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與燈舞——五千文明的閃亮一頁

作者:高天韻
元宵節的燈,亮了兩千年。(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6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元宵節的燈,亮了兩千年。傳統文化的長路,如詩如畫。

中國是最早使用燈籠的國家。秦漢時期就有了燈,紙的發明又帶來了紙燈籠。兩千多年來,中國各地民眾製作出不同材料和各種功用的燈籠,有宮燈、吊燈、紗燈、走馬燈等等。《南史》中有「壁上掛葛燈籠」一句。「葛」,是用麻織成的白色粗布,「葛燈籠」可能是紗燈的雛形。燈籠的製作融合了繪畫、剪紙、刺縫等藝術,人物、花鳥、山水、蟲魚,都可繪在燈上,或是成為燈的造型。

燈籠也稱「燈彩」,一片五彩繽紛,關聯著元宵節的火樹銀花。辛棄疾寫下名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明代畫家唐寅在《元宵》詩中寫道:「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元宵觀燈,始於東漢。漢明帝劉莊是最早將佛教引入中國的皇帝。他聽說,在正月十五,有佛教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於是下令這一天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百姓也必須掛燈。

唐朝時的「禁夜令」(即宵禁)也要為元宵點燈讓路。據韋述的《西都雜記》稱:「西都京城街衢,有執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夜,敕許金吾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就這樣,這一活動逐漸在民間承傳開來,成為盛大的燈節。北京有「燈市口」街道,就是因為明朝時,正月初八至十八在此舉辦燈市而得名。

元宵節,不僅掛花燈,還要猜燈謎。人們把一條條謎語寫在紙上貼在燈上,一邊賞燈,一邊猜謎。這一習俗為節日更添興致。燈籠不僅展現了神州子民的智慧,也成為喜慶團圓的象徵。

神韻藝術團於2009年和2014年分別製作了兩個燈籠舞蹈,各有特色和妙趣。

元宵之夜,長安城內燈火通明。一群小伙兒身著橙衣手執黃色燈籠出場。伴隨著歡快的鑼鼓和管弦,他們在月光下跳躍騰挪,燈籠上下翻飛,青春的活力將佳節的氣氛帶向高潮。

深藍的夜空,明月高掛。琵琶輕彈,引人來到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都,一襲藍衣的少女們起舞弄燈。嫩黃的花燈映襯著佳人的俏麗面容。二胡與提琴揉合,述說夜色溫柔,又似描摹輕快的舞步。小號時而清亮,鑼鼓時而喧騰,劃破靜謐。配合多層次的旋律,隊形不斷變換,盡展節日的歡愉,歌唱生活的喜悅。

神韻原創音樂融匯了東西方樂器,傳神地烘托出舞蹈的意境。《燈籠舞曲》本是伴奏曲,後改編成交響樂,是2014年神韻交響樂團的巡演曲目之一。作曲高原曾表示,希望觀眾「從優美的旋律,從演出的能量,從古老的中國文化,從古典音樂的全新面貌中,得到靈感和啟發」。

觀賞完整影片:《燈舞》《燈籠舞》《燈籠舞曲

歡迎了解更多神韻作品

乾淨世界: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uKDuVZFTkSNei
IG:https://www.instagram.com/shenyunworks/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ShenYunZuoPin
推特:https://twitter.com/sycreations_ch

責任編輯:林芳宇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是山東濟南人。他可是一位高產的作家,現存600多首詞作,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世。其中有一首很特別,既有蘇詞的豪放開闊,也有易安詞的綺麗婉約,在今天仍然廣為流傳。這就是辛棄疾的代表作《青玉案·元夕》。
  • 舞台上,一隊隊漢代男子莊嚴地走來,他們身著綠色上衣,搭配棕色及淺綠色兩層下裳,寬大的衣袖上點綴白色圖案,瀟灑飄逸。他們時而列隊行進,時而停步行禮,時而翻騰跳躍,動作舒展剛勁
  • 神韻首部原創歷史歌劇:《王允施計除董卓》(神韻作品)
    鑼聲響過,一段旁白交待劇情背景後,大幕拉開,考究的天幕和漢服把人們帶到了東漢的朝堂。奸人當道、氣氛肅殺……
  • 鑼聲輕響,悠遠而神祕;接下來,圓號深沉溫暖,長笛悠揚輕靈……神韻音樂把人們帶到了雄奇秀麗的武當山。一隊青年壯士手持太極扇,閃轉跳躍,扇子開合自如、上下翻飛。他們身姿矯健,瀟灑飄逸。正是:天下太極出武當。
  • 意大利當地時間12月3日下午5時30分開始,萊朱諾(Leggiuno)的馬焦雷湖(Lake Maggiore)湖畔展示由超過50萬盞燈構成的聖誕燈飾。今年的聖誕燈飾充滿著童話般的氣息。
  • 元宵花燈詩情畫意,人間與天上相繫:「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般殊勝出塵的元宵花燈的節俗,起於何時呢?在中華文化中象徵什麼精神內涵呢?
  • 大幕拉開,雄渾的圓號響起,氣氛凝重。只見江水滔滔,霧氣瀰漫,一艘艘戰船正在行進。諸葛亮一襲白衣,羽扇輕搖。面對沉沉夜色,他胸有成竹。兵士們奮力搖槳,向曹營進發。接近對方水寨時,諸葛亮命士兵擂鼓吶喊,鼓聲引來曹軍箭如飛蝗,射中船上綁紮的草人。很快,孔明收箭十萬餘支,滿載而歸。
  • 最後一句是全詩的精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縱使天長、地久也都會有盡頭,而這一份愛情的遺恨卻將永無休止。這一穿越時空和生死的長嘆,是楊玉環的心聲,還是詩人的感慨抒發呢?
  • 在杭州靈隱寺,後人修建了濟公殿,殿內展示了十八幅介紹濟公生平事蹟的壁畫,其中第十三幅表現的就是古井運木。畫中,一根又一根粗大的木材從井中向外噴出,眾僧人看得目瞪口呆。
評論