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澤綿長的東海徐氏世醫家族

文/劉曉
當時,東海徐家、館陶李家、高陽許家等均為有名的世醫家族,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東海徐家。(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021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上古時代的醫者通常是師父尋找有天分的弟子,由其傳承醫術,到了大約魏晉南北朝時期,世醫家族開始出現,即醫術由醫者家族內部的子弟傳承。當時,東海徐家、館陶李家、高陽許家等均為有名的世醫家族,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東海徐家。徐家從晉代徐熙起,傳至北朝徐之才時已至少六代行醫,聲名顯赫。其後,徐家之醫術傳承逾千年,直至明代洪武年間的太醫院院使徐樞,可以說是醫澤綿長了。

作為世醫家族的徐氏之所以有名,一方面是因為其家族內名醫輩出,而且醫術高明,頗有醫德,如徐嗣伯、徐叔向、徐之才等均醫史留名。另一方面徐家屬於當時的士族大家,幾乎代代有人進入仕途,代表人物是北齊的徐之才,他不僅是一代名醫,而且曾被封為西陽郡王,是以後世尊稱其為「徐王」。

徐熙醫術仙人授 兒子徐秋夫行醫通靈

徐家的先祖徐熙是丹陽(今安徽當塗縣)人。他崇尚黃老之術,因此在晉代時隱居在秦望山修行。

一天,有一位道士經過徐熙的居所,向他討水喝後留下一個葫蘆,並對他說:「你的子孫後代可以用此道術拯救世人,當得報酬二千石的官位。」徐熙剖開葫蘆,發現裡邊有一卷神醫扁鵲寫的《醫經》,遂精心研究裡邊的醫術,很快聲名鵲起,名振海內。其後,他官至濮陽太守。

徐家的先祖徐熙崇尚黃老之術,因此在晉代時隱居在秦望山修行。圖為明 文徵明《溪山高逸圖》。(公有領域)

徐熙的兒子徐秋夫繼承了父親的醫術。他在做射陽縣令時,一次聽到鬼在呻吟,聲音甚是悽苦。徐秋夫便問道:「你已經是鬼了,還有什麼需要的?」鬼說:「我姓斛斯,家在東陽,患腰痛症而死。雖然已然是鬼,但疼痛仍舊不可忍。聽說先生醫術高超,希望可以得到您的幫助。」

徐秋夫就道:「你是沒有形體的鬼,我如何給你治療呢?」鬼說:「先生只需紮個草人,按照穴位用針就可以了。」徐秋夫就依照其言,紮好草人,並在四個穴位用了針,又在肩部的三個穴位用了針,之後買來祭品祭祀後將草人埋了。

第二天,鬼化作人形來感謝徐秋夫:「承蒙先生的治療,又為我設祭,除飢解疾,真的要好好謝謝你。」說完就不見了蹤影。時人聽說後,都佩服徐秋夫能夠通靈。

劉宋天下五絕之徐道度的醫術

徐秋夫的兒子徐道度及徐叔響,也承繼父業,在南北朝時的劉宋皆以醫術聞名於世。

史載,徐道度腳有疾病,走路不太方便,宋文帝就派人將他用轎子接到宮中,給諸位皇子治病,都是手到病除。他後被任命為蘭陵太守。宋文帝還說,天下有「五絕」,即善奏琴的杜道鞠、善詩文的范悅、善書法的褚欣遠、善圍棋的褚胤以及善於療疾的徐道度。由此可見徐道度醫術之精湛。徐道度著有《療腳弱雜方》,這是最早的治療腳氣病的專著。

與徐道度為兄弟的徐叔響也是一代名醫,他對針灸、小兒科、本草學等都有研究,且著述豐厚。其撰有《針灸要鈔》一卷、《療少小百病雜方》三十七卷、《雜療方》二十卷、《雜病方》六卷、《解寒食散方》六卷等,但均已失傳。

徐叔響也是一代名醫,他對針灸、小兒科、本草學等都有研究。(Shutterstock)

第四代出三位名醫 徐家醫名達到頂峰

徐家第四代幾個繼承者,徐道度的兒子徐文伯與徐叔響的兒子徐嗣伯、徐成伯,醫術也都不凡,其中徐文伯長期在皇帝身邊做御醫,有許多治療絕症的記載,徐家的醫名也進入了頂峰時期。

一天,徐文伯與宋少帝劉義符一起出遊,途中見到一個大腹便便的孕婦,已有要生產的跡象。少帝擅長診病,他在給孕婦把脈後說她懷的是個女孩,問徐文伯,徐文伯說懷的是一男一女,男嬰在左邊,青黑色,體形小於女嬰。少帝急切地想知道結果,徐文伯於是就用針促嬰兒出生。他用針刺那孕婦腳的太陰穴,並用手按摩她的陽明穴。很快,嬰兒降生,果然是一男一女。

宋孝武帝時,路太后忽然肚子疼痛難忍,其他御醫都一籌莫展,便叫來徐文伯。徐文伯診脈後認為太后得的是石搏小腸,即今人所說的膽結石、泌尿體系結石之類的疾病。之後徐文伯用了消石湯治療,太后很快排石成功,肚子也就不疼了,太后因此封賞了徐文伯。

宋明帝年間,有一個宮女患有腰痛,疼的時候心也會痛,發病時甚至會不省人事。眾醫生認為是「肉症」,大概意思是宮女肚子裡有異物。而徐文伯認為是「髮症」,是由頭髮引起的病症。於是給宮女治療,這個宮女真的吐出了如頭髮樣的物體,有三尺長,頭已經長成蛇的形狀,還能動。徐文伯命人把它懸掛在柱上,水滴盡後,只是一根頭髮罷了。而宮女的病就痊癒了。

徐文伯不僅醫術好,而且為人正派,不畏權貴,素有仁心。他撰有《徐文伯藥方》三卷及《徐文伯療婦人瘕》一卷,均已失傳。子徐雄,傳其學。

徐文伯撰有《徐文伯藥方》三卷及《徐文伯療婦人瘕》一卷,均已失傳。示意圖。(fotolia)

再說徐叔響的兒子徐嗣伯,他亦精醫道,擅辨證,喜好老莊之道,撰有《徐嗣伯落年方》三卷、《藥方》五卷、《雜病論》一卷,均佚。關於他治病的神奇,史書亦有記載。

曾經有一個老婦人,患滯淤之症,多年都沒有治癒。徐嗣伯為他診治後說這是因為鬼附身,用死人的枕頭煮後服用就可痊癒。於是老婦人就從古墓中找到一個半邊腐爛的枕頭煮後服用,病就好了。

十五歲的秣陵人張景,腹脹,面目焦黃,許多醫生都無法診治,因此就去找徐嗣伯。徐嗣伯告訴他是因為肚子裡有蛔蟲,可以用死人的枕頭煮後服用。張景依其言,果然打下了六七寸長的蛔蟲,張景的病也就好了。

其後還有一個叫沈翼的和尚眼睛常常疼,並經常看見鬼。徐嗣伯診治後,說他是邪氣入肝,可以找死人枕頭煮後服用,用完了,再把剩下的枕頭埋在原處。和尚按其所說去做,很快痊癒。

有人問為何三個人病症不一樣,但卻都要用死人枕頭治療,徐嗣伯解釋說:「鬼附身的人,是中了鬼氣,它附在人身上不離開,所以使人沉滯,必須用死人枕讓它離去。鬼氣飛走,鬼附身的人的病就好了。肚子裡有蛔蟲的人比較少見,蛔蟲變成石頭,人世間的藥打不下來,所以須用鬼物來驅逐它,這樣就可以打下它了。而和尚邪氣入肝,所以眼睛痛並見到鬼魅,因此必須用邪物把邪氣引出來,除掉它,所以讓他把死人枕埋在原處。」這果真很奇妙。

還有一個奇妙的案例。南齊的一位將軍因為怕冷,就服用了用紫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白石英、硫磺五種石藥炮製的丹藥,哪知服用後更加怕冷了。徐嗣伯接手後,採取了奇特的療法:在冰天雪地裡,讓將軍赤身坐在冰涼的石頭上,然後讓人把一桶桶冷水從將軍的頭上往下澆。將軍很快被澆得昏迷了,家人不忍心請徐嗣伯停手,但徐嗣伯卻說,要想治好將軍的病,就不要多管,他知道什麼時候停止。在澆了一百多桶冷水之後,將軍開始能動了,背上也開始冒熱氣,再過一會兒將軍可以坐起來喝涼水。將軍的寒症就這樣給治好了。

南齊的一位將軍因為怕冷,就服用了用紫石英、赤石脂、鐘乳石、白石英、硫磺五種石藥炮製的丹藥。示意圖。(Shutterstock)

徐叔響的另一個兒子徐成伯,也深受當時帝王的重用。當時北魏獻文帝聽說他醫術高超,為了驗證,就將一個病人安排在帳幕後,只讓徐成伯隔著帳幕給病人診脈。徐文伯把脈後,將病人的病情一一道出,分毫不差。獻文帝大加讚賞,將他留在身邊。

到了獻文帝兒子孝文帝時期,一次,孝文帝出遊時染上重病,徐成伯日夜兼程趕到他身邊。在他的精心治療下,孝文帝痊癒,孝文帝非常感激,在宴會時,讓徐成伯坐上座,並向大臣們介紹其高明的醫術。

徐成伯曾經隱居嵩山一年,為天子煉製延年益壽的金丹。他本身也常常服用養生藥丸,所以到八十歲時,鬢髮還沒有白,精力非常充沛。

家族榮耀 第六代代表人物「徐王」

徐家的第五代,有徐文伯的兒子徐雄和徐成伯的兒子徐踐承繼醫術,他們在當時也比較有名氣,但較父輩稍遜。而徐家之名再次走向輝煌,仰賴徐家第六代的名醫徐之才、徐之范,尤其是前者。徐之范則曾任北齊尚藥典御,官至太常卿,也是皇宮中著名的御醫。

徐之才是徐文伯之孫,徐雄的第六子,又被稱為徐六,他是徐氏家族六代名醫中最出色的一位。他初仕南齊,後為北朝所俘,官至尚書令,爵至西陽王,故又稱「徐王」。他曾經侍奉過梁國魏帝、東魏孝靜帝、北齊文宣帝、北齊武成帝等多個皇帝,均受到重視,足見其醫術高明,而且為人處事有過人之處。

史載,徐之才自幼聰慧,五歲就可誦孝經,不僅通曉《禮》、《易》、《老子》等經典,而且懂得天文、圖讖之學,少年時便有「神童」之稱,十三歲就被招為太學生。其談吐不凡,時人評價其有「班定遠之相」。班定遠即漢代名臣班超。

身得家傳的徐之才醫術了得,在婦科、兒科、本草等方面均很擅長,對後世影響頗大。他撰有《徐王八代家傳效驗方》(或作《徐王效驗方》十卷)、《徐氏家祕方》兩卷、《徐王方》五卷,為總結家傳醫療經驗之書。另有《藥對》兩卷。該書總結古代藥劑學的精華,對多種藥物炮炙處理,均有詳細記載。其佚文見於《證類本草》中。其所撰的「逐月養胎法」被後世醫家推崇,即提出在懷孕的各個階段要注重飲食調攝、注意勞逸適度、講究居住衣著、重視調理心神陶冶性情、施行胎教等,這些有關孕婦調理、胎教的觀點都是創造性的。

徐之才所撰的「逐月養胎法」被後世醫家推崇,即提出在懷孕的各個階段要注重飲食調攝、注意勞逸適度、講究居住衣著、重視調理心神陶冶性情、施行胎教等。示意圖。(Shutterstock)

有關徐之才治病的案例,史書上也記載了一些。北齊武明皇太后患病,久治不愈,徐之才開藥後,很快將其治癒,太后賞賜萬金。

有一個人腳跟腫痛難以忍受,徐之才診治後說是蛤精作怪,應該是乘船入海把腳伸到水中的結果,患者說確實如此。徐之才隨後將他的腳跟割開,找到兩個蛤子。除去後,這個人的腳就好了。

北齊武成帝因為沉湎酒色,時常出現精神恍惚的狀態,發病時會說最開始看見空中有五色物,等稍近就會變成美婦人。徐之才看過後,說這是「色慾過度,大虛所致」,便給其開藥治療。武成帝恍惚的狀態逐漸消失。不過因為武成帝依舊沉湎酒色,所以時常會復發,復發後再召徐之才治療。如此病情一再反覆。一次,武成帝再次犯病時,正趕上徐之才就被派到外地辦事,他沒有等到徐之才回來就死了。

徐之才八十歲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在醫術上都毫無建樹。

醫澤綿長

徐家第七代,較為著名的大夫是徐之范之子徐敏齋,他博古通今,也頗有成績。雖然自此後,徐家聲望漸低,但說徐家醫澤綿長亦不為過,直到明代洪武年間的太醫院院使徐樞也是徐家之後。@*#

參考資料:

《談藪》
《南史》
《北齊書》卷三十三《徐之才傳》
《太平御覽‧方術部四》
《太平廣記》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古代醫者懸壺,大多都懷揣著濟世救民、扶危助困之心。從豐富的史料中不難看到,「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不只是那些被撰寫在《大醫精誠》中的字句;「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已在歷代許多身懷奇術的醫生身上得以展現。
  • 死生有命,富貴由天。人一生的福、祿、壽乃至各種疾病的發作都是有定數的。時間到了,臉上的氣血之色、脈絡的運行狀況都會呈現出異常的變化。縱觀古今,惟有精通醫道或修佛修道之人才能讀懂身體密碼,參透箇中玄機。中國歷朝歷代都不乏這樣的高人,本篇將一展明朝幾位市井大夫僅以望、切就能知人生死的奇妙醫術。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 針灸一些救命穴位,可以救治情況危急的病人。
    中國古代醫道相通,出神入化的醫術比比皆是,沒親見、親歷過的人或許很難相信。但許多醫生一針即瘥、一匕立起、一劑回生的案例卻被詳實地記錄在史籍中。無數個神奇的瞬間在過往千年中都真實地發生過。本來中醫就是「道家醫學」,有道之士自然能悟懂、參透人體之玄奧。
  • 中國古代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民間大夫,他們不僅醫術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對於他們施行仁術的功德,《太微仙君功過格》是這樣評定的:以符法針藥救重疾,一人為十功;小疾,一人為五功;施藥一服,為一功。
  • 望、聞、問、切的治病方法在中國古代被承傳了千年。僅切脈一術,就令人歎為觀止。無需用大型設備來拍片照相,亦無需將器械插入體內進行窺探。醫生僅用指尖搭在病人的手腕上,就能準確地查出病灶,並洞悉發病原因。西方的儀器構造精良,卻看不到遍及人體的脈絡運行。中醫通過切脈,就能立刻對症下藥,甚至藥到病除。
  • 在中國古代,沒有高尚的德行,即使再聰明的人,也不會被名醫授以超凡的醫術。懸壺濟世、成為醫者之前,此人必得心懷仁善、且有著治病救人的志願。正因為心胸寬廣、豁達,只為福蔭於百姓蒼生,才放得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才會一心利他卻不求回報。
  • 「人死不能復生」,這是現代西醫在病人停止心跳後、感到束手無策時,常用來安慰其家屬的一句話。無論家屬再怎麼請求,能力有限、相信眼見為實的西醫大夫都很難再去試著挽救病人的性命了。
  • 人體玄奧無窮,非源於現代科技的醫療設備、電子儀器所能探知。比如遍及全身、細密繁雜的穴位與脈絡,用再高倍的顯微鏡也難以洞見、識別。然而相比之下,源於道家修煉文化的古代中醫卻能窺探其奧妙所在。
  • 中藥摻硃砂造成鉛中毒事件引起民眾擔憂,但衛福部中醫藥司表明此為個案。應如何安心使用中藥?(Shutterstock)
    在中國古代,令人大開眼界的神奇醫術似乎無所不在。無論是深居在鄉野村頭,還是在市井街巷中一走一過,總能遇到家有仙方、能祕製良藥的民間大夫。他們的醫術或經由高人傳授,或經由祖輩代代繼承,其藥到病除的妙術不僅惠澤了一方百姓,在機緣巧合下也曾為深宮中的皇族排憂解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