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之四(下)

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十四)翁森鄉學道超凡

作者:陳彥玲

倉頡像。(素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581
【字號】    
   標籤: tags: , ,

前篇說到元朝漢儒翁森先生在文風圮壞的情況下仍然在家鄉辦學的堅持。他的《四時讀書樂》七言詩不但用以明志也指引了學子們一個超凡的讀書之道。延續前文的《春》《夏》,今天我們來看看他的《秋》《冬》之詩。

《秋》:「昨夜庭前葉有聲,籬豆花開蟋蟀鳴。不覺商意滿林薄,蕭然萬籟涵虛清。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如前篇所述翁森道出讀書之樂,不在於求功名利祿這種人間不實的繁華。歷史上多少博學之士皆無法讓王朝萬歲久安,若佞臣弄權,再加上昏君愚昧,那麼苦的不只是百姓,真正的良知志士心中的折磨也是十分苦厄的。這首詩裡的「虛清」應對著末首《冬》的「真吾」,直指道家修練的元素,我們於後段再論述。

《秋》詩中還有兩個特別的意涵——「商」與「檠」值得瞭解。商意與秋天並列,這裡的商即是五音之商。《禮記‧正義》上說:「凡黃鍾六律之聲,五音之動,與神靈之氣通,人君聽之,可以察已之得失,而知群臣賢否。」又說:「其音商,三分徵益一以生商,商數七十二。屬金者,以其濁次宮,臣之象也。秋氣和則商聲調。」那麼,就算是讀書入仕途想貢獻給朝廷和黎民,若是在元代「九儒十丐」無仕途可進的情況下,能在普學教化中,將德音雅樂如天降甘霖般的撒遍民間,那麼與賢臣輔國有何異哉?且於高處還能上通神靈,秋天自然也有讀書之樂了。

我們再來看看「檠」這個字;漢朝劉向的《勸學》中提及:「操弓不返於檠,木受繩則直。」檠者,望其形而知其義也;有恭敬輔正或托舉的涵意。《淮南子.脩務》:「故弓待檠而後能調,劍待砥而後能利。」又蘇軾的「笑看飢鼠上燈檠。」《喻世明言.卷十七》有:「空手忽檠雙塊玉,汙泥挺出並頭蓮。」那麼,要成就鄉學展讀,沒有砥礪的決心那能托舉出傳世的明志呢!詩句中表面上雖然寫的是四時讀書樂,但仔細品味當知翁森之願,真是不在逃避政治現實,或只埋於凡夫之耕讀而已。

《冬》:「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何謂「真吾」?我們來看看「真」的古字即便明白:金文的「真」是這樣的:「」,篆體有這樣的:「」、「」、「」。《說文解字》上對「真」的理解是:「僊(音意同仙)人變形而登天也。」看那篆體的就是個道家的煉丹爐。書中不是只有黃金屋與顏如玉,許多修練和仙人神跡也都被記載成書。那麼「真吾」指的就是道家修成的「真人」了。

真人的境界如何?《黃帝內經》裡面說:「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莊子》也提及真人的描述:「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因此,對紅塵萬物則清心寡慾,視凡俗萬事為虛幻不實,無法長久。因此許多修道者或仙人都有虛與清的名號。

《秋》詩的「虛清」對《冬》詩的「真吾」就是翁森的志向與對學生的期盼。難怪對古代的儒生來說,打坐是讀書的基本功了。

翁森的鄉學讓進士陳孚為文以記曰:「學之要求,放心而已。」陳孚欣喜地記下了學堂的景況,「其植序然,其琴琅然,其容肅然,其氣充然,弦誦之聲隱隱若金石然。」陳孚警告沒有仕途就不讀書的話,那將「日趨于鬼域而莫知返」,他認為「本一心之妙,極于天地萬物之變化」才是讀書人的本色。

翁森在《冬》詩的最後提及的「數點梅花」能知「天地心」也應有所指,極可能說的就是預知古今的《梅花詩》,我們將在後篇介紹。末以詩一首為記:「春夏秋冬四時樂,翁森鄉學道超凡,一瓢堅持天地經,讀書精要離苦厄!」@

點閱【神傳漢字看人生運道】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篆在我們當今社會中,已經不再是一種實用的字體,但是它的藝術價值和存在意義依然經久不衰,它的精神內涵、神性特點和傳統藝術價值,通過許多歸屬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傳下來的古人佳作,發揮其影響力。
  • 新年元旦新桃換舊符,家家戶戶最常見的單字斗方春貼是哪個字呢?摘冠的當屬「福」字。這個福字不僅是庶民百姓熱愛,也為朝廷皇室鍾愛。為什麼從帝王到庶民家,新年都尚「福」迎「福」呢?在中華文化中「福氣」到底從何而來?
  • 在兩周金文書法中,《虢季子白盤》銘文與眾不同,藝術性相當突出。它流淌著創意者與書寫者的人生境界及道德標準,負載著豐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氣息,隱含深厚的文化內涵且具創意精神。《虢季子白盤》銘文在章法上,兼具傳統和獨特的審美性,寓古寓新、亦古亦新的境界顯示其表現技藝之爐火純青。
  • 神傳漢字還有許多妙解法,類似各種燈謎的作法。拆字、合字、妙會等等是漢字具有的特色文化之一,在燈謎中常用,古代讀書人也喜愛玩玩這種文字遊戲,透過玩字、猜字也能預測考題,端看猜者的妙解智慧。
  • 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大盂鼎》,被列為「四大國寶」之一,非但其銘文字數多、書法藝術精彩絕倫,它本身的造型雄渾,工藝精湛,堪稱一流的寶鼎。
  • 關於雞蛋有個迴旋不盡的問題——到底「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考倒古今眾生的問題,可以從漢字的起源中找到答案。就來看兩個關鍵——存在。有神論與無神論結出的果實大不同。
  • 散氏盤是西周厲王時期的經典之作,清乾隆初年陝西風翔出土。盤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為晚清「四大國寶」之一,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
  • 我們可能天天在看字、寫字、打字,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漢字內蘊的義涵嗎?來一趟甲骨文和金文之旅吧,從文字的始初意義和生命的意義接軌,這是一趟又有趣又深刻的神傳文化之旅!
  •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毛公鼎是特定禮器,高貴華典、古意盎然,與散氏盤、大盂鼎、虢季子白盤並稱為四大國寶。
  • 雖然現今「貧窮」常並列出現,「貧」與「窮」也都有缺錢少財之意,不過貧、窮意義並相同。生活清貧無須擔憂,如果走到「窮」的境況,那才真正考驗意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