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年的習俗(3)

雯子
font print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

新年元旦

正月初一一清早, 開門大吉, 要先放鞭炮,叫『開門炮仗』。熱鬧過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叫『滿堂紅』。 到處是一派瑞氣喜氣祥和之氣。 然後長幼依此正衣冠焚香拜天地祖先,再拜賀家長。然後長輩會賞給晚輩紅包。

新年期間,商鋪上板休市,街頭巷尾,鄉里村口卻依舊熱鬧非凡:賣爆竹、太平鼓、花燈、琉璃喇叭、冰糖葫蘆等貨攤生意興隆;其中百藝陳雜,各顯其能,唱戲說書,花鼓秧歌,舞獅子,耍龍燈,吹嗩吶,打鑼鼓等等;男女老幼或在家團聚盡享天倫,或清晨著唐裝新衣和親朋之間互相拜祝,又稱『道新喜』,長輩謂拜年,同輩謂賀年;熟人相見互道『恭喜發財』,『萬事如意』,『年年高升』等吉語;或觀看曲藝雜技表演;或互相宴請『吃年酒』,『吃年茶』等, 此種歡樂景象令人難忘。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 (圖17)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局部 (圖17-1) 臺北故宮 清 徐揚 卷 紙本設色 全長48.9公分X1342.6公分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局部 (圖17-2) 臺北故宮 清 徐揚 卷 紙本設色 全長48.9公分X1342.6公分

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觀象臺欽天監觀測到「日月同升,五星聯珠」的天文異象,預示是年「海宇晏安,年榖順成」,徐揚奉命繪圖記錄這一罕見天象。 新年元旦文武官員進京朝賀,市井百姓也紛紛出門拜年。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局部 (圖17-3) 臺北故宮 清 徐揚 卷 紙本設色 全長48.9公分X1342.6公分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局部 (圖17-4) 臺北故宮 清 徐揚 卷 紙本設色 全長48.9公分X1342.6公分

畫卷以大篇幅描繪北京皇城繁華熱鬧的商業區,街上遊人熙攘,丁字口街上的地標建築─東單牌樓(今東單十字路口南端)為四柱三間有戧杆的木牌樓,周圍搭建許多戲棚,內有表演曲藝雜技者,吸引著眾多群眾圍觀。街道兩旁滿目琳琅的花炮、童玩攤,茶樓、酒館、店鋪生意興隆,小販售賣應景時貨和各地風味小吃。清代《燕京雜記》有云:「京師市店,素講局面,雕紅刻翠,錦窗繡戶。」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局部 (圖17-5) 臺北故宮 清 徐揚 卷 紙本設色 全長48.9公分X1342.6公分

在雲煙古樹掩映之下,依次出現故宮內城城牆、皇城城門、觀象台、街道胡同、合院園宅、寺廟道觀,經東單牌樓,到皇城內東安門、東華門為止等建築。採用中國傳統「散點透視法」及西方「焦點透視法」,街道胡同佈局疏密有致,車馬遊人絡繹不絕,街面店舖鱗次櫛比,生動地描繪出歲時的禮儀,娛樂,風俗,展現出乾隆盛世皇都市井繁華富庶景象,真實地呈現出清代京城建築的風貌特色。 穿插於卷中抬轎、騎馬、乘騾驢車,衣冠華麗的文武官吏與隨從人員,以及眾多拜年的市井小人物,組成了豐富熱鬧的視覺效果。此畫卷稱得上是一幅精彩的紀錄性風俗圖畫,不僅呈現都會生活的繁榮富庶,也提供了有關衣冠服飾、交通工具、年節習俗、娛樂活動珍貴的形象資料。

徐揚(1712-1777之後): 字雲亭,江蘇蘇州人。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之時,徐氏恭獻圖冊,得以進入宮內供職。其著名作品尚有《盛世滋生圖》、《乾隆南巡圖》。

《太平春市圖》 臺北故宮 清 丁觀鵬 卷 絹本著色 30.3公分X233.5公分 (圖18)


《太平春市圖》 臺北故宮 清 丁觀鵬 卷 絹本著色 30.3公分X233.5公分 (圖18)

此卷描繪新春農村熱鬧歡慶新年情景,爆竹、太平鼓、果品、鳥魚挑攤,以及各種行業的耍猴貨郎、算命、跑旱船、演傀儡戲的表演藝人。松樹下文士席坐品茶閒聊,朱漆托盤內置有紫砂大壺與青花碗,盛裝泉水則用綠地花卉大壺、茶銚。挑夫擔子盛放糕點使用的是青花與描紅龍紋碗、盤,均是乾隆時期宮廷用器,可知街上買賣藝人都是由宮中侍僕所裝扮。

丁觀鵬 : 順天(今北京)人。雍正四年(1726)進入清宮服務,乾隆朝擢升為一等畫畫人。曾向郎世寧學習,人物敷色精麗,又能兼顧傳統線描技法,為清初院畫塑造了新風格。

《歲朝喜慶圖》 清 陸遠 立軸 設色紙本 (圖19)


《歲朝喜慶圖》 清 陸遠 立軸 設色紙本 (圖19)

鈐印:陸遠(白文) 幾暇鑒賞之璽(朱文)、落紙雲煙(白文)

款識:丙子嘉平月,仿元人歲朝喜慶圖。似稼翁年先生,陸遠。

鑒藏璽:乾隆御覽之寶(朱文)、石渠寶笈(朱文)、乾隆鑒賞(白文)、三希堂精鑒璽(朱文)、宜子孫(白文)、嘉慶御覽之寶(朱文)、嘉慶鑒賞(朱文)、寶笈三編(朱文)御題:比歲欣時泰,登場幸歲豐。圍爐聚老輩,燃爆鬧孩童。盤裏奴為木,娟中友是紅。古梅與瘦鶴,同喜臀東風。乙巳新正御題。

這是一幅具有明顯文人特點的賀歲圖, 福祿壽三老翁圍坐于廳堂中央的火盆前,炭火中一壺暖騰騰熱水驅走嚴冬的寒意,大案上堆放香爐和書簡,幾個小童子在前庭嘻笑著放鞭炮;後面一間內室桌上閒置古琴,棋盒和松瓶,另一間內室窗下放著筆筒和畫卷;室外參天虯松,老梅,修竹,仙鶴,有堅韌高潔,長壽安康的寓意;屋後遠山隱現,松間仙雲繚繞, 整幅畫面將君子雅致,年節風俗和吉祥瑞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體現出畫家高超深厚的功力和典型的清宮廷文人審美傾向。

陸遠:字靜致。善水山,宗法米氏。康熙四年(1665)山水扇現藏故宮博物院,康熙二十三年(1684)《觀梅圖》著錄於《南宗名畫苑》。

正月初一子時是一年之始, 這可能是清帝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了。 首先在子時快到的時候,皇帝就要前往養心殿東暖閣明窗前舉行開筆儀式,親燃玉燭,把屠蘇酒倒入紫檀案幾上的金甌永固杯中,然後拿起紅漆雕雲龍盤中的萬年青筆,書寫下新年、新月、新日、新時的第一筆。一般都是『天下太平』、『風調雨順』等吉祥語,同時飲下杯中屠蘇酒,寄寓著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之意。


20. 金甌永固杯

金甌永固杯﹕高12釐米,直徑8釐米,杯身呈深鬥形,下部三足為卷鼻象頭鼎立狀拱托杯身。兩杯耳分別為兩站立的夔龍,龍頭上各嵌一粒大東珠。杯身通鏨寶相花紋,並以珍珠、紅、藍寶石鑲嵌。杯口鏨回紋,正面有『金甌永固『四篆字,背面是『乾隆年制』。 (圖20)。 開筆之後,皇帝翻開當年的時憲書(年曆),以象徵授時省歲之意。

然後,皇帝到長安左門外皇家滿族神廟堂子行祭天禮。禮畢,帝后同去坤甯宮祭神。皇帝去奉先殿祭奠祖先及神位。皇帝率王公大臣到慈甯宮向皇太后行朝賀禮。

清晨七點到九點,皇帝在太和殿舉行隆重的元旦慶典,百官和外國使節入朝向皇帝叩拜賀歲,謂之大『朝賀』。 朝賀禮儀結束後,皇帝在太和殿筵宴群臣和賓客。王公大臣朝服按朝班排立,皇帝駕臨時,午門上鐘鼓齊鳴,太和殿前簷下的中和韶樂奏『元平之章』,場面十分莊嚴壯觀。

《萬國來朝圖》 軸,清,絹本,設色,縱299cm,橫207cm) (圖21,22)


(攝影: / 大紀元)

繪新年伊始,各藩屬及外國使臣到紫禁城朝賀慶典的場面。太和門外,朝賀的賓客雲集,有哈薩克、法蘭西、朝鮮、緬甸等國家的使臣。進貢的物品繁多,有生畜牛、羊、鶴、鹿,有器物鐘、瓷器等。太和殿前,皇家儀仗鮮明嚴整,皇帝端坐中央,文武百官待命靜候。皇宮在傳統界畫的基礎上,使用透視法,以鳥瞰的角度手從太和門前的兩個青銅獅子起,將紫禁城雄偉建築一一收入畫幅,近大遠小,主次分明,層次豐富,在大雪的銀裝素裹之下,整個場面宏偉壯觀。

(待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2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日專電)美國總統歐巴馬2日向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嶼人民,以及在美國和全世界慶祝農曆新年的民眾賀年,祝福他們新的一年平安、繁榮和健康。
  • 除夕大年夜在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無疑都是極為重要的。在辭舊迎新之際,從宮廷到民間,處處充滿了喜氣,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即使有煩惱也暫且放到一邊。 家家裝飾一新,大人們忙著製備各種應時年貨,準備年夜飯,小孩子們則早早就開始歡天喜地在院子裏放鞭炮,歡笑聲,爆竹聲,喧鬧聲夾雜在一起,烘托著甜甜濃濃的吉慶氣氛。
  • 新年伊始,家人團聚。燃放煙花爆竹是除夕夜驅邪避難、迎新年的傳統。現今,由於過年承載了太多的交際,應酬之類的功利,過年對於大多數來說,跟「過關」的感覺一樣。弄得身心俱疲。如再遇上不盡人意之事--火災,真是苦不堪言。多個地方頻繁發生煙花爆竹引發火災和傷人的事件,其中瀋陽第一高樓皇朝萬鑫酒店的火災更是令人心有餘悸。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