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皇莊

【京劇欣賞】 溪皇莊

花驢賈亮善於解謎搜密幫助破案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127
【字號】    
   標籤: tags:

《施公案》與《彭公案》用官兵抓強盜的簡單模式,演繹出千奇百怪的人生情態。京劇有許多精彩武戲,就出自這兩部公案小說,其中有所謂「八大拿」、「八小拿」等戲都是戲迷津津樂道的。《溪皇莊》屬於「八小拿」中的一齣,故事是講彭朋(彭公)查案山西,夜宿館驛,突然失蹤;老英雄(鏢客)褚彪聯合慧黠的花驢賈亮,明察暗訪,終於從花德雷手中救出失蹤的彭公。因而這戲又叫《褚彪拿花德雷》,或《拿花德雷》。


溪皇莊莊主花德雷(陳盈達飾演)出場,用長逾兩尺的特大折扇,畫白尖三塊瓦臉,為報兄仇綁架彭公。

「八大拿」、「八小拿」這些戲讓人聯想到北京四大徽班的「和春班」,「和春班」在這四大班中善長武戲,所謂:「三慶班的軸子、四喜班的曲子、春台班的孩子、和春班的把子」。傳說嘉慶八年(1803)莊親王府出資,邀請安徽藝人組成的和春班,又稱「王府大班」,伶工擅長擊刺跌撲,特別是動刀槍、打對手的戲,這些戲多從《施公案》中來,它們就是「八大拿」。《施公案》盛行後,隔些年又盛行起《彭公案》;《彭公案》所講故事卻發生在《施公案》故事之前,用現在的話講,《彭公案》可稱為「施公案的前傳」。所以「八大拿」戲演的很轟動、前傳性質的《彭公案》只能續稱為「八小拿」了。


幫花德雷為虎作倀的兩個惡人:蔣旺(武二花,左,鄧旭倫飾演)、採花蜂尹亮(武生,右,曹媄渝飾演),身穿英雄衣,上身繫繩。

武戲傳承源源不絕,特別是武戲的基本功,建立起來已有長遠的歷史,每一代都由見識廣、體會深的伶工,默默做著保存與傳承的工作,使武戲的動作與身段不致中斷。這次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所演出的《溪皇莊》,排演人與教戲人是李柏君老師,李柏君是1984年才進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與舞蹈系任教,之前是在劇校與部隊中任教,他非常注重教導傳統戲的基本功。這次演出他還掛了一幅對聯:「中規中矩中國戲、有文有武有表情」,說實在的,傳統戲如果失去基本功,那就甚麼也不是了;這些寶貴的「身體記憶」眼看在「國際化」的浪潮中,即將蕩然無存,可是仍有少數充滿信心的人如李柏君老師,還願意堅守崗位維持著。更多人演所謂「新京劇」,拋棄傳統身段,魔性大發的亂喊亂比,搞身體解放、情緒發洩的一套,歇斯底里折磨人的神經,觀眾忍耐的可真夠辛苦。


彭朋失蹤,手下高通海(武生,前,吳純瑜飾演)、劉得泰(武丑,後,林季鋼飾演)急的到處尋找。

李柏君無視於環境,就是教他的基本功、排演傳統戲或把傳統戲整理寫下來,數十年如一日,只為了不至愧對小時教導他的恩師們。


高通海、劉得泰拜訪褚彪(莊凱勳飾演),請他協尋彭朋。


褚彪(莊凱勳飾演)帶高通海、劉得泰來找賈亮幫忙,賈亮聽彭朋失蹤大吃一驚。

李柏君九歲進青島中和戲曲社小班學戲,班主任劉相臣,在這二十幾位小朋友中,與李柏君最有緣份,視如己出。這可能劉相臣教導武戲基本功,而李學的最好,所以相互應和(後來李柏君以此專長,十七歲來台以後就能開始教功)。在小班時李柏君分科武生,隨尚和玉的大弟子韓長寶學藝,尚派武戲之路,動作剛毅大方、功夫紮實穩健,以發自內在的飽滿勁道見長,這可看出基本功對表演的深刻影響。李柏君紮實的學了許多齣尚派武戲,同時對基本功的體悟更深。李柏君在不是劇校的北藝大教傳統戲曲,他的辦法就是將基本功編成一套、一套的來教學。有悟性、願學的,從這裏面就能體會到武戲的芻形在裏面。

李柏君基本功連續動作如下:揉肘、輪膀、山膀、雲手、穿肘、合手弓箭步、左右回望、涮腰、揉肘涮腰、揉肘轉身涮腰、三環手托月、三環手托月加翻身、雲手踢腿、左右整、單外踢、五響贊子、雙飛燕、單贊子、雙贊子、飛天十響。演出時功架嚴整、邊式。


賈亮(柯辰穎飾演)表演翻牆而過。

李柏君自己說,他更喜歡武丑,所以對武丑的表演特別入心,一般武戲能夠掌握到武生、武丑的動作,排起來就很順利(由於熱愛戲曲,事事用心,李能戲200齣)。當今名演員唐從聖在北藝大戲劇系時,就跟隨李柏君學武丑,畢業時演出《時遷偷雞》,成為一段佳話。

《溪皇莊》武丑賈亮,他非常聰明。剛開始大家都解讀不出,為甚麼彭朋失蹤現場,會留下一個蜜蜂的記號?他就能想到是「採花蜂」尹亮。賈亮又訂下計謀,指揮全局,借花德雷壽誕之日,安排男女豪傑混入莊內拜壽。女豪傑扮做戲班歌女坐車進莊(如果有十位旦腳,叫做「十美跑車」,《溪皇莊》的名稱也改叫《大溪皇莊》),鶯鶯燕燕熱鬧非常,她們在祝壽場面上輪番表演,讓花德雷喝的酩酊大醉而無力反抗。


.熱心又聰明的花驢賈亮(柯辰穎飾演)。

李柏君老師指導的這場祝壽,他安排學生表演相聲、基本功、崑曲等,學生認真的參與演出,讓人感到只要有人願意用心,傳統戲還是充滿希望的。


溪皇莊夜晚巡更的二更夫(羅諄、許懷文飾演)。

《溪皇莊》多在歲末戲班封箱時,作為對觀眾的酬謝演出,或在重大喜事吉慶時上演。有的是用演員反串的噱頭,有的在祝壽這一場,表演流行歌曲或演員的特殊才藝,製造歡樂的氣氛,讓賓主盡歡而歸。


趟馬的一段,最右白衣者為蔡金花(王榆丹飾演)。


.四位女豪傑,身披一口鐘式的斗篷。聞訊趕來,表演趟馬。


還有兩位騎曥的媽媽,中間紅坎肩綠襖褲的是金頭蜈蚣竇氏(黃建豪飾演),旁為打虎媽媽劉氏(王冠茗飾演)。

最後眾豪傑與莊丁開打,蠱惑花德雷的惡人蔣旺、採花蜂尹亮(他在驛館用薰香迷倒彭朋,然後抓來交給花德雷)被殺,彭朋終於被救了出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探陰山》是講包公審案中,碰到一件特別難以理解的案子。所有的證據都指向嫌疑犯顏查散,死者柳金蟬的首飾珠寶就是在顏查散的身上搜出來的。可是在執行絞刑時,顏查散的屍身卻直立不倒。經驗豐富的包拯立刻明白自己錯判了這個案子。
  • 《蘇三起解》又稱《女起解》,原本是一齣結構非常完整的摺子戲。獨立演出,人物動作、情節推展、空間轉換、音樂進行,完美的令人稱奇,無怪乎遍傳全國,人人都知道有這齣戲。
  • 《行路哭靈》是《釣金龜》的續篇,然而兩者情境迥異,傳統上經常是分開演出的。如果要連在一起演,這位老旦演員非得要是鐵嗓鋼喉不可,因為《釣金龜》、《行路哭靈》兩齣戲都有大段的唱,唱個不停,挺累人的。另外,老旦演員在這兩齣不同情境的戲中,分別要演出不同的「意」(感情及意志狀態),合演實在是吃力不討好,事倍功半,效果並不好。所以以前的戲提調(排戲人)甚少把這兩戲排在一起演,這可免去情境混淆、演員又太費力的壞處。可現在不講究這些,老旦演員為顯示己能,硬要一口氣演完,無非把戲演成了「一道湯」(演員沒有獨特、應工的表演)。
  • 《赤桑鎮》原本是個老戲。民國初年,劉半農在書舖中獲得光緒、宣統年間的一本「戲簿」,記載中有六個戲班-玉成、寶勝和、太平和、義順和、小吉祥、小德順和都有《赤桑鎮》這齣戲,當時這是一齣頗流行的戲。
  • 《花田錯》是一齣喜劇,在清代咸豐年間就盛行起來。大抵人的一生,都希望是一帆風順-成家立業、娶妻生子都能按部就班,水到渠成;想是這麼想,但是萬一在其間出了錯要怎麼辦?《花田錯》就明明白白告訴你,人生就是會出錯,你越刻意求好說不定錯的更離譜,那麼何不換個幽默的態度來看人生。廣東人最能體會這個意思,他乾脆把錯當成喜,所以粵曲的《花田錯》就稱為《花田八喜》,錯能產生快樂呢!
  • 四大名旦中的程硯秋(1904年—1958年),愛演苦旦戲。一般對四大名旦的印象:梅蘭芳是大家閨秀、荀慧生是可愛小姑娘、尚小雲是巾幗英雄;唯獨程硯秋專攻青衣,是吃盡苦頭的婦女代言人。
  • 《青石山》是一齣驅魔除妖的戲,又名《請師斬妖》。 天主教舉行驅魔儀式是一件嚴謹的事,要有主教任命才能行動。驅魔的神父使用十字架、聖像、玫瑰經念珠等宗教法器,配合祈禱、誦念聖方濟(1182-1226)和平禱詞,祈求神或天使前來解決。在當前社會通過驅魔而被治癒的病人,時有所聞,有人相信這也是治療。用西方這樣的驅魔來對照,這不和中國古代的驅魔除妖一樣嗎。從原始的驅儺,到給小孩收驚,其實都在這個範圍裏,它不僅是儀式,它還真的具有功效。
  • 裘桂仙、金少山老一輩的花臉,唱《鍘美案》那段包拯初見陳世美的印象,唱詞是:「曾記得端午日,朝賀天子,在朝房我與你駙馬爺相過了面皮。我相你,左眉長來右眉短,左膀高來右膀低;眉長眉短有兒女,膀高膀低你定有前妻」。這段話的意思是端午佳節,群臣聚集祝賀天子,包拯初見新科狀元陳駙馬微微感到詫異,留下了一個印象。
  • 從前的習俗,每逢過年要貼年畫,《回荊州》是一幅頗受歡迎的年畫,濰坊、楊柳青的年畫裏都看的到。畫面呈現的是舞台上精采片段,劉備、孫尚香與趙雲在周瑜的追兵下快速趕路,幾次追及,孫尚香以公主身份將追兵斥退,終於到了岸邊,遇到諸葛亮前來接應的船隻,安全過江。 這齣戲突出「遇難呈祥」的緊張與最後的平安無事。觀眾聚焦劇中人能否擺脫追兵,心為所苦,最後豁然開朗,歡喜見他們逃脫,鬆了一口氣。宛如身處魔難中的人,不放棄、不投降,境隨心轉,終於出現新局面,魔難解除,那腫心靈的自由,還真難以言喻。現在電影,也常用這個手法,例如一個人他被壞人追殺或被怪物、鬼魅追逐,觀眾人人都捏一把冷汗,眼睛關注的盯著看,一直到脫離險境,好像在洗三溫暖一樣。真如說書人形容的:「鰲魚脫卻金鉤去,搖頭擺尾不再來」。擺脫束縛,從圈套裏出來,那是何等自在。
  • 1966年,一群「破四舊」的紅衛兵來到法門寺,先是搗毀了佛殿內的銅像,又試圖挖開真身寶塔。住持良卿法師上前喝阻,被打得頭破血流。法師隨後披全身澆滿煤油,在寶塔前自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