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立國原則之八:人人享有與生俱來權利

美國的第八項立國原則就是《獨立宣言》裡的第一句話:造物主給予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圖為美國畫家菲利斯的繪畫《獨立宣言》,描繪了美國的三位國父——杰弗遜(右)、富蘭克林(左)和亞當斯(中)共同草擬宣言的一幕。(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1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12月19日訊】(希望之聲廣播電台《美國史話》製作人方偉綜述)美國的第八項立國原則就是《獨立宣言》裡的第一句話:造物主給予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

這是一個重要原則。現在人已經聽得很熟了,說起來像沒有太大意義一樣,但它背後的含義是非常深刻而清晰的。美國在她創立的時候,跟當時歐洲各個國家是不一樣的。先父們說人的權利不來自於任何人,不來自於王、不來自於組織,也不來自於政府,人的有些權利是天然的、是不能被剝奪的。這就聯繫到我們已經講過的第一個原則——自然法,自然法規定了人享有權利。

這個原則裡含有三個最基本的部分就是:安全、自由和財產的權利。

一個人享有造物主給予的安全的權利,他的生命不能隨便被剝奪;享有自由的權利,人不能隨意被拘禁關押、思想被束縛;同時人享有保障自身和家庭生存的財產的權利。這就是最重要的三大基石。

這裡還有一個重要的邏輯,為什麼人的權利不能被隨意剝奪呢?因為人都是神造的,你也是神造的,我也是神造的,所以都是神聖的,都不能被侵犯、被歧視,神造的人有他的尊嚴,有他天然的權利、不能被剝奪的權利。

美國人認為人有兩種權利:一種是天然的權利,誰也不能剝奪,任何政府都不能制定一個法律去剝奪這樣的權利。

另一種就是法定的權利,這不是與生俱來的。比如說駕駛車輛的權利,你得學會開車,考核合格了,取得了駕駛執照,你才能開車。再如打獵的權利,你也得取得持槍證,符合打獵的許可,在某些允許打獵的地方去打獵。你不能說我生來就有打獵的權利,拿個槍到哪兒都打獵。那麼類似這樣的權利,就叫做法定的權利。

因此,我們講造物主給予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是天然權利。天然權利還包括什麼呢?有很多很多,安全、自由和財產權利是最重要的基石。

其它的天然權利包括,擁有武器的權利以保衛自己、擁有和處理自己私人財產的權利、個人選擇的權利、擇偶的權利、集會的權利、結社的權利、言論的權利、出版的權利、抗議的權利、享受個人勞動果實的權利、從事貿易的權利、締結和約的權利、發明創造的權利、開拓資源的權利、隱私權,以及接受公正審判等等這些權利。

這就是立國原則第八條的含義,這些東西都是政府不可以動、不可以碰的,沒有也不需要去尋找理由來證明,因為它們是天然的、任何法律都不可以影響的。

那麼下面的問題就是,在什麼基礎上來保護這些權利呢?這就是第九個原則所要解決的問題了。

(轉載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

責任編輯:張憲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立國原則第四項,也是現代人想都想不到的,就是強調宗教的重要、宗教對於美國的重要;宗教信仰是一個立國原則,而不是像現代版本的「政教分離」。
  • 美國的先父們在第五項立國原則中向人民宣示:世間萬物均由上帝創造,因此,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類均享有同等的庇佑,亦承擔同等的責任。
  • 我們經常聽到「人人平等」這樣的話,好像已經聽爛了,但是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換個方式問:人人怎麼可能生而平等?有的人生出來長得高,有的人矮;有的人生出來是胖子,有的生出來很瘦;有的人生出來就殘疾……人在一生中有富貴、有貧窮,怎麼能「生而平等」呢?
  • 第七項立國原則的一句話就是說:政府的職能是要讓人民的權利受到保衛,而不是提供物質平等。這是對第六項原則中的第三個權利平等的升華。
  • 《蔣中正(蔣介石)日記(1948—1954)》新書日前於國史館發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社長暨前國史館長呂芳上指出,這是一部罕見的國家領導人日記。
  • 幾年前看到旅居美國的阿陀一篇關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驚心動魄的南中國知青偷渡潮》一文,該文寫得深入細緻,氣勢恢宏,且數據清晰,把當年的知青偷渡重現眼前。作者不是卒友,但能寫出如此佳作,可見其寫作功力深厚。但一篇好文有時也會有爭議的地方。我個人與作者有不同的意見不吐不快,因此在這裡提出來,讓大家討論一下。
  • 在當年那個迫使大量人民「起錨」、「督卒」、「較腳」、「著草」——等同逃亡的大時代裡,並非所有人都會一走了之的,所有成功的逃亡者都必須具有活躍的思想。在當年的那個時代背景下,一個思想僵化,中紅毒甚深的人,即使他們不是那個制度的得益者,他們也不會對那個極權制度產生懷疑,進而產生叛逆之心的。
  • 1979年以前,每當清明和重陽這兩個香港法定的假期前後兩週,香港政府都會開放邊境的墳場讓香港市民前往拜祭親人。每當這兩個節日,前往邊境的人很多。在彎彎曲曲窄長的界河梧桐河南邊各個大大小小的山坡上,人山人海,一個小小的沙嶺墳場,能有幾多真正的參拜者,來的人大都是在各個不同時期「起錨」成功的人。
  • 熱帶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的常綠闊葉灌木群落——紅樹林。(公有領域)
    在香港大部分的知青都是當年的「起錨」客,「起錨」本指船舶開航的意思,但在那瘋狂的年代,在一群特定的人群〔廣東知青〕中,卻有另外一個意思,在廣東當年一提起這一專有名詞,人們都知道那是指偷渡。「起錨」是一種賭博,參與者要押上自己的前途與生命,那時參與這個賭博的廣東知青為數不少。有的贏了,有的輸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