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比爾特的夏日行宮——The Breakers(二)

作者:夏懿
The Breakers山莊西北主入口。(夏懿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73
【字號】    

續前文

如果你去了美國羅德島Rhode Island,有一處美景一定不可錯過,那就是海邊小城紐波特 New port上鐵路大亨范德比爾特Vanderbilt 家族的別墅群。它們的富麗輝煌,一定會令你讚歎不已!鄰海的The Breakers (聽濤山莊,又譯作「破碎者大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設計構思,及法國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時期的皇宮裝飾風格的古典輝煌,令人過目難忘。

這座位於紐波特市的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二世(Cornelius Vanderbilt II,1843年11月27日 ~1899年9月12日)夫婦的避暑山莊,建於1893年至1895年之間、坐落在占地14英畝(5.7公頃)的土地上,毗鄰懸崖,宅後俯瞰大西洋東岸。據說因能聽到海浪擊石的聲音,山莊被命名為The Breakers(breaker有碎浪的意思)。建築設計師為著名建築師理查德.莫里斯.亨特( Richard Morris Hunt, 1827~1895) ,室內裝飾設計由Jules Allard and Sons 以及Ogden Codman Jr.共同擔任。山莊共70個房間,採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精巧的雕塑、碩大的水晶吊燈、房間牆壁色彩和傢俱配置,包括窗簾的選材色彩,其精美和華麗都讓人驚歎。山莊建築氣勢恢宏,鉅細靡遺地做到了那個時代范德比爾特二世要求的盡善盡美。

通過一層橡木門、再一層鍛鐵門(重約2噸),進入山莊西北主入口的門廳後,紳士的接待室在右邊。橡木牆壁的接待室中,有一個非洲黃色努米底亞大理石壁爐。房間裡展示了一些山莊建造階段的照片,以及范德比爾特家庭照片。傢俱是法國路易十六風格的女士接待室位於門廳左側,四周牆壁採用收購於法國、18世紀風格的奶油色鍍金鑲板,每塊雕刻不同的主題:天文學、音樂、美術等。拾級而上,進入第一層大廳。

大廳 (Great Hall)

建築師亨特以意大利北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特別是都靈Turin和熱那亞Genoa的宮殿)形式,仿造山莊和50英尺的方形大廳。牆壁由來自法國海岸的卡昂石灰石雕刻製成,並裝飾著非洲的粉紅色大理石及意大利的綠色大理石飾板。雕刻著橡子和橡樹葉的壁柱環繞著繪著藍天白雲的天花板、支撐著巨大的雕刻鍍金簷口。天花板上有四顆藍綠色的圓形橡樹和橡樹葉──范德比爾特家族的象徵,代表力量和長壽。這個裝飾圖案在整個住宅隨處可見。大廳內四個青銅吊燈和八個獨立鑄青銅燭台,是16世紀意大利設計的複製品。法國羅浮宮阿波羅沙龍的複製品──一對紅色斑岩花瓶設置在大理石柱子上。

范德比爾特二世避暑山莊(聽濤山莊)大廳一側。(夏懿提供)

從大廳出來的六個門是石灰石人物群體

1. 伽利略Galileo,代表科學。

2. 但丁Dante,代表文學。

3. 阿波羅Apollo,代表藝術。

4. 水星Mercury,代表速度和商業。

水星的形象被用來代表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 )擔任總裁的紐約中央鐵路的效率。水星兩側有兩個小天使:右面的拿著錘,左面的拿著釘,在鋪設紐約中央鐵軌。小天使身後是高速列車的机車和軸承壓力机的圖像。

5. Richard Morris Hunt,代表建築。

6.卡爾比特Karl Bitter(1868~1915),代表雕塑。

主樓梯(Main Staircase)

范德比爾特二世避暑山莊大廳主樓梯。(Shutterstock)
范德比爾特二世避暑山莊,3英尺的彩色玻璃天窗。 (夏懿提供)
范德比爾特二世避暑山莊,主樓梯巨大佛蘭芒掛毯。(夏懿提供)

主樓梯牆上,裝飾著由卡爾.范.曼德爾(Karl van Mander)於1619年設計的巨大佛蘭芒掛毯。掛毯的主題是亞歷山大大帝接受敬意和致敬。掛毯的區域,有一個增強柔和色彩的33英尺的彩色玻璃天窗,由美國壁畫家Francis Lathrop(1849~1909)設計建造。掛毯下面是范德比爾特二世夫人結婚那年的肖像,由西班牙藝術家Raimundo de Madrazo y Garreta(1852~1917)於1867年繪製。樓梯和二樓大廳的欄杆以青銅和鍛鐵裝飾設計。在主樓梯下方是一個大型的扇貝形噴泉,由亨特的門生Karl Bitter設計和雕刻。

范德比爾特二世避暑山莊,主樓梯下方大型的扇貝形噴泉。 (夏懿提供)

圖書館

文藝復興風格的圖書館,是家族活動的中心。以格子分隔的天花板,每個方格都覆有金箔及手繪彩繪圖案。每隔一個格子是海豚主題,象徵著大海和熱情好客。天花板下面是綠色西班牙皮革鑲嵌金色的鑲片。圖書館裡有一個石頭壁爐,從16世紀的法國勃艮第Chateau d’Arnay le Duc城堡購買;其雕刻精美的壁爐架上刻著古法語的銘文「我嘲笑財富,永遠不會想它;除了智慧之外甚麼都不重要」。圖書館的玻璃櫃裡是范德比爾特家族藏書。圖書館的拱門上有科尼利厄斯和愛麗絲的長子威廉.亨利.范德比爾特青銅半身像。還有科尼利厄斯二世的大理石半身像和他兒子威廉亨利二世的青銅半身像,由美國雕塑家John Q.A. Ward(1830~1910)雕刻。威廉.亨利的半身像對面是科尼利厄斯二世畫像。路易十六風格的椅子和長椅,以及法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桌子都是由J. Allard et Fils of Paris設計的。圖書館旁邊小壁龕裡面有兩幅由Jared B. Flagg繪製的肖像,其中一個是老范德比爾特,他是第一個通過輪船和鐵路行業為家族獲得財富的人。另一個是范德比爾特二世夫人的母親Gwynne夫人。壁龕上有黑色切爾克斯核桃木護牆板,飾有浮雕和金箔;上部和圖書館其它處一樣、配有金色壓花綠色西班牙皮革鑲片。壁龕的一角有一個18世紀中期荷蘭風格的長錶殼時鐘,仍能演奏六種旋律。房間的地毯來自土耳其。◇#(待續)

(點閱【范德比爾特的夏日行宮】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瑞士一直都是國人赴歐旅行的首選標的之一,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去阿爾卑斯山欣賞壯麗的自然風景,很少人知道,原來瑞士在現代藝術與建築領域豐富的可看性。
  • 美術作品中的光感是使人對美產生正面感受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人類對光明的追求其實也是源自於人的先天本性。光明在各族人類文化中都與善和美緊密聯繫著。因此,不論何種建築藝術,宮殿、教堂、居家、商店、歷史建築等等等等,都不是用來表現黑暗,而是為了謳歌光明的,這是一個基本原理。
  • 提到佛羅倫斯,人們腦海中大概都會浮現出一個磚紅色穹頂、花白大理石的宏偉建築,也就是佛羅倫斯地標--聖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
  • 庫特納霍拉的地名在捷克語的意思就是「挖掘寶物的山」,此地挖掘銀礦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世紀,在十三世紀一躍成為歐洲的金融重鎮。
  • 克利雪多夫‧哈蘭特,根據義大利音樂家馬連吉歐所寫的彌撒曲以及少數的經文歌《Maria Kron》還流傳至今,其中所運用的作曲法十分地精妙,標示著文藝復興時期波希米亞的音樂成就。
  • 在那樣一個困難的時代,華萊士先生以優美造型的藝術設施,無私的提供了清泉,不僅為人們解了渴,更以藝術之美滋潤、撫慰了人心,真是功德無量啊!
  •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是羅馬帝國最出名的帝王之一。他最為知名的事蹟,是將基督教從被歧視甚至迫害的地位提昇為羅馬帝國的國教。除此之外,他對羅馬帝國未來的政治發展,也作了重大的改變,他開始將羅馬帝國的政治重心往東擴張。
  • 位在威尼斯的聖馬可教堂(Saint Mark’s Cathedral),它其實是現存「拜占庭建築」的史蹟中,最為精緻的珍貴遺產。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 站在美國國會大廈圓形大廳(Capitol Rotunda)裡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 很多人認為圓形穹頂的視覺體驗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遊客花時間研究這個廣闊空間所呈現的藝術、建築和雕塑,否則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圓形大廳裡的飾帶(friezs)即是一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