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判釋(32)

六、關於儒學的「智、信」
黃鶴昇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儒學,其內容是什麼?後儒把它歸結為講「仁、義、禮、智、信」五者。此歸結肇因《孟子》一書。孟子把孔子的學說歸結為「仁、義、禮、智、信」來闡述。後儒就把這固定下來發揮宣揚,成為儒學的標識了。荀子歷數子思、孟軻之罪,有一條罪狀是「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1有人認為子思、孟子沒有說過「五行」學說(《洪範》的「金木水土火」五行說),荀子似有筆誤。實則此五行非彼五行,荀子批評孟子的,就是「仁、義、禮、智、信」五者來總括實行聖人之學。子思《中庸》有「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2也是荀子批評「五行」的對象。以我看,荀子批評子思、孟軻的正是這「五行」。而不是批評「金木水土火」的「五行」。

孟子把「仁、義、禮、智」比作人之四體,「智」是作為人辨別是非之一體。如果我們把仁作為儒實現人生的終極目的,禮是人要踐履仁踏出的門;那麼義就是要通往這個目的的路,但走在路上如果沒有「智」來辨別方向,那你就會迷路,走錯路。所以孟子這個「智」,是用來認清「義」這條路的。他說:「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3智,在孟子來說,就是人要實現仁義的資器。孟子用「集義」來達到「浩然之氣」也是靠「智」來充電的。他的所謂「知言」,就是靠智來思辯的。可以說孟子的「智」與「仁義」是相互連繫,相互影響的。沒有智的思辯,不可能抵達仁義的目的(境界),但有智的思辯,而沒有「仁義」作為智基底,則智就會生出「詖辭、淫辭、邪辭、遁辭」。所以,孟子的智,不是我們通常所說人的智能的智,他是有一個底線的,這個底線叫「良能」、「良知」。就是好的智能,不是壞的智能。說明白點就是要能與仁義相結合的智能,不是那些亂七八糟、搞陰謀詭計的智能。孟子稱此智為「是非之心」,即要有分別是非的能力。這個能力是先天就有的,就看後天有沒有條件把他啟發出來。就像莊稼的種子埋在地下,遇到天旱出不來,而天突然下一場大雨,其沛然生發。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智」。

孔子說智不多,有「唯上知(原文是「知」,此可作「智」解)與下愚不移」的話。孔子倒是講「知」較為多些。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4又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5孔子說這個「知」,似乎與孟子講的「智」不同。孔子的知者與仁者、勇者等是不同的概念,知者就是知者,他與仁者不能相提並論,界限分明,知者不一定就是仁者,仁者也不一定就是知者。孔子還說過「剛、毅、木、訥近仁」6可見仁不一定要有智。我們以此來看孔子的學說,孔子講的就是「知禮、知人、知天命」的學說。其所謂的「知人」就是「知言」。孟子插入一個「性智」而論,雖不違孔子原詣,但不能總括孔子「知人」的學問。就如我前面說過的,仁者一定能愛人,但愛人不一定就是仁者;智可以辯言,但智者不一定就是知人。(待續)@

1《荀子》,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68頁。
2《大學、中庸》,華語教學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55頁。
3《孟子》,臺灣智揚出版社,民國83年版,314頁。
4《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16頁。
5《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188頁。
6《論語》,藍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62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它是有秩序法則的。即天道是有它運行的法則的,我們人不能違背天道而生活。
  • (shown)禮,它是儒家天道文化的表現行為準則,沒有它,則天道不可見,天道沒有了,整個儒家傳統文化就倒塌了。
  • (shown)我華夏聖哲先賢,上觀天象,下察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緣人情而創禮,造就了多麼輝煌燦爛的文化。
  • (shown)從先秦古聖賢對禮的記述來看,禮應該是人的最基本行為生活方式。即一種做人的生活準則。以通俗的話說,叫做「對得起天地良心」。
  • (shown)我們從人性的,非常人性的角度去看孔子,他所說的「知人」,即教你如何做人,如何辨別人的言行,提高你的人生境界而已。
  • (shown)孔孟辯「知言」(「知人」),是要提高你做人的境界,使你往上提升,做個品德高尚、智勇雙全的君子、大人的人物。不要做那品德低下、無能無才的小人。
  • (shown)孔子說「知人」,並不是其最終目的,其知人只是一個中介,一個橋梁,最終目的是為了「知天命」。
  • (shown)從孟子與告子論性的言論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所說這個「性」,不僅說人有動物界(禽獸)那種性欲,而是更強調人有比動物更高一級的人性。
  • (shown)聖人治天下,不是靠他的作為,而是靠他的德性召感力而使天下太平的。而德性的至善,就是要通極天道。
  • (shown)我們從《易》和《中庸》兩書看到,天命(天道)不可說,前面我們已分析過,他要在極虛靜、無思、無為的境況下才能有所悟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