和文藝、藝術的一切因素中。
  • 「德」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它和「道」字組成一個整體,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中國五千年輝煌的傳統文化只是追求一個德字,講究一個德字,不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它們各自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德字上。
  • 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根本區別,就是突出人內在的精神超越。它要求通過內在的精神超越達到道所要求的境界。
  • 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具堅忍力的民族,隱忍謙讓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美德。儒家的內聖、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都具有「忍」的內涵。
  • 意境作為中國傳統文論和美學的核心範疇,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成語是漢語中特有的短語,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約定俗成的語言。成語是漢語的一大特色,是漢語獨有的語言。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美、最豐富、內涵最大的語言,而成語又是漢語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 明代萬曆年間的《增廣賢文》有句名言:「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古書《壽康寶鑑》中的「福善案」記載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報的故事。讓人看到「拼功業」和「道德實踐」的密切關聯。古人講的「積德」、「積陰德」,其言不虛,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話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